钙离子拮抗剂.doc
《钙离子拮抗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钙离子拮抗剂.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钙离子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 钙拮抗剂在1962年即已被证实能有效地治疗急性高血压,70年代后期才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于治疗高血压病。钙拮抗剂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心血管新药。它带来了心血管治疗的一场革命现以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率失常、脑血管病的治疗。目前,钙拮抗剂在高血压病及其他心脑肾血管病变防治中仍具有中要地位。近年在美国,钙拮抗剂在老年人降压治疗中的应用有增无减,已成为常用药物(单用占23.9%,与利尿剂合用占5.4%);在中国和日本,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和心绞痛病人中,分别有1/2和3/4使用钙拮抗剂。 但是,钙拮抗剂也是争论最大的一类药物。关于钙拮抗剂是否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尤其是c
2、hd的死亡率,以及是否增加肿瘤出血的危险,分歧很大。美国fda也警告使用短效硝苯地平有危险。为此,who/ish专门成立了特别问题专家小组(ad hoc sub-committee)对钙拮抗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估。评估得出的结论是:现有资料不能确定有关钙拮抗剂对chd、肿瘤及出血的危险性影响是有益或有害。硝苯地平是近20年来我国治疗高血压应用最广泛的降压药,多年来并未见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而且据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在我国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卒中,而不是心肌梗死,故仍推荐钙拮抗剂为治疗老年高血压第一线药,尤其适用于患者,对合并chd者,则宜选用长效制剂。5.1 分类 钙拮抗剂包括一大族
3、化学结构、功能、对组织选择性及不同钙通道与结合位点选择性都各异的药物。降压治疗最好使用长效钙拮抗剂如:氨氯地平、拉西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维拉帕米缓释片等。而应避免使用短效钙拮抗剂。 根据国际药理学联合会的分类,选择性的作用于型钙通道的钙拮抗剂,多数结合部位在分子结构的1亚单位。因此可根据1单位上不同的结合位点分为三个亚类: i类,二氢吡啶类,包括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莫地平、尼卡地平、尼伐地平、氨氯地平、拉西地平、非洛地平、依拉地平等地平类药物。二氢吡啶类用以治疗心血管病,主要是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 ib类,硫苯罩类,ib类类以硫罩类为代表,其药理作用介于二氢吡啶类及维
4、拉帕米之间,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ic类,苯烷胺类,如维拉帕米、加洛帕米、噻帕米。ic类以维拉帕米为代表,主要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亦可有效治疗心绞痛、高血压、及肥厚性心肌病。ib及ic类亦合称非二氢吡啶类。新一代钙拮抗剂有少数新的苯烷胺类或苯噻氮唑类制剂,如gallopemil等。新的钙拮抗剂大多属于二氢吡啶类,近20年出现了大量二氢吡啶类新药,其中氨氯地平、非洛地平、依拉地平具有作用时间长,对外周血管作用明显的优点。氨氯地平是对血管高度选择性的钙拮抗剂,为缓释剂型,其治疗剂量对心脏收缩力及房室传导作用极微或没有。它吸收慢,生效慢,作用时间长,血浆半衰期为35-50小时。其特点:作用时间长,每天
5、一次用药即可;极少出现快速血管扩张的反射性心动过快;耐受性好;生物利用度高,剂量间血浓度峰值波动少,血压波动少。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可与受体阻滞剂及/或利尿剂合用。对心力衰竭病人能降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可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1999年比利时报道应用氨氯地平5,每日一次,治疗轻中度高血压6周。停药3天并未发现有血压的显著升高。因此表明,氨氯地平的作用持续时间远大于24。 控释硝苯地平:为硝苯地平的控释剂型,口服利用度为55%-65%,服用2小时后血浆浓度升高,6小最大血药浓度。其特点:口服降压可维持24小时,每日一次用药即可;起效快,降压平稳,较小血压波动;不容易引起反射性
6、心动过速,长期用药不增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长期用药可以显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减少新生粥样硬化病灶的出现。math大型临床试验已证实了控释硝苯地平的良好疗效和副作用少且轻微。非洛地平:也是对血管有高度选择性的钙拮抗剂,对冠脉、脑血管以及外周血管均有扩张作用作用强度与氨氯地平相似。缓释剂型可每天服用一次,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亦可用于重症高血压病。其效果已在高血压理想治疗国际性研究hot试验中被证实。拉西地平:具有高度血管选择性的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特点是高脂溶性,能透过细胞膜内脂质,再缓慢释放至周围的受体群,缓慢扩张血管,温
7、和降压,无心肌抑制作用。对冠脉扩张作用强于周围血管,对敏感大鼠及病人有血管的保护作用。有轻微反射性心动过速的作用。尼卡地平:对冠脉及外周血管都有较强的扩张作用,可使冠脉血流增加44%,对心脏抑制作用较弱。适于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口服每日三次,静脉制剂可用于术后高血压,在应用数分钟之内即可起效。有轻微血管扩张作用。尼索地平:血管选择性比硝苯地平强100倍,扩张血管作用强4-16倍,对心脏及传导西无作用,对冠脉的扩张作用比外周更强。且增加侧肢循环。可有效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及高血压。对击昏或冬眠的心肌有保护作用。副作用轻微,与其他二氢吡啶类相似。依拉地平:其血管选择性为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中对钙通
8、道结合部位亲和力最强。对钙通道亲和力强弱顺序依次为:依拉地平、尼索地平、尼伐地平。降压用药每日2.5-5mg,反射性心动过速等副作用与其他二氢吡啶类相似,但程度较轻。fish试验证实:依拉地平和利尿剂、阻滞剂、钙拮抗剂同样有效,每日5mg的用量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安慰剂无异。对脂类代谢无不良影响。尼伐地平:该药与受体结合牢固,血浆半衰期与药物半衰期之间差距大,在血药浓度降得很低时,钙通道阻滞作用仍继续,每日一次,作用持续可达24小时。尼莫地平:对冠脉比对外周血管作用小,亲脂性比硝苯地平大,穿过血脑屏障选择作用强,是唯一用于脑血管痉挛、保护脑细胞。副作用同其他二氢吡啶类药物类似。新药米贝地尔,
9、被证实对t通道的作用是对l通道作用的30-100倍,具有更高度的血管选择性,可扩张冠脉缓解心绞痛,且可减慢心率(无反射性心动过速),无负性肌力作用,副作用小。特别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病人。同时此药因可以抑制蛋白激酶c(pkc)阻断了细胞增殖信号,故可强烈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血管重塑。并且可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及内皮素的缩血管作用。但此药在逆转左室肥厚及保护肾功能方面稍逊于依那普利(acei类)。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也有缓释制剂,如缓释维拉帕米、缓释地尔硫罩,对术中高血压效果较好。总之,钙离子拮抗剂中的长效剂型在降压方面优点非常显著,副作用较少,在临床应用日益增多。目前针对长效钙离子拮抗
10、剂的研究非常活跃,但因其应用时间尚短,对于长期应用的副作用的研究不多,其在临床应用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待于在个方面的深入系统研究。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人们对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充满信心。5.2 作用机制 高血压病人细胞膜对ca2+透性增高,膜电位敏感性钙通道和受体敏感性钙通道大量开放,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最终导致血管平滑肌功能异常是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钙离子拮抗剂的降压作用就是通过阻滞钙通道影响ca2+内流和细胞内ca2+移动从而影响心肌和平滑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使心肌收缩性降低,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来实现的。钙离子拮抗剂尽管结构上有显著差异,但都是在血管平滑肌及心肌组织中细胞膜上特异l型钙通道水
11、平选择性阻滞ca2+内流和阻滞细胞内ca2+移动而产生其药理作用及治疗效应。 (1)对血管作用:以二氢吡啶类最明显。二氢吡啶类(以硝苯地平为代表)主要作用是舒张血管平滑肌(特别是周围血管及冠状动脉)使外周阻力下降,降压作用明显(硝苯地平类药物在开始治疗时有利尿作用,但是以后主要是通过减低外周血管阻力产生降压效应)。ib类以地尔硫罩为代表,也具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新的第二代钙离子拮抗剂有高度血管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并改善侧支循环。对脑、肾、肠系膜及肢体血管也有舒张作用,对静脉作用小,一般不增加静脉容量,还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抗动脉硬化、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作用。不同拮抗剂在降
12、压及降低血管外周阻力的同时对区域性血流的影响有车仪,对冠脉均有扩张作用,可缓解心绞痛;对肾脏可入球小动脉增加肾血流,且有排钠利尿作用;对脑血流,亲脂性的二氢吡啶类药物如尼群地平、尼卡地平在未产生明显降压作用时可改善脑血流。 (2)对心脏作用:以非二氢吡啶类地尔硫罩和维拉帕米最为明显,具有负性肌力、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对缺血心肌有保护及心肌肥厚作用。ic类维拉帕米虽然也是血管扩张剂,但对房室传导、心率及心脏收缩力有抑制作用。ib类类以硫罩类为代表,其药理作用介于二氢吡啶类及维拉帕米之间,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二氢吡啶类对于用药前心肌功能正常的患者,并未发现有负性肌力作用。如氨氯地平的治疗剂量对
13、心肌收缩力及房室传导作用极危或没有。不同拮抗剂在降低血管外周围阻力的同时,对心率及心博出量的影响不同。三种钙拮抗剂,尤其是二氢吡啶类,可通过负性调节作用,轻度升高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并可升高血浆肾素活性。二氢吡啶类对心脏无明显作用,但可因周围血管扩张使交感神经反射性激活出现心动过速。尤其是二氢吡啶类短效硝苯地平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作用最明显,长效制剂则较轻。非二氢吡啶类由于抑制窦房结自律性及房室结传导而减慢心率。 2000年日本报道了地尔硫罩缓释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影响的研究,试验中13名患者被分为安慰剂组和地尔硫罩缓释剂组(100-200mg,每天一次)治疗4周,结果地尔硫罩缓释剂组显著
14、降低了24h平均血压(11.63.6/5.71.8mmhg)和心率(5.01.1次/min)。 (3)对血流动力学作用:因所用药物不同而有差异,通常动脉压的降低得益鱼小动脉舒张,外周阻力下降。药物扩张血管系统的作用取决于治疗前血管床的阻力,通常用药前血压越高,则降压幅度越大。 (4)其他作用:还有舒张非血管平滑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二氢吡啶类药物至少在刚开始用药时还有轻度的利尿作用,使患者从中受益。 法国2000年对比了尼群地平和氢氯噻嗪对血流变和动脉顺应影响的研究中发现:血黏度在尼群地平组降低在氢氯噻嗪组升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仅在尼群地平组提高。二组的动脉直径和顺应性无明显差别,试验表明钙离
15、子拮抗剂可改善血流变参数。 2000年日本报道的实验中,15名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至贝尼地平组和群多普利组治疗12周,13名血压正常患者组和nox和cgmp 水平(nox和cgmp是no的稳定代谢物)明显低于血压正常者组。但经过治疗贝尼地平组可使降低的nox和cgmp水平正常化,改善内皮功能 ,增加no释放。 目前,人们发现在细胞膜表面存在通过介导胞浆游离钙升高而起作用的钙动员受体,钙离子拮抗剂可与此受体结合而降低胞浆游离钙,提高钙离子拮抗剂的降压机制除了钙通道阻滞以外,还可能与细胞膜钙泵活性下降使胞浆内钙离子浓度增高有关。 高血压病发生制剂复杂,神经末梢分泌的激素与旁分泌因子也有重要
16、作用。其中血浆神经肽y(npy)的升高与神经降压素(nt)的降低在高血压发病中是导致动脉痉挛,促血管平滑肌肥厚,从而引起外周阻力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内皮功能障碍致et的升高与no下降的这种失横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由此引起的血压升高又反过来加重内皮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另有研究表明血浆内皮素(nt)可最终激活型电压依赖钙通道和磷酸脂酶c系统,从而促进肌浆释放储存钙,进而促进血管收缩。目前已证实了et通过促原癌基因表达而致心肌细胞增殖肥大,并促进血管紧素释放增多参与左室肥厚形成。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则有所下降,它与的消长平衡与高血压维持和靶器官损害有关。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因阻
17、断内流而降低et与npy从而起到降压和保护靶器官的作用。 5.3 特点 这类药物的突出优点是:降压过程不减少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对血糖、血脂等代谢无不良影响副作用小,服药顺从性好。5.3.1 对于左室肥厚 基于尼群低平和依拉地平等的研究表明:钙离子拮抗剂可以在不减少左腔内径的基础上减少室壁厚度,结果减轻饿左室肥厚,其机制尚不清。 1999年意大利包了一项以非洛地平5mg和10mg加氯噻酮25mg每日服药一次,对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左室质量的作用的研究。进行了2年的治疗后,平均收缩压显著下降(p0.0001),左室质量指数也显著下降(p0.001)。研究表明,非洛地平5和10,每日一次
18、可降低老年单纯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并使左室肥厚得到逆转。针对非洛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逆转心肌细胞肥厚的试验证实了它们能逆转左室肥厚,针对尼群地批的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109个研究的荟萃分析研究表明其可防止与逆转左室肥厚。 我国钙离子拮抗剂与acei对高血压靶器官的影响的研究也认为尼群地平可逆转左室肥厚尤其是使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下降,并可显著改善心室舒张功能。 1999年瑞士一项小型试验研究了氯沙坦和氨氯地平对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肥厚的作用,分为氯沙坦50mg组或氯沙坦50mg/氢氯噻嗪12.5mg组和和氨氯地平50mg组。治疗16周发现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氯沙坦组左室质量及左室质量指数
19、从治疗前的311101/288g与16355/150g/m2减少到25225/255g与13322/128g/m2(左室质量及左室质量指数的p值分别为p=0.003和p=0.01),在氨氯地平组左室质量及左室质量指数从治疗前的25947/243g与13625/131g/m2减少到24042/234g与12624/123g/ m2 .5.3.2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 钙可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的关键因素。经midas研究试验证实尼群地平、依拉地平等钙离子拮抗剂不仅可以降压,而且可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其机制可能是阻滞ca2+ 内流,同时还对脂类代谢有不利的影响(可减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0、),并可影响血小板凝集和纤维蛋白原的活性。5.3.3 对于冠心病、心肌梗死 研究表明钙拮抗剂(非二氢吡啶类)也有心梗后的保护作用。因此在一些欧洲国家,当受体阻滞剂是禁忌时,选用维拉帕米不仅可以降压,还有减少再梗死发生的作用。有霸道认为,如果无肺淤血,地尔硫罩也可用于梗死后的患者。但二氢吡啶类用于梗死后患者应谨慎。老年高血压病人经钙拮抗剂长期治疗能明显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其作用大小似乎与利尿剂或受体阻滞剂相似。syst-chINA的结果表明使用钙拮抗剂的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安慰剂组。 1999年报道的syst-eur研究为证实积极抗高血压治疗能否减少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心血管
21、并发症,对2398名患者进行试验,应用尼群地平,必要时加用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安慰剂组共2297人。研究表明,积极治疗减少总中风事件(主要是重点事件)42%(p=0.003), 减少心脏重点事件26%(P=0.03),减少总的心血观重点事件31%( p=0.001)。心血管死亡轻微降低(-27%;P=0.07),但对总的死亡率无明显影响(-14%:P=0.02).降压治疗对于总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的益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进入时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升高而降低。而且受性别和进入时有无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应用尼群地平进行接替治疗可改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的预后。 1998年(sys
22、t-chINA)开始研究是否积极治疗可减少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中风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1253名患者服用尼群地平10-40,必要时加用卡托普利12.5-50.0或氢氯噻嗪12.5-50.0,或一起加用两种药。1141名服用安慰剂的患者作对照。两年后,两组收缩压差9.1,舒张压差3.2,积极治疗组减少中风率38%(p=0.01),减少 各种原因的死亡率39%(p=0.003),减少心血管死亡率39%(p=0.03),减少中风死亡率58%(p=0.02),减少所有致命和非致命心血管重点事件37%(p=0.004)。证明了降压治疗可防止中国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中锋和心血管并发症。治疗中国老年单纯
23、期收缩期高血压1000名患者,5年可减少死亡55人,减少中风39人,减少59件主要的心血管重点事件。 国外有报道用维拉帕米、地尔硫罩降低了病人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 最近的报道如2000年报道的挪威和瑞典的的研究在10881名高血压患者参加试验中对比了地尔硫罩和利尿剂、受体阻滞剂或二者合用对于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在地尔硫罩组和利尿剂、受体阻滞剂组分别是每1000人16.6和16.2/年,中风发生率分别为每1000人6.4和7.9/年,心梗发生率分别为每1000人7.4和6.3/年。证明地尔硫罩和利尿剂、受体阻滞剂或二者合用降压同样有效,且能防止主要的中风、心梗
24、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美国2000年报道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评价了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罩对于急性q非波心梗而无心衰患者的作用。817名患者中钙拮抗剂组的死亡率比对照组低42%(7.2%比12.4%,p=0.01.)。随访中发生死亡的年龄大于对照组(62比58岁,p=0.001)。钙拮抗剂组的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率比安慰剂组低(15.2%比21.9%,p=0.006)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罩对于急性非q波心梗而无心衰患者可减少长期死亡率和再梗死率。 但也有报道短效硝苯地平治疗可使病人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高。 钙拮抗剂作为抗高血压和心绞痛药物的一类,总的看来能否减少复发性冠心事件尚未明确。5.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离子 拮抗剂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7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