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天山地理.雪篇的论文.doc
《解读天山地理.雪篇的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天山地理.雪篇的论文.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解读天山地理.雪篇的论文解读天山地理.雪篇的论文天山,无论是它不寻常的过去,还是独一无二的现住,它的存在,都如同一种图腾和象征,使得这里的一切都有了光彩和生机。在气象学家的眼里,天山就像是亚欧腹地的一座巨大的湿岛,为广袤干旱的大地提供水分的滋养,孕育出万顷良田、肥美宜人的绿洲!在地理学家的眼里,天山更像一位魔幻师,在魔杖的挥动下,森林、草原、冰川、河流、湖泊,焕发出无限生趣!天山的秘密有人懂中国如果天气晴好的话,那么,天山东部的博格达峰,就会像黑白布景一样,醒目地悬挂在乌鲁木齐城市的东方,几乎触手可及。只要有一定的视野,你总会看到它娴静的姿态,像蒙娜丽莎的微笑,高贵,典雅,却难以捉摸。你会下意
2、识地猜度和联想。从冬到夏,博格达峰山顶亘古不变的雪冠,耀眼,圣洁。如果你在飞机上鸟瞰,那么,天山则是另外一幅模样山峦叠嶂,绵延不绝,雍容华贵,仪态万千。云遮雾绕中,似乎掩藏着许多玄机。你会不自觉地徜徉,审视,迷醉,直到你乘坐的这只巨鸟,翅膀轻轻地掠过它宽阔平坦的头顶在亚洲中部的版图上,恐怕没有什么山系比我们的天山更辽阔壮大。它逶迤数千公里,横跨中国与独联体,气贯长虹。比起世界范围内其他古老的山系,天山,无疑有些青春逼人。经过了数亿年的夷平隆起再夷平再隆起的循环回复,现代天山终于诞生了。它几乎和喜玛拉雅造山运动同时现身。8000万年来,大西洋的水汽豪情万丈地越过地中海,穿越阿拉伯半岛,越过伊朗高
3、原,然后,长驱直入,抵达天山山脉。而在地球的另一侧,北冰洋上空冰冷的水汽,也在异曲同工地上演着和大西洋惊人相似的一幕:它们果断地越过亚欧大陆的北部,与“年轻”的天山山脉邂逅,于是,硬朗挺拔的天山生出万般柔情,用丰沛的雨水和雪片,回报源源不断输送来的大洋气流在中国历史上,关于天山,有许多珍贵的记载和传闻。翻开史记、汉书、山海经、西域记、水经注,或者西域图志、新疆图志,在这些著名的典籍里,都找得到关于天山地理、物产、风貌方面的记载和描述。它,有史可循。先秦至汉,天山,统称为“北山”,以此应对被称为“南山”、“葱岭”的昆仑山。在唐代,已经有了明确的“天山”称谓。唐代诗人岑参的热海行送崔传御还京中的诗
4、句:“送一醉天山郭。”这里所指的“热海”,就是今天的伊塞克湖南面的天山,即托木尔汗腾格里山一带。到了清代,则使用正式统一的“天山”名称了。对天山具体山段的地理位置、山川形势、交通道路、自然资源,都有了详细的描摹。在1911年出版的新疆图志里,关于天山的范围,是这样叙述的:“字葱岭而东分两大干,汉书谓之南北山”,“其天山一支,由喀什噶尔之喀喇租库山,逶俪东北,绕乌什、阿克苏、库车之背,至伊黎(犁)乃折而东,又经迪化(今乌鲁木齐)之南,辟展(今鄯善)之北,直至镇西哈密东,至于塔勒纳沁山,总名天山,一日雪山,一日灵山”天山,无论是它不寻常的过去,还是独一无二的现在,它的存在,都如同一种图腾和象征。它
5、的灵魂依附到了依赖它的万事万物身上,使得这里的一切都有了光彩和生机。在气象学家的眼里,天山就像是亚欧腹地的一座巨大的湿岛,为广袤干旱的大地提供水分的滋养,孕育出万顷良田、肥美宜人的绿洲!在地理学家的眼里,天山更像一位魔幻师,在魔杖的挥动下,森林、草原,冰川,河流,湖泊,焕发出无限生趣!然而,天山是柔美的,也是无情的。它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它带给人们土地、雨水和无限惠泽的同时,也赋予人们无尽的灾害。作为福利的副产品,雪崩、暴雨、洪水、干旱,极端的低温和酷热,都在不时地侵害这块土地,并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人们为此烦恼!只因为,人们还不够了解它!于是,科学家们毕其一生研究它,揣摩它,天山的“秘密”终见
6、“天日”。人们看到了它真实的面孔!我们了解它,因为,它曾是我们的全部;我们关注它,因为,它如同给予我们生命的母亲,抑或是父亲!天山雪:让我欢喜让我忧“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们祖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远望天山,美丽多姿,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那富于色彩的不断的山峦,像孔雀正在开屏,艳丽迷人”重温这些浓情四溢、激越飞扬的文字,即使很少动情、缺乏想象力的人,也会为之感动和神往,展开憧憬的翅膀正如碧野所描述,天山不仅展现一种稀有的美丽,而且给人以无限柔情。在碧野的笔下,它有丰饶
7、的水草,绿发似的森林。“当它披着薄薄云纱的时候,像含羞的少女;当它被阳光照耀得非常明朗的时候,又像年轻母亲柔软的胸部”然而,人们还是无法想象,在炎热干燥的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竟然横亘着一座终年寒冷湿润的天山!积雪覆盖了它无数的山头,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天山南北的地理面貌。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雪,对于生活在天山南北的人们而言,是举足轻重的!人们对它寄予了爱和恨双重的感情。科学家们则积聚了满腔的热情甚至毕生的精力。有人说,天山雪,是天上来的信!是的。科学家们告诉我们,在冬季,在4000米5000米的高空,当气温在零下25摄氏度左右时,会生成冰晶。冰晶随风降落到2500米
8、3000米,遇上冷却的云层,冰晶使云粒蒸发,蒸发的水汽又在自身周围凝结,迅速生长发育,形成形状各异的晶体雪就这样形成了。在风的作用下,雪飘飘洒洒落到地面,于是,有了“天上的来信”的美誉。据说,中国是研究雪的鼻祖。在2000多年前,西汉的札记月令中,就有关于雪的记载。公元前约150年韩诗外传中“凡草木花都无出,雪花独六出”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雪的记载和研究。据胡汝骥和中国气象局提供的资料认定,天山是中国重要积雪地区之一,冬季平均最大积雪贮量接近1000亿立方,比美国宇航局微波遥感观测计算的结果还要多。转贴于中国 而天山西部山区的伊犁河流域的积雪量则最为丰富,如在巩乃斯河海拔1776米的中
9、科院天山积雪雪崩站,年平均积雪深89厘米,最大积雪深150厘米。这块位于西天山中部的谷地,是中亚干旱大陆床的一块“湿宝”,以西天山为屏障,阻挡了北冰洋寒流以及两大沙漠的干冷干热气流,敞开的西面却使大西洋、地中海、巴尔喀什湖等水域的西风带暖湿气流源源不断顺畅贯入整个河谷,形成了独特的气候,占尽了新疆的绿色,它也因此成了新疆著名的粮仓和迷人的画廊。中国伊犁河谷地区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已成为新疆的粮、油、畜产品和糖料基地。主要农畜产品居全疆前列,“伊犁红”苹果、“红地球”葡萄蜚声国内外。伊犁河谷草场总面积5419万亩,不仅有高 山草场、河谷草场、山坡草场,还有草甸草场、高原草场和高寒草场形态各异,美不
10、胜收。其中中等以上草场面积占94,是全国少有的优良牧区。在这块占全疆草原面积6.7的草场上,饲养了全疆13的牲畜,生产了占全疆产量19的绵羊毛,35的牛奶和15的肉类,牲畜头数居全疆各地州第二位,主要畜产品和牧业产值均居全疆第一位。丰沛的降水带来种种好处的同时,洪水、暴风雪、雪崩,也以灾难形式降临。2010年12月,伊犁河谷又逢降雪量偏多,平均降水量居历史第二位。持续降雪为当地带来了灾情,特别是雪崩灾害较为严重。其中,1月26日伊犁河谷新源县境内发生的雪崩,就造成5人死亡、10人被困,出动直升机后才将被困人员成功救出。目睹了一场大雪崩“在我印象中,2005年218国道天山段的雪崩,可以说是几十
11、年一遇,跟1966年的冬天差不多,当时也发生了大雪崩。但这次的雪崩发生过程很短,只有10分钟左右。”长期从事积雪、雪崩研究观测的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研究员徐俊荣这样说。他也是中科院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的现任副站长。天山雪崩在很多人的记忆里都印象深刻,而且并不只是在冬季发生。1978年8月23日,夏季。在天山中部,一场特大雪崩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酝酿着。“雪崩越过一条冰川,穿过了海拔3500米的一座山梁,最后,躺在了另一条海拔3000米的冰川上。速度相当快,几乎来不及让人反应过来!”积雪研究人员王志超这样回忆那场惊心动魄的瞬间。也是在夏季。天山东部。1981年7月26日上午10时左右,博格达三冰
12、区17号雪崩路径发生雪崩。“雪崩带来的雪云高达300多米,雪崩气浪波及范围有三公里,非常壮观!雪崩发生的时候,有天塌地陷的感觉,幸亏当时周围没有人。”这是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研究员仇家琪对这场雪崩的描述。这次雪崩的垂直落差有1200米,路径长度1700米。仇家琪当时目睹了这一惊心动魄的一刹那。还是在20世纪70年代。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站长胡汝骥和副站长马维林在天山积雪站内整理资料,突然“轰隆”一声巨响,发生雪崩了!胡汝骥和马维林立刻背上仪器,冲出门去。他们要到现场观察!“轰隆!”又是一声巨响,又是一次雪崩!前呼后拥的雪崩,伴随着呼啸的气浪,排山倒海般奔腾而下,把正在山腰上工作的他俩推出了几十米远。
13、他们怀抱着仪器在雪浪冲击下跌爬着,幸好被山坡上的树枝挂住,才幸免于难。当时,积雪断裂处的无数个拳头大的雪团仍在飞速滚动着,表明新的雪崩随时都可能发生。但两位专家顾不得个人安危,采集第一手数据在那一刻占据了他们大脑的全部。冒着随时可能被雪崩掩埋吞噬的危险,他们找了一处相对较深的雪窝藏身,一边继续工作,仔细地观测记录,直到取得最后一组数据。“好险呀!”至今回忆起来,胡汝骥仍然感到后怕。这一次,巨大冲击力的雪流将站里房子窗户的木头栅栏都打烂了。之后,为了保护研究站,站里人员在对面山坡上挖了三个三米乘五米的土丘缓冲池,以消解雪崩的威力。2009年此地发生大雪崩时,研究站安然无恙,雪流被有效抵挡在了第二
14、个土丘处。由于雪崩的发生地点往往距离研究站很近,所以,这里的科研人员经常参与到过往车辆和人员的救援工作中。2010年12月22日傍晚,距离天山积雪研究站100米处,先后发生多次雪崩。雪崩发生时,通讯即刻中断。此时,研究所两名研究生陆恒、洪雯正在站上从事监测工作。洪雯说,前两次雪崩发生后,先是一辆货车被埋,货车司机步行到站里投宿。之后,一辆越野车经过时,想把道路清理出来通行,没想到发生了第三次雪崩,车辆和人员全部埋在雪中。“其中两人埋得较浅,自己出来了,另有三人被深埋在雪中。爬出来的两人到我们站里寻求救援。”洪雯说。陆恒、洪雯得知事情经过后,立即利用刚刚恢复的网络电话和qq联系养路段和当地公安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读 天山 地理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7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