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学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论学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摘要: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是师范大学初等教育专业古典文学课的重要任务。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应该采取教学互动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人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第一,利用各种手段营造诗歌欣赏的独特氛围,如播放、展示相关的音像、图片资料,介绍作者的逸闻趣事,描述其心灵历程,有感情地朗诵作品等等。第二,帮助学生对诗歌艺术进行欣赏:引导学生对诗词独特的意境进行还原和补充想象;组织学生讨论诗词的主旨;对诗词的典型意象所蕴涵的深层文化意蕴进行分析;反复吟诵作品,领悟其情感节奏和音乐美。关键词:初等教育;诗词鉴赏;意象;想象现代教育
2、在理念上已经从“重事”教育转变为“重人”教育。所谓“重事”教育即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具体知识的传授和记忆;“重人”教育是在尊重被教育者个体独特性的基础上重视对人的能力、品质、心理等素质的培养。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被提高到十分显著的位置。在正确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心智、能力上,这应该是教育向其本质特点回归的一个标志,也是对过去在“重事”教育环境下所形成的“高分低能”现象的反拨。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师范大学初等教育专业,在整个教育领域的改革过程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维、品性以及各种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学教师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受教育
3、者素质和能力的形成。因此,培养有能力的、素质高的小学教师是初等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作为初等教育文科方向专业必修课程的古典文学课,其主要教学目的也应该是以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学习能力为主,而在众多的学习能力之中,应该把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鉴赏能力作为首要任务。理解鉴赏力包括对作品形象的感悟力以及对作品意蕴的表述力。之所以把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鉴赏力作为首要任务,一是因为目前学生在阅读和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是学习上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要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其次,小学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也决定着我们应该把上述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尤其是古
4、诗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作品意境优美,形象鲜明,感情丰富,是我国古典文化艺术遗产中的精华。小学生学习这些作品的目的,第一是要了解我们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知识;第二,也是更为重要的目的,就是陶冶情操,培养性情,这也是“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而后一目的的实现仅靠单纯的知识记忆是不行的,主要靠对作品的感受理解、欣赏和品味。但是由于时代的久远,语言的变迁以及诗歌体裁所具有的含蓄、凝练、婉曲的特殊性,今天的小学生不能够一下子读懂它们,更不容易欣赏它们。如何让小学生对这些古代的作品产生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小学生感觉到它们的美,并且在学习时能够产生一种愉悦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这是在给小学生讲授古诗文时不可回避的
5、问题。那么,教师在讲解时是否只是解释一下字句的意思,将文言翻译成白话,把韵文变成散文就行了?如果那样讲,不仅远远没有把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和魅力反映出来,而且实现不了激感心灵、陶冶情操的教学目的。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有一定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自己首先能够被作品中蕴含的情意所感动。同时,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决定了他们对于事物的理解主要是建立在对于事物直观的印象、感觉、联想、想象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应该具有对作品形象的感受能力,而且应该具有对作品意蕴的描述能力,(一种生动、具体、形象的描述能力,而不是理性的分析、归纳、推理能力)以启发小学生的想象
6、力、联想力,使他们进入作品的意境,受到作品的感染。所以,与小学教学的特点以及“重人”教育的要求相适应,初等教育专业的古典文学课应该将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感悟力、对作品意蕴的形象化描述能力即理解鉴赏力作为教学的重点。由于小学语文所选古典文学作品以诗词为主,所以,本文将着重谈谈对古典诗词教学的一些体会 。为了改变学生对古典诗词学习能力薄弱的状况,一方面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就是教师在授课时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方式为教师与学生结合,教学互动的教学方式,以此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使他们形成一种能力。我国古典诗歌以抒写情志为主,毛诗大序曰:“诗者,
7、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1情志之来源有二,一为自然界之景物,二为人事界之事物。诗歌是诗人之心与外在之物交相感应而发自性情的产物,所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2我国古典诗歌表情达意的方式主要有三:“一为直接叙写(即物即心),二为借物为喻(心在物先),三为因物起兴(物在心先)。”3即赋、比、兴三种手法。古人使用这三种艺术手法来抒发表达自己内心对于事物的感动。在这三种艺术手法中除了赋是直接叙说情感之外,比和兴都是借助于外在的形象(主要是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诗人的感情。而这些
8、形象是熔铸着作者情感的形象,即心物交感所产生的意象。故前人对诗歌又有“作诗不过情、景二端”4“一切景语皆情语”5等评说。我国古典诗歌历史悠久,在艺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境界,尤其是在以兴的创作手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描写景物为主的诗歌,则更将景物的描绘与诗人情感的表达发展到了一个情景交融、妙合无垠的艺术极致,如盛唐诗人的优秀作品。在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词这种体裁,继承并发展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只是在情意的表达上更为婉曲幽微,词人的情感在借助物象表达时更为细腻含蓄。所以,教师在讲授古典诗词作品时的关键是要引领学生从作品所呈现的外部意象,体会作品中作者之情与所写之景所形成的心物交融的微妙关系,
9、并由此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领悟作品的整体意境。尤其是对那些情融于景,诗人情感不太显露的作品,就更要注意引领学生仔细地品味其中的奥妙。对作品内在情感的发掘是讲好每一首古典诗词的关键,也是使学生学会欣赏诗词的重要一步。诗词的欣赏过程是一个读者之情与作品中诗人之情相会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生首先在于如何调动起读者的情绪,从而诱发读者的兴会,使他们一步步进入作品的情境。在这里,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文化,更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开动自己的脑筋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的记笔记和背笔记的机器。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步骤如下。一、引领学生进入阅
10、读欣赏诗歌的心理状态(一)科学导引在一节课的开始,先播放或展示一些与作品内容相关的音像、图片资料以营造一定的课堂气氛,用于调整和调动学生的心理情绪。例如,在讲授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一开始可以先让学生听一听古曲“春江花月夜”。在讲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时,可以展示一些富于意蕴的古代山水田园画。如果没有直接反映所讲内容的音像资料,也可以播放或展示一些在风格上与所讲作品接近的音像、图片资料。这种在听觉和视觉上给学生提供的形象,直接而鲜明,很快便能调动起学生的情绪,使他们进入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在进行下一环节的学习时就会较为自然顺畅。(二)作者介绍对作者的了解是欣赏古典诗词时必不可少的一环。在介绍
11、作者时,不是流水账似地叙述一遍他的生平经历,而是要通过介绍他的生平展现出他的精神世界,包括思想感情和个性气质。目的是带领学生进入作者的精神状态,以作家独特的心理品质吸引和打动学生,使他们与作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这对理解和欣赏作品无疑能起到一个必要的心理铺垫作用。在讲述时,教师不仅应该用分析的语言,理性冷静地剖析作家的个性气质,更应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充满感情地展现作家的独特人格魅力。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全身心地去理解揣摩作家的精神与个性,自己首先应该被吸引和感动,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充满情感的语气、声调、眼神、手势等外在表现形式,将自己对作家的朴素理解(而不是书本上他人的理解)阐述出来。在讲授、分析时还
12、要注意两点:第一,应该客观准确地介绍每位作家,既不能肆意贬低他,也不能任意抬高他。凡是能在文学史上世代流传的作品,都是每位作家心理品质的真诚流露,都表现了他对生活和生命的真切体会,如此,诗作才具有打动人心的激感力量。正是因为这份真诚的情感,我们便应尊重它的作者。在讲作家时,尤其是在讲那些大家巨擘时,应该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和讲述他们,把他们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来讲,这样就拉近了古人与今人、古典与现代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和打动学生,使他们对作家的作品作出较为正确的理解和欣赏。第二,注意引用最能反映作家精神气质的材料。比如在介绍孟浩然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他作为一名隐逸诗人的风神气度,可以用王维
13、为他画的一幅肖像来作为介绍的材料。此画已失传,据当日见之者说,画中“襄阳(浩然字襄阳)之状,颀而长,峭而瘦,衣白袍,靴帽重戴,乘款段马,一童总角,提书笈、负琴而从,风仪落落,凛然如生”。6其中“颀而长,峭而瘦,衣白袍,靴帽重戴,乘款段马”,这些形象特征非常生动地反映出了孟浩然清高脱俗的气质,这一材料的引用不仅增加了讲课的生动性、形象性,而且使学生对作家精神气质的感受十分直观而具体。为阅读欣赏孟浩然的作品做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三)教师有感情地吟诵作品在学生对作家以及与作品有关的资料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要感情饱满地诵读作品。教师在诵读作品时声调的处理,字句的顿挫以及情感的投入,在很大
14、程度上已经对作品做出了诠释,这将会对学生已经被激发起来的欣赏兴趣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将学生引向对作品内在意蕴的理解。以上这几步都是针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整学生的欣赏心理而做的前期工作。二、对作品的文本赏析欣赏一首诗词作品,首先要弄懂它的文字意思。对于字词句的理解并不是学生在阅读欣赏时的难题,所以,教师可以把这项工作先布置给他们作为预习的内容。另外,关于作品的创作背景,亦可由教师提供相应的材料由学生自行了解。那么,课堂教学的重点则应放在对作品情境及内在意蕴的把握上。诗词的欣赏过程是一个读者之情与作者之情相会的过程,而诗人之情的表现主要借助于物象的描绘表达出来,于是,欣赏过程也就是读者根据诗歌
15、的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的过程。因此对诗歌意象的领悟是欣赏诗歌的关键,对意象领悟的途径是联想和想象,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复活和还原作品所呈现的景象,并从中揣摩作者的情感。同时由于诗词形式上的特点决定了它对生活的反映只能是截面的、片断的,在简约的形式中隐藏作者浓郁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在欣赏时通过想象来补充作品简省的内容,使作者的情感清晰、完整地呈现出来。因此,在做好上述前期工作之后,教师便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储备对诗词的内容作初步的想象。想象是一种主观色彩十分强烈的活动,因此,想象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点拨者。(一)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诗中所描绘的情景进行还原想象
16、和补充想象学生默读作品并对作品所呈现的景象进行独立的联想和想象。然后教师进行提问,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觉与想象。在学生叙述自己的感受时,要求他们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具体描述,描述出一个具体的场景,将自己心里的感觉描述成一个画面,或是用形象化的比喻说出自己的感觉,而不是泛泛地抽象地概括。以此培养学生对形象的描述力。诗人的情感隐藏在诗歌表面的意象中,这些意象有的是自然界的景象,有的是人世间的事象。对于以描写自然界景象为主的诗歌,在欣赏时就要紧扣诗中所描绘景物的特点,进行准确的还原。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美丽图画。对于春
17、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印象和感受,但如何把自己对春天的联想和杜甫诗中所描绘的景象统一起来呢?(如果不统一,便不能恰当地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也许一开始学生头脑中对春天泛起的初步联想并不能和诗中所绘景物完全相符。这时,教师应该要求学生针对作品中景物的特征作更加具体细致的想象,提醒他们要注意诗中的一些关键字词,比如这首诗中的“黄”“翠”“白”“青”等形容词,注意它们赋予了景物什么色彩特征。此外还应注意诗中“鸣”“上”“含”“泊”等动词。这些动词又赋予了景物什么样的行为特征。仔细体会这些景物所具有的特点在阅读时所产生的心理感觉。这样,一步步使学生的联想逐渐与诗中所呈现出来的具有明丽色彩、盎然生
18、机、安详和睦的春天景象接近起来。一点点体会作品所呈现之景象与诗人内心之情感相交融的密切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准确捕捉诗中的关键词语所赋予景物的种种特征,而且要由景物所具有的种种特征触发联想并仔细品味它们在人的心里所唤起的种种感觉以及感觉的强与弱,然后再由自己的感觉去遇合诗人的感觉。在这一遇合过程中,当然要结合自己对作者的生平经历个性气质以及作品创作的背景的了解。同样,对于那些以事象为描写对象的作品也应该抓住其特征进行还原想象。如温庭筠的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描写了一位女子早晨起来梳妆
19、的情景,其中人物的情感表达得很隐晦。在学生进行情景的还原想象时,同样应该提醒他们注意词中某些关键的字眼,如:“懒”“迟”“双双”等,注意这些字眼所赋予人物形象的特征,正是这些特征透露了人物内心情感的蛛丝马迹。这些关键的字词又恰如作品的眼睛,透露了作品的神府,它们也就是所谓的“诗眼”。当然,诗眼有句中之眼、篇中之眼之分。前者往往是一句话中的关键字、词,后者往往是全篇最为传神、最集中地表达了诗人情感的诗句(有时亦为字、词)。如柳永的词雨霖铃寒蝉凄切的最后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就是全词之眼,因为它集中表达了整首词所抒发的离愁别绪。对于诗眼的寻觅和咀嚼是赏析古典诗词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诗眼的情况较为复
20、杂,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采用这种方法,尤其对于那种意境自然浑成的作品,就更不能牵强臆断,斤斤于诗眼的寻求。有些诗词在表达时作了内容上的简省,形成了“辞断而意属”的特点。这些诗歌在意象的组合上往往具有跳跃的特点,诗人的思绪犹如一条蜿蜒曲折又云雾缭绕的河流。我们在欣赏这样的作品时,就应该以想象来连接和补充作品在表面上所形成的空白,使作者感情的线索清晰地呈现出来。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在每句之间都形成了意义的跳跃,这就是因为词人在展现情境时进行了省略。那么,在要求学生进行想象时,应该提醒他们要把注意力放
21、在句与句之间的逻辑联系上,以想象来补充其间省略的逻辑线索。这样才能发现,原来这首词说的是词人在一夜风雨、沉醉之后的清晨醒来,尽管残酒未醒,但立即急切地询问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对方回答说:“海棠花还跟原来一样。”作者立即纠正道:“知道吗?知道吗?应该是绿的多红的少了。”通过这样的一番补充想象,我们可以发现在词中表达的是词人对海棠花事的关怀之情,这种关怀之情在风雨后的早晨得到了非常集中的反映。正因如此,词人才在风雨之夕借酒以浇春愁。通过补充想象,我们体会出的是词人那一番浓重的惜春之情。(二)通过讨论启发想象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7所以,在阅读欣赏诗歌时,探
22、求作者的原意是第一要义。但探求的结果却并不一定是统一的。诗歌既有它立意的确定性,又有它含义的丰富性。这主要是因为欣赏者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不同的欣赏者,因为阅历、学识、观点、兴趣等方面的不同,欣赏时心境、处境以及对诗歌欣赏的角度的不同,都会产生感受上的种种差异。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观众的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学生在阅读同一首作品时的感受都可能不一样。另外,从诗歌的艺术特点出发来看,诗歌的意象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这种反映是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瞬间统一,是诗人内在情感和外在物象的天然融合。它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同时又以直观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由于诗歌意象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给
23、读者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因此在阅读欣赏时往往会出现意象的多义,因此也促成了对同一首作品的不同理解。尤其是那些情景妙合无垠、意境浑融的作品,欣赏的空间就更为宽广。如王维的鹿砦:“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描写了傍晚落日时分山林的幽静。诗人摄取的是大自然刹那间的一个特写镜头:一缕返照的夕阳照射在山林中的青苔上,用以客观真实地再现山林的空静。那么在这首诗中诗人要表达的“意”是什么?是一种感觉、一种心境,是诗人当时与环境猝然而合的空静的心境,这种心境的表达完全是直观的、形象化的。由于诗人没有以理性的思索将这种感觉明确化,所以也就没有为人们欣赏的思路指明一定的方向。人们在
24、阅读这样的作品时,自然会形成各自不同的、丰富的、或者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当然,感受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却不能完全脱离作品的整体意境,这是由作品的内在意蕴所决定的。正是立意的确定性和欣赏的不确定性,使得作品在欣赏时产生了令人咀嚼不尽的悠长韵味。鉴于古典诗词的上述特点,为了使学生能够较为深入和全面地理解和欣赏一首作品,在课堂教学时可采取自由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打开思路,进行多方面的联想和想象。教师也可以参与讨论,与学生共同探讨诗歌作品中丰富的含义。而且,教师在讲解作品时还可以采用“引譬连类”的方法,将作品所蕴含的情意(往往具有非概念所能叙说的特点)以形象的譬喻表述出来,以
25、启发学生自由的联想。实际上,这种方法早在两千多年前已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所运用。如论语八佾说:“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启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8这段文字是说孔子用一个绘画(绘事必以粉素为先)的比喻说明了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孔子的这一做法使子夏对诗歌的内涵作出了进一步的联想,而子夏的联想又启发了孔子的思路。这正是一种互相启发、互相探讨的教学方式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鉴赏力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教师在讲解一首作品时,不应该只局限于一种观点,在对作品的立意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后,还应将不同的观点介绍出来
26、,以供参考。这样,既使学生能够获得多方面的认识,又能够引发他们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使他们的思维不被固定的框架所局限。(三)对典型意象的解释由于历史文化的积淀,诗词中的一些意象具有了某种特殊的、较为固定的含义。对这些意象就不能只按照字面意思进行想象和理解,而应融进历史文化的因素。比如,通常诗歌中出现的“柳”这一意象,就不仅仅是指一棵柳树,而含有“送别”之意。这是因为从汉代开始民间就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影响到诗文创作,就使得“柳”这一名词产生了一种物质属性之外的文化意味。例如,相传为李白所作忆秦娥箫声咽词中有“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之语,以年年如故的灞陵柳色概括了人生代代
27、无穷已的离别感伤之情。类似的情况有很多,再比如“蛾眉”一词,本指女子弯弯的眉毛,但因为屈原的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把它引申比喻为一个人才德志意的美好,开创了香草美人的诗歌传统,于是这个词也就逐渐演变成了一个代表人美好品德的符号。读者如果没有较为丰富的文学、文化知识积累,是不能明了这些意象中所蕴含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意味的,当然也就影响到对诗歌情意的深刻理解。这样,教师就应该从一个引导者变为授课的主体,对这些独特的符号进行意义的解释。在讲解了这些特殊意象的含义之后,让学生再一次对作品进行欣赏,就会有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4.反复吟诵,品赏韵味。吟诵对于诗歌的欣赏具有很大的作用
28、。我国古典诗歌在形式上具有声律顿挫的特点,是声情并茂的产物。诗人在进行创作时,随着情感的兴会,神思的涌起,“言泉流于唇齿”9,“吐纳珠玉之声”10(246),诗人内心的情感伴随着声吻吟诵自然涌出,所以刘勰在其声律篇中说:“故言语者文章,神明枢机,吐纳律吕,唇吻而已。”10(299)“是以声画妍蚩,寄在吟咏,吟咏滋味,流于字句。”10(300)所以古人作诗又称吟诗。他们不仅伴随着吟咏来作诗,而且也伴随着吟咏来改诗,杜甫有诗说:“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解闷十二首其七)11吟咏随诗人的感情而出,吟咏同时又生发着诗人的感情,声情相随,声情相生,而最后的作品则是诗人声与情的文字记录。那么,
29、读者在阅读时则可通过吟诵揣摩诗人的声气口吻,通过声音达到自己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相互交流的境界。因此,吟咏是阅读欣赏诗歌的有效方法之一。古人早已注意到吟咏在学习古典诗文时的妙用,如清代的曾国藩在指导儿子学习古典诗文时就强调了朗诵和吟咏的重要性:“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12“高声朗诵”可以体现作品所蕴含的气势,引发读者的意兴。“密咏恬吟”可以引起读者的思索,仔细品味作品的意韵。总之,吟诵是一种能够触发读者的情绪,进入并体会诗歌情境的方法。因此,在讲授诗歌时,应重视对作品的吟诵。吟诵诗歌
30、可以自己吟诵亦可听别人吟诵,两种方法都可以起到感发情绪的作用。我们说在欣赏一首作品一开始时可由教师有感情地诵读作品,以作为对学生情绪的引导(其实这一步亦可由播放一些著名的艺术家诵读诗作的声音资料代替),这已经是吟诵法的运用。在对一首诗歌的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可由学生结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有感情地诵读作品。在学生诵读时教师要指点他们注意诗歌的节奏顿挫以及平仄押韵所形成的律动。一句中应该在什么地方加以停顿,什么地方字音加以拖长,在读时怎样注意诗歌的平仄韵律等,这些都因诗歌体式的不同而不同,它们属于吟诵诗歌时的一些基本常识,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加以简要介绍和指点。当然这些基本的常识并不是一些死板的公式,
31、它们在具体运用时会因读者的不同和诗歌内容的不同而有无穷的变化。关键是吟诵时应该以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去读,以抑扬起伏、顿挫有致的声音传达出诗歌在表情达意时所独有的叹咏意味。由此才能进一步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感人力量和独特艺术魅力。吟诵通过声音来感受和欣赏诗歌,吟诵训练是一种感性的直觉教育。它可以培养人们心中对诗歌的直觉感悟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形成。因此,对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应该是经常的不断的,应该在每次上课时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吟诵活动,通过自己吟诵或聆听他人吟诵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而对我们以培养小学师资为目的的初等教育专业来说,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尤为重要。因为,小学时期不仅是一个人记忆力
32、最好的时期,也是一个人直觉感受力最强的时期。从“重人”的教育目的出发,小学生学习古诗的目的不仅是对古诗知识的学习和对诗句的单纯记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对古诗的直接感受能力,培养他们对古诗的审美感受,并从中得到一种心灵的愉悦。那么,吟诵作为一种感性的直觉教育方式,正是培养孩子们对古诗直接感受能力的有效方法。对这一方法的掌握,也就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在初等教育专业古典文学课的诗歌教学中进行吟诵训练,是应该十分重视和提倡的。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只是本人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对初等教育古典文学课如何培养学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所作的初步探索。而诗歌欣赏则是一个十分复杂、需要深入研究
33、的问题,本文所涉及的也只是如何进行诗歌欣赏教学的几个最为基本的方面,即对于诗歌情意的探索,还有许多重要方面和教学环节非本文所能尽述。同时,诗歌欣赏又是一个需要欣赏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工作,故其欣赏的步骤并不是刻板不变的。而且每一首诗歌所运用的艺术技巧不同,所蕴含的情感不同,因此也不能采用固定的程式去赏析,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参考文献:1陈奂.诗毛氏传疏M.北京:中国书店,1984.1.2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35.3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26.4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63.5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225.6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594.7王夫之.姜斋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146.8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25.9张怀瑾.文赋译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46.10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11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1515.12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19册)M.长沙:岳麓书社,1985.406.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7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