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的喜剧》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教案[教学教案].doc
《菱角的喜剧》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教案[教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菱角的喜剧》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教案[教学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案:菱角的喜剧教学设计高中语文教案教学对像分析 高一的学生在初中时曾接触过简单议论文的阅读,对议论文的基本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普遍对议论文的学习感到枯燥,不愿意学议论文。本单元是他们进入高中后的第一个议论文单元(广东版高中教材共3个议论文单元,本单元标示为散文单元,个人认为此处广东版教材标识欠妥,可参见2004年12月中学语文教学),应在教会学生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学习议论文的兴趣,加深他们对议论文的理解,加深他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刻程度。教学内容分析 菱角的喜剧是(广东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的第三单元的一篇议论文,本文由“我”吃到不同的菱角从而了解到菱角的多样性
2、,再讲到生物(昆虫)的多样性,进而阐述一切事物都有着复杂性、多样性,从而得出本文的观点:“站在正确的立场上的聪明人掌握了一般性之后,再努力去掌握具体事物的特殊性,这就可以使认识达到比较精确的地步了。”为了论证这个观点,作者先讲认识事物(菱角、蝴蝶、蝗虫)如果只是凭自己看到的而不再去注意它们的进一步的分别是不精确的(反面事例论证),再举农民看天气的例子,说明认识事物应在认识事物的规律之后再掌握它的复杂性(正面事例论证),然后通过良种变劣种、一些地方山洞养猪总是失败的例子说明如果只知道一般道理,不掌握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的后果常常使我们做事摔筋斗(反面事例论证),在此基础上,作者总结出不止掌握事物
3、的一般性还掌握其特殊性的重要性(正面事理论证),最后总结做事时不能绝对化简单化。 本文思路清晰, 文章的1-6段先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层层递进说明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再在第7段提出本文的论点:因为事物有着复杂性、多样性,所以既要掌握了事物的一般性,又要掌握具体事物的特殊性,这才可以使认识达到比较精确的地步。然后8-11段运用事例和事理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最后12 段得出结论: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所以我们得和绝对化简单化的认识方法打仗。教学方法 本文难度不大,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因此建议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定学习目标的学习方法,老师从旁做适当的点拨、指导
4、。学习时间为一课时。教学目标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定学习目标,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师提出建议如下: 1.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会利用网络,以对作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有大致的了解;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概括和提炼文本的思想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过程和方法目标:注重应用,要学会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关注学生创造的能力,要能对文中的观点有自己新的见解;注重学习探究的方法,使本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学习
5、议论文的兴趣和潜能,在学习时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加深对文章所述观点的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 1.层层递进引用生活事例的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 2.运用事例和事理进行正反论证的方法。 3.课题“菱角的喜剧”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 课前准备 每位同学上网查找资料,了解秦牧的生平及文学成就,也可以是轶闻趣事。用100200字左右的文字进行介绍,最好以多媒体形式制作成课件,可配合图片。下面是老师推荐的可上网浏览的资料与网址: 一句赞语救了秦牧 二. 课堂学习过程 1.新课导入: 淮南子中“晏子使楚”的故事中有“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的说法,同样是橘,为什么会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教案 菱角 喜剧 教学 设计 高中语文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7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