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原创).doc
《福建省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原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原创).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建省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勉儿五代詹敦仁盛时方出仕,儒术可谋身。报国丹心赤,传家黄卷新。窗檠宜自勉,蔬饭莫嫌贫。吾老子应少,禄荣须及亲。注释:詹敦仁,五代诗人,福建省安溪县开先县令。敦仁年轻饱学,其诗称绝闽中,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劝谕教化,深得邑人爱戴。辞官后,归隐园田,怡情山水,独善其身,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独特的人格魅力。檠,灯。1.这是一首勉励儿孙的诗歌,请简要概括诗人勉励的内容。(至少概括出四项内容)(2分) 2.子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诗人推崇儒术,是一位饱学的儒士,这首诗中哪一句的内容与孔子“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2、”的主张相一致?(1分) 3.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古道“诗书传家远”,从这首诗中,诗人主张的“传家黄卷新”也正是这个意思。B、“蔬饭莫嫌贫”,诗人要求儿女能安贫乐道,而不耽溺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C、诗中频繁出现“出仕”、“谋身”、“禄荣”等词,可见诗人也只是一个名利之徒。D、“窗檠宜自勉”,诗人借此勉励儿子要寒窗苦读,挑灯奋战,并时时自我勉励。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1.本诗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
3、作品,为我们描给了一幅夔州秋景图。请从诗中找出一个词来概括这幅秋景图的特点。(1分) 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人面对秋景而生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之愁情,用阴沉萧瑟、动荡不安的景物环境衬托诗人焦虑抑郁、羁旅思乡的心情。B、首联点明地点时间。“玉露”即白露,秋天;“巫山巫峡”,诗人所在。并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C、颔联,诗人写到,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波涛汹涌,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实景;“塞上风云”既写景物也寓时事。当时土蕃入侵,边关吃紧,处处是阴暗的战云,虚实兼之。D、颈联由继续描写景物转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
4、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牵挂故园。3.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评论本诗说:“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请简要分析,本诗如何通过写景来“虚含兴意”,并表现“暗提京华”的?(3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卜算子南宋刘克庄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注释: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福建莆田人。因落梅诗“讪谤”朝廷,罢职废黜多年,后屡用屡废,历尽坎坷和挫折,官至龙图阁学士。1.刘克庄的词尤以豪放见长,是苏、辛一派人物。但在这首词中,他却糅豪放于
5、 之中,显示了其独具一格的豪放风格。(1分)2.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上片先写花的可爱。起首一韵为花描态绘色:片片花瓣儿宛如蝴蝶轻盈的翅膀;点点花朵猩红如染,鲜艳娇美。B、下片写花被“雨洗风吹了”的惋惜之情。“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这里,“繁”、“少”对写,“朝”、“暮”对提,不仅见花事变化之遽,亦且见词人对花事的关心。C、上片极写花的可爱,也是为下片写花被雨打风吹去作铺垫。另外,本词引进了“天公”一词,丰富了全词的含蕴,突出了作者创作本词的寓意,耐人寻味。D、本词善用抑扬手法。上片的“道是”句是抑,下句的“道是”句是扬,欲扬先抑,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老天爷任凭风雨摧残花
6、事的不满。 3.有人认为,这首小词写惜花而又不止于惜花,具有言外之旨。请结合诗句谈谈诗人的“言外之旨”是什么?(3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九万里风鹏正举”语出 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分)2.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活绘出一幅仙境一般的壮丽景色。它展现出一个晨雾迷茫、云涛翻腾、滚滚银河、千帆竞渡的开阔境界。B、“我报路长嗟日暮”,
7、作者南渡之后,只身飘泊江南,借此句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这里着一“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旁徨忧虑的神态。C、这首词,思路开宕,想象丰富,意境辽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它把读者带到仙境中去,饱览丰富多姿的云涛,领略大鹏展翅万里的浩大境界以及那轻舟乘风吹向三山的美景。D、作者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她梦想着要到那没有离乱、悲伤、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现实。所以,她的那种思想活动,是非常消极的。(3)本词与我们通常读到的清照词有何不同?它的不同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6分)北
8、塘避暑韩琦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注释:韩琦,字稚圭,河南安阳人,生于福建泉州,天圣年间进士,历官至宰辅,为有宋一代名相。这首诗大约写于作者罢相之时。1.首联点明题旨,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此诗首联破题,林幽塘清,洗去暑气袭人的烦恼,使人心旷神怡,超脱于尘世之外。“暑”字一语双关,既指自然之“暑”气,亦指尘寰之烦嚣。B、颔联“谁人敢议清风价”,看似问得荒唐,却有了“无理的意趣”,因为语愈荒诞,情愈炽烈,心愈真诚,也就愈觉有妙想独步。C、颈联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高考 诗歌 鉴赏 专题 训练 原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7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