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书.doc
《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技工业园规划书.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谷丹生物科技产业园规划书项目单位 福建省谷丹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地 址 福建省三明沙洋高科技园区联 系 人 电 话 传 真 邮 箱 二一年十月第一节 企业基本情况一、公司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福建省谷丹生物集团有限公司(二)法定代表人:(三)成立时间:1996年1月18日(四)公司住所:福建三明沙洋高科技园区(五)注 册 号:(六)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七)基本情况:公司已有三十年生化领域的生产历史,位于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有员工460多人,其中国家级专家3名,高级职称技术人员8名,大中专技术人员190多人,是一家从事生物技术以早稻谷(淀粉)深度加工而成的高附加值氨基酸系列产品及菌种
2、培育和技术服务为主的企业集团。公司生产的L-苯丙氨酸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其产能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三,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4%。同时“谷丹”牌味精为“福建名牌产品”,“福建省著名商标”,集团公司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主导产品L-苯丙氨酸已通过HALHL、KOSHER认证,是福建省首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获福建省品牌农业企业金奖和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二、技术研发情况公司于2007年5月间在福州市设立了谷丹研究中心,占地面积1700多平方米,投资已达500万元。研究中心由国
3、家级专家教授、教授为首的国内多位资深微生物专家、博士、硕士等核心技术人员组成的20多名高素质生物研发技术团队,进行微生物工程菌种领域的研究开发。公司还聘请复旦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发酵工程研究会等多位资深微生物发酵行业领域专家组成的研究委员会。并且与工业微生物教育部研究中心、中国分子生物学会等建立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公司已拥有三项微生物发酵领域的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分别为:1、200910111381.X 号专利“一种体外定向协同共进化改造L-苯丙氨酸基因工程菌的方法”专利:系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合成L-苯丙氨酸几个关键酶进行串连,共同进行生物进化,提高菌株(微生物)代谢终产物的水平。 2、20
4、0910112929.2 号专利“一种提高L-苯丙氨酸基因工程菌产酸率的方法”专利:系提取L-苯丙氨酸工程菌的质粒在体外进行人工诱变后,重新转入宿主中,从中获得提高终产物的突变菌株(微生物)。3、201010044847.1 号专利“一种利用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构建抗贫氧的高密度发酵L-苯丙氨酸工程菌质粒的方法”专利:系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导入L-苯丙氨酸工程菌质粒中,进行高密度发酵,保证工程菌能在贫氧条件下进行正常生产和代谢。研究中心下设置四个研究实验室,以确保研发工作的顺利开展。四个实验室名称及其功能如下:1、工业微生物育种及工程菌构建实验室:通过诱变育种及代谢控制育
5、种,进行原有氨基酸产生菌的改良,同时对新筛选到的氨基酸工程菌进行再次筛选。 2、工业微生物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配备分子生物学所需的实验仪器,在分子水平进行各种氨基酸产生菌的菌种筛选。 3、工业微生物发酵及代谢控制实验室:配备5组全电脑控制发酵罐,进行各种氨基酸发酵工艺控制参数的调整及工艺配方的优化研究。4、工业微生物下游工程实验室:进行各种氨基酸提取工艺研究,特别是新型膜材料在氨基酸提取工艺中的应用研究。公司承担的“L-苯丙氨酸高产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和应用”项目已通过省级项目鉴定,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现又正在研发和储备项目:L-异亮氨酸、L-色氨酸、L-精氨酸、L-缬氨酸、
6、抗菌肽、灰黄霉素等。三、企业生产状况谷丹公司生产基地地址:1、福建省沙洋高科技园区占地100亩,主要生产苯丙氨酸等。2、福建省沙洋洋坊占地185亩,主要生产苯丙氨酸等。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广泛用于食品、医药、添加剂及化妆品行业。由于氨基酸的用途比较广,每年全球需求量较大。虽然我国的氨基酸产业发展较快,但是对于一些要求较高的药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需求还十分巨大,而我国的许多氨基酸产业还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还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因此许多产品还得依靠国外进口,所以发展潜力巨大。L-苯丙氨酸、L-异亮氨酸、L-色氨酸、L-精氨酸、L-缬氨酸是属氨基酸产品,也是国内正着手研发的新型小品种氨基酸
7、,是国家鼓励开发的产品。目前,公司主要以生产苯丙氨酸为主,现年生产能力为5000吨,以生产能力计排名全球第三,国内第一。随着公司的研发不断深入,生产技术不断创新,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公司在L-苯丙氨酸领域的龙头老大地位将继续得到巩固。至今,公司L-苯丙氨酸的年销售量已居世界第二,国内第一。以L-苯丙氨酸为例:苯丙氨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八种必须氨基酸之一。在医药行业主要用于生产氨基酸输液、氨基酸药物、治疗肝病药物、抗癌抗病毒药物的医药中间体;在食品工业上主要用作合成食品甜味剂(阿斯巴甜),也用作于营养增补剂;还在环保高科技型洗涤剂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苯丙氨酸作为国家七五计划重点攻关项目之一以来,虽
8、然研究进程上实现了不少突破,但在生产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的相比一直差距甚远,产品严重依赖进口,高成本的进口价格严重制约了我国下游生产企业(生产新型低热量高甜度的甜味剂阿斯巴甜)的国际竞争力。直到公司的苯丙氨酸产品进入市场后这一状况才有所改观。公司采用的是利用低廉的葡萄糖为碳源发酵生产苯丙氨酸技术,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菌采用发酵法生产苯丙氨酸,无论是菌种还是生产工艺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技术研发力量是企业的主要核心,属于农业深加工高科技型企业。公司产品的上游为玉米淀粉转化的葡萄糖,产品的下游主要为阿斯巴甜生产企业、医药原料药企业和洗涤剂企业。生产所需的主要辅料为白煤、硫酸、氨水、无机盐等。公司
9、产品的生产所需原辅料来源丰富,价格适宜,除了葡萄糖运输距离较远外,其余原辅料就近就能得到解决。大大方便了公司生产,降低成本。四、主要产品介绍 1、L-苯丙氨酸L-苯丙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具有生物活性,人和动物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属于8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它既是一种重要的生化营养物质,可安全添加于任何食品饮料中并作为阿斯巴甜的主要原料,又是多种药物的合成原料,是苯丙氨苄、甲酸溶肉瘤素等氨基酸类抗癌药物的中间体,同时也是生产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和黑色素的原料;而且是生产环保高端洗涤剂的原料。2、真菌降脂素真菌降脂素是一种新一代天然脂代谢调节药物。它具有天然、高效、无毒的特点,不仅可以显著
10、地降低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C-C),同时可有效地升高高亮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还可改善患者血液体系的粘、浓、聚状态,对脂代谢紊乱具有理想的双向调节作用,对改善器官血流溢注及防治高脂血症可获得标本兼治的医疗效果,已在全国近百家医院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的医疗效果。3、灰黄霉素 灰黄霉素是医农两用的抗真菌抗生素,除医疗上对丝状真菌感染有特效外,在农业上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我国是世界上灰黄霉素最大的出口国,以质优价廉而具有很多的优势,在国际市场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我国市场的灰黄霉素均为医用产品,是抗真菌抗生素的重要品种
11、之一,其生产菌种及生产工艺均采用吴松刚教授选育的耐前体高产菌株,具有优良的发酵特性,生产水平稳居实际领先地位。灰黄霉素俗人俗医药抗生素,但也是一种理想、安全、高效的农用抗真菌抗生素,在国外仍然使用化学农药,迄今还没有一种抗真菌的生物农药。第二节 企业组织机构和管理层一、企业管理架构图董事会总经理生技部财务部菌种室储运部研究中心人力资源品管部行政部销售部供应部育种及菌种保存实验室糖化车间办公室五金仓库生化及分子育种实验室发酵车间保卫科原料仓库发酵及代谢控制实验室精制提取车间成品仓库成品车间下游工程实验室机电车间动力车间热 电 厂废水处理站 二、企业董事及高管董事长:福建省谷丹生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12、长,中国生物与分子学会工业生化委员会理事,中国发酵协会理事,福建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高级经济师。历任:第九、十届福建省人大代表、闽清生物化学总厂厂长、闽清森尼食品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闽清双安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特聘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微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助理。获得:全国中青年优秀企业家、福建省劳动模范。总经理:福建省谷丹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福建省沙县侨丹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经济学硕士、经济师。历任:青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企管处副处长,青嘉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恒宝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恒宝通光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
13、。获得:全国中青年优秀企业家。首席科学家:福建省谷丹生物集团福州研究中心专职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工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酶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化工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药物生物技术”编辑部顾问;福建省专家联谊会顾问;福建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历任: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分所所长;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首任院长;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学系系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福建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研究方向:微生物工程主要领域:抗生素工业、酶制剂工
14、业、维生素工业、氨基酸工业级产脂微生物工业等微生物工程领域。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院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福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福建省优秀专家;福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火炬高新技术计划项目;省部级重大专项、科技攻关及火炬高新技术计划项目;省部级重大专项、科技攻关及火炬高新技术计划项目等13项。获奖:国家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国重大科研成果奖;全国“九五”重点科技攻关优秀成果;联合国“科技创新之星”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金奖;省科技进
15、步一等奖。 技术总监:福建省谷丹生物集团福州研究中心专职技术总监;历任:福建师范大学微生物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福建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福建省生物化学学会副理事长。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福建省优秀专家;福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福建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福建省福州市劳动模范。主编:工业微生物育种学(科学出版社);酶工程(科学出版社)。获奖:国家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九五”重点科技攻关优秀成果;联合国“科技创新之星”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金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三节 市场状况一、主要产品市场与需求分析根据最新数据统计结果,2
16、009年全球L-苯丙氨酸生产总量约为26500吨,从近期各大生产企业了解,产品供不应求,并且受到蔗糖价格上涨的因素,从09年第四季度起,进口及国内价格已经开始上涨,主要产量优先供应食品添加剂市场,优质产品供应医药领域市场。从各主要阿斯巴甜生产企业收集的数据分析来看,2009年全球阿斯巴甜实际总产量约为24000吨,其中用于生产阿斯巴甜消耗的L-苯丙氨酸的总用量约为19200吨,用于医药领域及其他领域的约为7300吨。近十年来,全球L-苯丙氨酸下游市场结构已发生较大的变化。从2000年90%用于合成阿斯巴甜,10%用于医药领域。至今,已发展成为72.45%用于合成阿斯巴甜,27.55%用于医药领
17、域和洗涤剂领域。医药领域所占的比例较十年前相比,增长了175.5%。1、阿斯巴甜市场从L-苯丙氨酸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开始,用于合成生产阿斯巴甜一直作为L-苯丙氨酸的主要用途。直至近十年来医药研究领域的不断突破和我国生活水平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使得L-苯丙氨酸在医药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才逐渐开始改变这一状况。阿斯巴甜为James M. Schlatter于1965年发现。这名化学家在G.D. Searle & Company工作。在合成制作抑制溃疡药物时,他无意间舔到手指,发现一种由苯丙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结合物具有非常高的甜味。后来经研究证明阿斯巴甜的甜度为蔗糖的200倍,又比一般蔗糖含更少的热量
18、,使人感到到甜味所需的阿斯巴甜量非常少,以致于可忽略其所含的热量;味质远比糖精、甜蜜素好,具有和蔗糖近似的清爽甜味。除有关特性和使用方法外,人们对其安全性进行了彻底的研究。研究结果证明,与糖精和甜蜜素不同,阿斯巴甜是由蛋白质中通常含有的氨基酸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物质,和蛋白质进行同样的代谢,对生物体来说不是异物,因此安全性极高。自1981年经美国FDA批准用于干撒食品、1983年允许配制软饮料后,陆续先后在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和饮料中作为蔗糖的代替品。据业内最新数据表明,2009年全球阿斯巴甜的实际产量达到25500吨左右。其中国外总产能约为14000吨,国
19、内总产能约为11500吨。主要的生产地区集中在: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和法国。其中,国外的主要生产企业为:美国的纽特、日本的味之素和韩国的大象。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全球阿斯巴甜的产量在需求的刺激下,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产品的价格因苯丙氨酸价格的下降和中国具备了工业化生产能力而不断降低,为应用市场的普及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在中国没有大规模生产以前,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阿斯巴甜生产国,2000年其产量为7000吨左右,自美国阿斯巴甜技术专利失效以来,中国和日本的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使得失去了原有的垄断地位和利润,07-09年间美国阿斯巴甜产量维持在3500吨/年左右水平。目前美国生产阿斯巴
20、甜的NutraSweet公司已将视线转移到新产品的市场开发及推广,推出了仍以L-苯丙氨酸和天门冬氨酸为原料,甜度比阿斯巴甜还高40倍的新甜味剂-纽甜,事实上“纽甜”就是以阿斯巴甜为原料的再深加工的产品。除美国外,日本也是阿斯巴甜的重要生产国,其不仅在本国建有生产装置,同时在海外也设有合资工厂。自日本味之素从孟山都和NutraSweet手中购得其法国EuroAspartame生产线股权后,一举超越了美国NutraSweet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阿斯巴甜生产商,合并后目前年产能在7000吨左右。韩国也是L-苯丙氨酸的重要生产国,韩国的生产企业为Daesang公司,该公司主要经营各类发酵食品,拥有30
21、00吨级的L-苯丙氨酸和3000吨级的阿斯巴甜生产线,2006年L-苯丙氨酸和阿斯巴甜的生产线被美国NutraSweet收购。欧洲也有阿斯巴甜的生产,2005年的时候产量达到了6000吨左右水平,但由于中国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欧洲原有的荷兰生产商Holland Sweetener公司于2006年底关闭了其3000吨/年的生产装置,目前2009年该地区仅剩下被日本味之素100%控股的法国EuroAspartame生产线,该生产线09年产能在3000吨左右。我国阿斯巴甜的生产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第一家生产企业是深圳朗氏蛋白糖有限公司。当时该企业是由美国进口阿斯巴甜原糖,根据不同的要求,配
22、制成不同倍数的“蛋白糖”,满足特殊消费群体的需要。进入九十年代后以来,国内一些企业开始了阿斯巴甜的合成工作,并在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了全球重要的阿斯巴甜生产国。其主要生产企业有:江苏汉光甜味剂有限公司、江苏武进牛塘化工厂、常州科隆化工有限公司。此外,常州常茂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绍兴亚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溧阳维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也具有阿斯巴甜的生产能力。2、医药市场情况近年来,L-苯丙氨酸除了被用作生产各类氨基酸输液、药物外,还被大量应用于各类抗癌抗病毒新药作为高效医药中间体,如合成爱滋病蛋白酶抗体、抗感染药、血管紧张肽原酶抗体(用于治疗高血压)、抗瘤药和治疗心血管药物。根据各主要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科技 工业园 规划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7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