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四答题模板.doc
《政治必修四答题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必修四答题模板.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政治必修四答题模板1.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唯物论”或“辩证唯物论”知识进行论述时,其答题模板是什么呢?参考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材料中(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要求我们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材料中(看材料而定)(3)规律具有客观性。这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材料中例题:(2010江苏)材料:重视和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碰撞激荡的多元文
2、化,为了进一步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答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遵循客观规律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建设学习型政党就是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2.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认识论”或“有关认识的观点”进行论述的,其答题模板
3、是什么呢?参考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和归宿,材料中(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材料中(3)认识具有上升性、无限性和反复性。材料中(4)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材料中例1(2010天津)材料: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
4、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9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主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结合材料,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观点,说明世博会为什么能“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10分)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展示台”、“大课堂”、“助推器”等材料分别体现了上述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新驿站”等材料体现了上述原理。例2(2009江苏)2009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流感,最初被诊断为猪流感。后来,世
5、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研究发现,这种流感病毒实际包含猪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于是将这种新型流感改称为A(H1N1)型流感,我国称之为甲型H1N1流感。随着研究的深入,诊断技术不断改进,防治手段逐步完善,疫苗研制加速推进。 国外疫情一经发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开展防控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卫生部、农业部专门制订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指定定点收治医院、成立防控和救治专家组等,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对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过程体现了有关人类认识的哪些哲学道理?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
6、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实践与认识关系”进行论述的,其答题模板是什么呢?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材料中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材料中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材料中(看材料而定)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材料中(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材料中例1(2008全国II)材料: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7、“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角度,说明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哲学依据。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种关于分配的原则要求源于实践的需要,顺应了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这一要求体现党在实践基础上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深化;这一要求将继续得到实践的检验(6分)。(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这一要求,对于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4分)。例2(2011山东)材料:为进一步推
8、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 性。(6分)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山东省委通过实地调研获得了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山东省委通过调研发现新问题,推动了认识的深化;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山东省委通过调研获得认识的目的是推进转方式调结构。4.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进行论述时,其答题模板是什么呢?参考答案:(1)真理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
9、过程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材料中(2)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材料中(3)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材料中(看材料而定)例题(2011广东)材料: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止2010年上半年,国有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结合材料,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6分)答案:(1)真理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
10、对于特定过程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文化产业化只适用于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加快转企改制与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可割裂;(3)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反对歪曲理解,坚持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5.在生活与哲学主观题中,凡是材料中要求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没有指明是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进行论述时,其答题模板是什么呢?参考答案:(1)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材料中(2)发展具有普遍性,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材料中(3)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要求我们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材料中例1材料一: 福建是海洋大省,大陆海岸线长达30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治 必修 答题 模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6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