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本科教育评价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
《教育管理本科教育评价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管理本科教育评价期末复习应考指南.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管理本科教育评价期末复习应考指南重庆电大巴南分校 陈元新,2007年6月一、复习应考的基本要求教育评价是教育管理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的期末考试由中央电大命题,因此,考试的所有复习资料都应使用中央电大责任老师给出的资料。(一)考试范围王景英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教育评价中1、2、3、4、6、7、8、9、10章的内容,教材的第五章不作考试要求。(二)考试形式该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期末考试占60%,平时考核占40%。本门课程实行双及格制,期末考试和平时形成性考核分别要及格才能算通过本课程的考核。(三)考试时间90分钟(四)考试题型及分值考试题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填空题
2、(20%);名词解释(20%);简答题(60%)。(五)复习考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名词解释只需要解释概念的内涵,不需要进行外延的阐述。2回答简答题时,要点一定要清晰,每一个答案要点写完后不需要进行论述。3本课程为闭卷考试,考试的时候大家一定要熟悉教材的框架和内容,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要反复记忆。二、复习应考资料及其使用本次考试的参考资料有以下3种:(一)平时作业根据往届考试试卷的情况看,期末考试的试题有一部分是平时作业中的原题,请同学们一定要把平时作业的答案整理规范,认真复习平时作业中的题目。(二)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包括考试的形式和说明、重点知识点和综合练习题三个部分,在
3、这三个部分中,重点知识点是最关键的,考试的题目绝大部分来自重点知识点所给定的范围,同学们一定要结合考核重点知识点的提示来阅读教材,对相关知识点要熟练掌握。(三)教材本次考试所有内容都不会超出教材,因此,同学们一定要熟悉教材。三、复习考试重点范围本次考试的试题内容涵盖了教材中1、2、3、4、6、7、8、9、10章的内容,教材的第五章不作考试要求,重点复习第1、2、3、4、6、7章。各章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如下:第一章属于教育评价的基础理论(P1-P32)大家可以着重掌握以下内容: 再现教育评价的概念(P2)、 再认教育测量(P5)、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P16)、个体内差异评价(P17
4、)、自我评价、他人评价(P18)、CIPP评价模式的构成(P23)。 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教育评价的功能(P10)、如何贯彻评价的科学性原则?(P20) 泰勒模式的评价程序是什么?(P22) 第二章也属于教育评价的基础理论,大家可着重掌握:再认教育评价的三类指标(P49)、权数的概念(P92)。 掌握根据教育评价的目的,教育评价可大体分为哪两类?(P34)两类评价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何处?(P34) 掌握教育评价方案的主要内容。(P44) 掌握确定教育评价标准的依据。(P66) 第三章也是属于评价的一般理论,大家可着重把握:再认教育评价实施的一般步骤(P95)、收集教育评价信息的途径。(P98) 掌
5、握被评价者产生的主要障碍心理现象及其调控机制。 (P112-115)掌握他人中评价者误差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调控措施。 (P115-119)掌握自评中评价者误差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调控措施。 (P120-121)第四章大家可以着重掌握:再认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的含义。 (P129、132)再认问卷的结构组成(P140-141),再认标准化、半标准化、非标准化访谈 (P146)再认形成性测验和终结性测验(P152),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P153) 测验的平均难度应是多少?(P156) 了解问卷调查的优缺点,问卷的回收率要求 (P140、144)掌握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P143) 了解访谈
6、法的优缺点, (P144-145)掌握如何实施访谈及要注意什么问题 (P147-148)再现测验的信度(P156)和效度(P159)的概念 掌握测验信度和效度的相互关系 (P162)第六章是本书比较重要的章节之一,大家要着重掌握:再现学生评价概念 (P223)再认教育目标的层次分类(P234-237)、布鲁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 (P235)掌握发展性学生评价观点的主要内容及特点(P227) 掌握多元化学生评价观点的主要内容 (P227-228)从评价改革趋势来说,当前学生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228-230) 学生评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P244-251)教师评价学生的操作方法有哪
7、些? (P262-265)第七章大家可着重掌握:教师评价的含义 (P274)做好教师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P277-279)发展性教师评价观的内涵。 (P283)奖惩性教师评价观和发展性教师评价观的关系。 (P283-284)教师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P288-295)班主任工作评价的主要内容。 (P313-317)四、综合练习题第一套一、填空题:1.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价值判断。2.按功能及用途划分,可将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3.按评价对象的层次划分,可将评价分为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4.按评价主体划分,可将评价分为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5.按评价方法划分,可将评
8、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6.评价的总目标都可分解为三个子系统,即条件指标系统、过程指标系统和效果指标系统。而教育评价标准也相应由三部分构成,即素质标准、职责标准和效能标准。7.教育评价标准中的评语式标准可归纳为分等评语式、期望评语式和积分评语式三种。8.教育评价标准中的数量式标准可分为数量点式标准和数量区间式标准。9.教育评价中常用的量表有类别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和模糊量表。二、名词解释:1.教育评价P3:教育评价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社会确定的教育目标和价值标准,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受教育者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2.教育测量P5:教育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理论、规则,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对教育
9、对象进行数量化描述的过程。3.教育督导P6:是指行使督导职权的机构和人员,受本级政府或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以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4.教育评价过程P27:教育评价过程是教育评价活动所经过的程序,具有时间的连续性、顺序性以及动态性,教育评价的过程也是管理的过程,是和管理过程相始终的。5.教育评价标准P63:是指对应于相应的评价指标或项目,被评对象达到什么程度或水平才是合乎要求的,或是优秀的、良好的等。三、简答题:1.简述教育评价
10、的目的。P9要点:1)获取信息的目的;2)诊断问题、促进发展的目的;3)控制和监督的目的;4)决策的目的;5)激励前进的目的。2.教育评价有哪些功能?P11要点:导向的功能;2)诊断的功能;3)鉴定的功能;4)改进的功能;5)激励的功能;6)控制的功能。3.教育评价有哪些特点?P14要点:1)教育评价是以事实判断为基础的价值判断;2)教育评价的基本标准是国家的教育目标;3)教育评价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4)教育评价过程是主客体互动、评价与指导统一的过程;5)教育评价是一种心理特征鲜明的主体性活动。4.简述泰勒模式。P22要点:泰勒模式又称“行为目标模式”就是以教育目标为导向,把教育目标转化为可测
11、量的学生的行为目标,并根据这些行为目标编制课程、教材或教学方案,开展教学活动,然后依据行为目标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判断实际进行活动的效果达到预期教育目标的程度。(具体评价程序参看教材P22-23)5.简述CIPP模式。P23要点:CIPP模式是由L.D.Stufflebeam于1966年提出的。这一模式由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 、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和成果评价production evaluation组成。CIPP是这四种评价的缩写。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把教育评价看成是“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其中
12、背景评价是为计划决策服务,输入评价是为组织决策服务,过程评价是为决策的实施服务,成果评价是为再决策服务的。6.简述教育评价背景分析的主要内容。P35要点:对教育背景的分析主要包括1)社会发展背景分析;2)教育发展阶段性需要分析;3)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政策制度要求或评价委托人的需要分析领导者及管理者需要分析;4)被评对象自身需要和心理准备分析等。7.常见的教育评价机构主要有哪些?P38要点:1)教育管理部门的评价机构;2)民间学术团体的评价组织机构;3)教育管理部门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评价机构;4)自我评价的组织机构。8.教育评价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P44要点:第一,评价的目的和指导思想。第二,
13、评价的内容。第三,对评价指标体系中方法、工具的有关说明。第四,评价实施程序的说明。第五,附录。9.教育评价方案应具备哪些主要特征?P45要点:教育评价方案应具备1)目的性;2)可靠性;3)有效性;4)规范性;5)可行性。10.简述制定教育评价方案的一般步骤。P46要点:教育评价方案的一般步骤:第一步,确定教育评价的目的。第二步,设计评价项目,即根据特定的评价目的设计评价项目。第三步,确定权重系数。第四步,确定评价标准。第五步,设计评价工具及采集信息所需表格,确定评价信息的统计方法。第六步,确定评价的组织领导及实施程序。11.简述确定教育评价标准的依据。P66要点:确定教育评价标准的依据:1)国
14、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2)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3)教育规律和人的心理活动规律。4)从被评者实际出发,实事求是。5)评价主体的需要。四、论述题:1.教育评价有哪些基本原则,在评价中如何贯彻这些原则?P19要点:1.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有:1)方向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激励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5)实效性原则。2. 在评价中贯彻这些原则的要求与作法:1)贯彻方向性原则,最主要的是要求教育评价在确定评价目的和标准时,必须以国家的教育目标为基本的、总的依据。具体来说,要求要通过科学地设计指标体系的内容和标准,恰当地确定权重,合理地呈现和使用评价结果等,引导、推动教育活动朝着符合国
15、家教育方针、政策所要求的方向发展。促进教育工作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是教育评价 的出发点和归宿。2)贯彻科学性原则,要求确定的评价指标必须符合评价的目的,反映被评对象的本质特征,注意指标间的联系与交叉,避免指标重叠;评价标准要合理,即符合国家规定,又符合实际,评价者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评价标准,克服主观随意性和感情因素的影响;评价方法的选择要与评价对象的性质相适应,尽量采用现代的、科学的方法技术,定性方向和定量方向相结合。这样才能使评价信息的搜集更加全面准确,评价信息的分析处理更加科学,结论更加可靠。3)贯彻激励性原则,首先要使教育评价过程及其结果客观、公正、准确,否则,评价对象就会产生
16、不安和排斥心理,这样不仅不能产生激励作用,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其次,制定评价目标和具体标准要从评价对象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评价对象的客观环境和条件,不要过高或过低,使被评对象通过努力有可能达到目的。第三,要求评价的实施者这样评价对象个体心理状态,评价技术的操作应考虑评价对象的可接受程度,要求评价者了解并尊重评价对象的意见,并向被评对象及时反馈评价的结果,以激发评价对象在进一步的活动中保持优势、克服不足之处的动机和行为。4)贯彻可行性原则,一是要求在正确、科学的前提下应抓住被评对象的本质特征,尽量简化指标体系;二是要求评价标准高低适度,同时注意评价对象的层次性、差异性;三是评价组织实施中,搜集信
17、息的方法要在科学的前提下使其简化,让人能理解、会用。评价中应将科学性和可行性结合起来。5)贯彻实效性原则,一是要求评价目的必须明确,针对实际问题,充分利用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二是要求评价过程主客体相互沟通,及时反馈评价信息,并帮助评价对象解决,有利于促使被评对象主动参与,自觉改进工作。提高评价的实效性是实现评价目的的根本要求。2.设计教育评价指标系统应坚持哪些原则?为什么要坚持这些原则?P51要点:1.设计教育评价指标系统应坚持的原则有:1)导向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可测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2.在设计教育评价指标系统中坚持这些原则才能搞好评价工作。1)
18、坚持导向性原则一是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作为目标方向,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的要求。二是要坚持大方向和效目标的统一,要把总的方向和阶段性的重点统一起来。把工作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统一起来,提高对阶段性效目标的评价,促进其落实,逐渐提高,最终全面实现总方向指导下的大目标。2)坚持科学性原则,因为科学性是人们做任何事都追求的目标。指标设计的科学性一是要求指标与目标一致;二是要求同一指标体系中指标要相容,不能相互矛盾;三是要求同一指标系统中,指标不能重复,权重分配协调;四是要求指标具有可比性,能反映被评对象的共同属性。3)坚持整体性原则,是指指标系统对目标反映的完备性、全面性。设计指标系统时,考虑
19、要周到,不能遗漏任一重要的、反映评价对象实质的指标。但并不是要求指标事无巨细,主次不分,而是不能遗漏重要指标,尤其是一级指标。4)坚持可测性原则,要求设计指标时,尽量用具体可操作化的语言来描述,尽可能使指标定量化,或尽可能找到定量化的途径,尤其对于目的在于鉴定、比较的总结性评价更应该如此。对于为改进工作而进行的形成性评价并不强调可测性,而是坚持描述性的评价。这样通过观察或测量得到明确的结果,以便于综合得出评价的结论。5)坚持可行性原则。指标系统的可行性原则包括一是要求指标涉及的信息应易于获取;二是指标系统要简便可行,在设计时,要善于抓住问题的要害,反映事物的本质因素;三是简化量化的方法,使之易
20、懂,便于操作。第二套一、填空题:1.教育评价中对信息资料的审核,主要是审核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2.教育评价中信息资料汇总的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手工汇总,一种是计算机汇总。3.观察法包含三个要素:观察的手段、观察的对象和观察对象的状态。4.观察法根据观察时评价者是否借助于仪器,可分为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5.观察法根据评价者是否直接参与观察对象所从事的活动可分为参与性观察法和非参与性观察法。6.观察法根据观察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观察法与抽样观察法。7.观察法根据观察实施的方式可分为结构观察法和无结构观察法。8.文卷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指导语、文卷的正文等几个部分。9.测验的类型按测验时
21、机分,可分为准备性测验、形成性测验和终结性测验。10. 测验的类型按测验按测验的性质分,可分为成就测验和心理测验。11. 测验的类型按试题类型分,可分为客观性测验和主观性测验。12. 测验的类型按测验的标准化程度分,可分为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13. 测验的类型按解释分数的标准分,可分为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二、名词解释:1.观察法P126:观察法是教育评价获取信息的重要方法。是评价者通过自身的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评价对象的自然活动状态进行系统、深入地观察,以获得评价对象准确、客观资料的方法。2.文献法P134:是指根据评价目的和内容,搜集、鉴别、整理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管理 本科 评价 期末 复习 应考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6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