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二历史一轮复习《辛亥革命》导学案.doc
《岳麓版高二历史一轮复习《辛亥革命》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二历史一轮复习《辛亥革命》导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二历史一轮复习:辛亥革命【考情分析】近年来尤其是2011年,全国各地对辛亥革命的考查比较多,而且多集中在考查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影响上。20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和临时约法颁布100周年,所以辛亥革命仍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需要高度重视。由于近几年运用多元史观来评价分析历史事件在高考中比较频繁,所以务必将辛亥革命放在多元史观的角度下重新审视,全面认识辛亥革命的多元影响。【复习目标】1.逐条分析牢记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提高归纳整合的能力。2.掌握中华民国的成立及临时约法,认识其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3.全面分析辛亥革命的功绩与局限,提高获取历史信息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3.激情投入,认识并弘扬辛亥革命留给我
2、们的中山精神。【课堂导学】辛亥革命之昨天篇1911年的辛亥革命【典型例题】例.20世纪初,有人预测“清王朝必将被一个新的王朝所取代”,但历史的车轮并未重蹈王朝循环的覆辙。造成这一结果的因素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 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 A. B. C. D.重点突破一 酝酿共和之辛亥革命的背景材料1: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思考】材料中“中国之情势”的含义具体指的是什么?史观 史论史料社会角度辛丑条约与新政经济角度19C末初步发展阶级角度19 C 末登上历史舞
3、台组织角度兴中会和同盟会思想角度三民主义和论战军事角度黄花岗起义【学法指导】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在于其种种复杂的内外部矛盾。 请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诸方面的变化分析辛亥革命的背景。重点突破二 走上共和之民国约法材料1: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1)史料史论:指出孙中山“兼收众长,益以创新”的表现(2)【分组辩论】武昌和南京谁“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城市”?材料2:【合作探究】 解读临时约法第1章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2章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
4、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信仰等自由 第3、4章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第5章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员选举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人员4/5以上之出席,出席人员3/4可决弹劾之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针对什么?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2.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哪些观念?3.第3、4、5章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原则?4.据此谈谈你对这部宪法的认识。 (提示:分析宪法的性质、意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辛亥革命 岳麓版高二 历史 一轮 复习 导学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5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