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docx
《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外着名教育家简介镇康县第一中学 罗自良整理一、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儒家教育理论的奠基人。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德育论思想:立志有恒;克已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教学论思想: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学以致用;虚心求学奋发不息;启发思维,举一反三;因材施教,实际出发。教师论思想: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无私无隐;讲究教法,循循善诱。古人认为孔子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撰春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由孔子
2、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二、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中国战国中期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的教育思想是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而加以发展的。1.他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明人伦”的君子和大丈夫。2.关于教育的作用。他强调内心的道德修养,但同时也不否认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3.他注意道德教育的培养和道德意志的锻炼。4.在教学方法上。他主张包括深造自得、专心有恒、循序渐进、重思存疑、因材施教等。重要着作孟子。三、荀子荀子(约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猗氏
3、(今山西临猗)人,着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重要代表人物,时人尊称“荀卿”。荀子重视教育和学习功能。他认为,学习对人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决定了人后天的成长。他指出,知识和德性修养是通过积累而成的。他认为学无止境、后来居上。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重要着作荀子。四、董仲舒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汉广川郡(今衡水景县广川镇大董古庄)人。他是汉代教育的立法者,被称为“汉代的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位有影响的教育家。在关于文教政策的论述中,董仲舒提出:1.兴学校以广教化、育人才。2.行选举以拔擢贤才。3.独尊儒
4、术以统一思想。在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方面,董仲舒主张: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强勉行道;必仁且智;重义轻利。关于教学原则和方法,董仲舒提出:强勉学问;节博合宜;专一虚静。代表作品天人三策、士不遇赋、春秋繁露。五、朱熹朱熹(11301200年),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别称紫阳,生于福建尤溪,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中国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宋代集理学之大成者。 重视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其教育主张的一大特点。他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家庭教育,才能使学子“变化气质”;只有从小打下基础,学成技能,长大以后才能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重视教学与读书方法,是朱熹教育思想的又一特点。他首先注重学习目的教育
5、,认为一个人要求学,必须先“立志”,“立志不定,如何读书”。教师教学要“专一”,不可间断。教学中他注意穷理与笃行。朱熹还明确提出教师的任务是指引学生读书。他强调为学要靠主观努力。教师只做得个引路的人。“指引者,师之功也。”这正是教师的责任所在。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他主张严格要求,明细规定,多从积极方面教导,少从消极方面防止。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代表作品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等。六、王夫之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汉族湖南衡阳人。 明末清初卓越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王夫之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他所说的“习成而性与成”,就是认为人的知识、才能和道德是后天
6、学习的结果,从而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他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学思结合。学和思可以相互促进,博学是思远的基础,而思遇到困难,就会更加勤学。他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着重力行实践,即“教必着行”。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努力实行,学以致用,才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他指出了教学过程归根结蒂是教为了学,教师主要起指引的作用。他也要求教师须是善教者,只有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兴趣,觉得有收益,从而“本心乐为”,才能自勉。代表作品有读通鉴论、宋论、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七、严复严复(1853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
7、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严复提倡教育救国,影响最大的是他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首次把进化论的思想传播到中国,提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他从进化论的观点出发,认为中国之弱,就是因为民智闭塞,学术空疏,缺乏竞争的总体实力,救国的唯一良方“开民智”,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严复提倡西学。他反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中西之学各有其体用,要从政治制度上进行改革,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资产阶级教育方针。严复是中国最早论述三育并重的教育家。他说:“讲教育者,其事常分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代表作品有,译亚当斯密原富、
8、孟德斯鸠法意、赫胥黎天演论。八、蔡元培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是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前驱者,杰出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提倡完全人格教育。“完全人格”是他要培养的自由、民主、平等社会新人的目标。为实现对国民进行完全人格教育,他提出了“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了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
9、育和美感教育“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2. 力倡“尚自然、展个性”。 这与他倡导培养具有完全人格的民主社会建设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具有完全人格的个体需要靠力倡“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来造就。3. 主张教育独立,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大学教育思想在蔡元培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其主要思想为:(1)大学的性质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2)大学办学原则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3)大学学科的设置应沟通文理、废科设系。(4)实行教授治校。代表作品有蔡元培自述、中国伦理学史。九、陶行知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安徽省徽州歙县人。中国近代教育家、思想家,伟
10、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被人们称为“当今圣人”,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开展了七大教育运动,一是发动平民教育运动,二是推行乡村教育运动,三是开展普及教育运动,四是发起国难教育运动,五是投身战时教育运动,六是从事全面教育运动,七是倡导民主教育运动。陶行知在批评和继承古今中外各种教育思想和总结自己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六大教育理论: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为其三大基本原理。二是民主教育理论。反对教育脱离大众,仅为少数统治者服务,坚持教育必须属于人民、依靠人民和为了人民的幸福。三是全民教育理论。他提出扫除文盲、普及教育、治愚与治穷相结合。四是
11、全民教育理论。教育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且具有创造精神的人,要心、手、脑并用,真、善、美合一。五是全程教育(终身教育)理论。他认为,教育必须贯穿人生的始终,主张不同阶段的教育应从纵的方面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系列。六是创造教育理论。他提出教育者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郭沫若曾赞道:“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代表作品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等。十、徐特立徐特立(18771968),原名懋恂,字师陶,湖南善化(今长沙县江背镇)人,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徐特立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活动,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卓越的教育
12、实践家。他重视学习教育和师范教育。重视劳苦大众及其子女的教育。注重自然科学的教育和自然科学人才的培养。重视教学方法。他主张理论应联系实际,学生要实习,师范要班附中附小作为实习基地。他提出道德教育的内容要以“五爱”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他认为必须坚持说服教育的原则,反对体罚。他非常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一贯重视体育锻炼和劳逸结合。他强调社会尊师,主张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代表作品有徐特立文集等。十一、晏阳初晏阳初(18901990),又名兴复、遇春、云霖,四川巴中人,着名教育家、社会学家。主要从事平民教育工作和社会建设工作。晏阳初的教育思想,渗透在他的平民教
13、育与乡村改造的理论和实践之中,主要有如下几点:1.办教育为强国救国,培养“四力”新民。所谓“四力”,就是知识理、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2.坚持教书育人,教人“做整个的人”。“整个的人”,第一要有知识力,第二要有生产力,第三要有公德心。3.以“开发脑矿”,提高民族素质的办学方针。“开发脑矿”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除文盲”,开发智力;二是“做新民”,提高觉悟。4.“以社会为实验室”,“调查、研究实验”、“表征农家”的实验方法论。5.要求乡村改造工作具备四个“C”的素质。四个C具体是指能力、创造力、奉献精神和品行。6.中等师范学校要“以培养乡村小学师资及农村改造民众教育实施人才为宗旨”。代表作品有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外 著名 教育家 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5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