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旅游地标的历史演变和现状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旅游地标的历史演变和现状优化.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 业 设 计(论 文) 南京旅游地标的历史演变和现状优化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级学院: 人文学院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08旅游管理1 学号: 0802110316 提交日期: 答辩日期: 目 录摘 要IIAbstractIII1 绪 论1 1.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1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 1.3 相关概念界定与阐述12 南京城市旅游地标的历史演变22.1 鸦片战争前南京旅游地标的发展22.2 近代南京旅游地标的发展22.3 1980年以来南京旅游地标的发展23 南京旅游地标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33.1 80年代以前南京重要旅游地标的分析33.2 80年代以后南京重要旅游地标
2、的分析34 南京旅游地标的现状44.1 对旅游地标系统的观念和保护意识的缺失44.2 南京旅游地标系统的缺陷45 优化南京旅游地标的探索55.1 优化南京旅游地标的意义55.2 优化南京旅游地标的思路56 结语6参考文献7致 谢8南京旅游地标的历史演变及现状优化摘 要 本文在城市地标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探寻南京旅游地标形成的原因和各种影响因素,对优化南京旅游地标进行一定探索,寻求建立南京现代化城市空间形象协同发展之路。首先,分别阐述不同时期南京旅游地标的历史演进过程。此外,还挑选了具有代表意义的不同时期南京旅游地标作一定分析。并且,分析了南京旅游地标形成的内在原因和影响城市地标系统的各种因素。再
3、次,优化南京旅游地标系统的探索。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优化我国城市地标系统的思路:传承城市文脉,体现城市特色、以旅游者审美需求为基础,塑造富有特色的旅游城市形象、整体协调城市空间秩序,形成城市优美景观、旅游城市地标布局优化。最后,文章总结了本次研究的创新点所在,指出今后继续研究的方向。关键词:南京旅游地标,历史演进,形成原因、影响因素、现状、优化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the optimization for current situation optimization of Nanjing tourist destination AbstractThis arti
4、cle on the basis of landmark historical research, exploring the causes and effect factors to the Nanjing tourist landmarks, must explore to optimize Nanjing tourist landmarks, seek the establishment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image of urban space in modern Nanjing Road.First of all, are each
5、explain different periods Nanjing tourism destination is the subject of historical evolution. In addition, picked out with Nanjing tourist landmarks represent the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t periods for certain analyses. And analysis of formation causes of Nanjing tourist landmarks and factors influen
6、cing the landmark system. Again, the exploration of optimization system of Nanjing tourist landmarks. Optimized for related issues landmark system in China: carrying on history, embody the urban characteristics and aesthetic needs of tourists as the basis, creating unique tourist city image, the ove
7、rall coordination of urban spatial order, form a beautiful city landscape and tourist landmark layout optimization. Finally,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innovation point of this study, pointed out that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Keywords: Nanjing tourist landmarks, History, causes, Impact factors, Cu
8、rrent situation, Optimization.1 绪 论1.1 研究得背景和目的一、研究的背景在人类历史上就有许许多多的标志性建筑。如埃及金字塔,伦敦大本钟,巴黎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美国自由女神像,迪拜帆船酒店,北京长城,上海东方明珠等等。这些城市的地标,不仅是该城市真正活动中心的指南,还成为那个城市乃至那个国家的一种视觉符号,对旅游业发展也有重要意义。旅游城市的地标是该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代表了城市独特的风貌,是其所特有的,充分诠释并体现了城市的形象,吸引旅游者前来观光游览、提升竞争力的名片。这些旅游形象指引旅游者到达城市的心脏,向旅游者展示旅游城市的独特魅力和真正文化内涵,是
9、旅游者形成对该城市的独特判断与深刻理解的诱导因素,能够丰富旅游者对城市的认识与记忆。南京作为一个古老的旅游城市,它的旅游地标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怎样演变的?而如今它的旅游地标又是怎样一个现状?何为影响南京旅游地标发展演变的因素?如何合理优化南京旅游地标系统以充分体现城市旅游形象?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就是本课题所要探讨研究的。二、研究的目的从搜索到的文献数量上看,关于旅游地标的文献只是在整个旅游研究文献中占了很小的一个比例,说明城市旅游地标的研究还在一个起步阶段。尽管城市旅游地标在旅游业的研究中开始受到重视,然而大部分学者往往只从单个或某类型的城市地标自身出发,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一些局部的改善措施,并没
10、有将它们置于历史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中寻求其演变的内在规律、影响因素,更没有对南京旅游地标的整个系统进行历史的考察。另外就旅游实践来说,旅游活动的对象就是城市的旅游地标。随着旅游的发展越来越繁荣,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在忙着呢打造自己的城市旅游地标,南京亦是如此,城市名片设计等相关活动层出不穷,期间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鉴于此,本课题希望通过初步探索,给南京旅游地标现状优化提供初步性参考意见,以求南京旅游业进一步发展。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本课题要将南京城市地标置于历史演变和旅游业的大环境中进行系统研究,所以论文侧重对南京地标的历史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南京存在的若干
11、问题作一定探索且找到优化方法。主要内容包括:1、 以南京的旅游发展为线索,对南京地标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整理,概括不同时期南京地标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2、 以历史发展为依据,总结南京地标系统形成的内在原因。3、 从南京所处的时代环境及旅游环境出发,针对当前南京旅游地标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优化的一般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成果基础上的,即便是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活动也不例外。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将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基础上,理清具有价值的信息,研究南京旅游地标的历史演变,对其发展过程进行一定的阶段划分,整体掌握其发展的历史脉络。 2、案例分析法 以南京为例,以历史为依
12、据,总结南京旅游地标形成的内在原因,找出南京旅游地标现状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思路。3、比较法。与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旅游地标作比较,发掘南京旅游地标的发展脉络,及现状优化。1.3 相关概念界定与阐述在进入正文前,本课题需要对本课题所涉及到的几个与城市旅游地标相近或相似的概念进行阐述,这些概念如下所述:一、 地标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指出当某个体与周围环境有明显区别、与众不同时,或是占据特殊的空间位置,或是含义丰富、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时,它就成为地标,具有较强的识别性。地标由英文单词Landmark翻译而来,是一种空间概念,广义上讲,地标是指在空间上具有一定标识作用的事物,它涵盖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
13、。地标作为物质实体的存在,其类型是很丰富的,首先它可以是自然中一些特殊地形地貌,如山川、洞穴、河流、湖泊等,或是人造的建筑、村庄、城市;其次,它还可以是一些非固定事物,如某种特殊的气候、声音、味道等。精神层面上,地标是指特定地域范围内的某些特殊的社会意识或社会制度,如一些特别的宗教观念、道德观念、科学观念或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等。狭义上讲,地标是指在空间上具有一定标识作用的固定的物质实体,即不包括那些非固定的和精神意义上的地标。二、 城市地标 城市地标也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地标是指在城市中空间上具有一定标识作用的事物。比如,秀丽的湖泊、高耸的塔楼可以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景观;特殊的生活习惯
14、、价值观念也能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熙熙攘攘的人群和临时摆放得遮阳伞常常意味着市中心的临近。总之,无论是物质的、精神的、固定的、非固定的、自然的、还是人工的都能成为城市地标。狭义的城市地标则是指城市中在空间上具有一定标识作用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和上海的东方明珠,它们都是城市中重要的城市地标,同时也是城市的象征。三、 旅游城市地标李海霞在旅游城市地标初探以上海为例中认为旅游城市地标是旅游者在对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游览过程中, 所认知从而成为审美对象的,又因为其在一定的空间区域内具有独特之处而具有定位和指向作用的物体, 是每个旅游者都向往、都要到此一游, 心目中认为必须实地感知的重要区域
15、。不同于一个城市长期居住与生活的城市居民,旅游者因为受到城市中旅游路线和旅行活动范围的限制,所能感受到的旅游城市地标要比设计意义上的城市地标数量和范围要来的小。旅游城市地标是旅游者关于该城市的心理认知图中的重要标识,是该城市的代表象征。所以旅游城市地标对于旅游者的城市印象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2 南京城市旅游地标的历史演变 约翰M利维曾说:“人不一定要懂得规划历史本身,但他一定要将规划在历史和意识形态的背景下来分析”。对南京旅游地标历史演变的回顾有助于我们对南京旅游地标的研究有一个纵向渊源性的理解和把握。南京旅游地标的实践从城市形成至今数千年没有停止过,其实践的重点以及所涉及到的问题随着城市的
16、发展而发展,每个时期都呈现出各个鲜明的特征。当然,对南京旅游地标的研究不能脱离其所处的外部环境,所以文章在总结、归纳各个时期南京旅游地标的特征的之前,必须先介绍城市的整体环境和社会背景,唯有如此才能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 2.1鸦片战争前南京旅游地标的发展 南京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包括陪都时期)的历史文化名城,先后有10个朝代在南京建都,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在世界范围的古都中具有重要地位。春秋战国时代,南京地区是吴、越、楚三国的接壤地带。最早属于吴国,吴王夫差曾在秦淮河入江口附近创建“冶城”。后来越灭吴筑“越城”作为攻打楚国的基地,此城一直遗留到明清时期,是有明确
17、记载的今南京市区内最早的古城。之后楚国大败越国,取得江东的吴国故地设置了金陵邑,并筑有城,南京古名“金陵”由此得来。东汉末年,孙权将东吴的政治中心从京口(今镇江市)迁来秣陵,并改秣陵县为建业县,在楚金陵邑城的基础上筑石头城。公元229年,东吴自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还都置业,使南京首次作为封建王朝的首都。东吴对南京的贡献,主要是奠定了一座全国性城市的雏形,以及四通八达的水道系统。公元280年西晋灭吴时,建业都城并未遭到破坏,仅改建业县为建邺县,至西晋末,又改建邺县为建康县。公元317年建立的东晋王朝,再次以建康为首都,都城的范围与东吴时相同,只是在布局上依照魏晋洛阳城的规制略有变动。公元420
18、589年相继建都于建康的南朝宋、齐、梁、陈四代,沿用了东晋的都城、宫殿、外围城堡和各种制度和设施。东晋时仅宫城(台城)用砖砌筑,南齐时用砖加固了都城的城门。到梁武帝时,建康都城的范围发展到东西南北各40里,人口达到28万户,成为当时全国的第一大城。隋唐时期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低潮时期,公元589年隋灭陈时,平毁了建康都城和宫殿,废丹阳郡和陈代设置的建兴郡。唐代前、中期更将金陵降为一般县治,称江宁县或上元县,唐后期才恢复为州治。在五代十国时期,金陵逐渐恢复元气,成为杨吴国的重镇和西都,杨吴末期还兴筑了金陵城。其后的南唐更以金陵为首都,改称江宁府。杨吴和南唐修筑的金陵城将秦淮河的河口地带包入城内。
19、南唐金陵城为宋元时期所沿用,也是明代南京城东南部分的基础,在宋元时期,金陵仍是东南重镇。明代是南京首次以全国统一时代的首都地位出现在历史上。明代初期的54年称南京或京师,南京城是当时全国以至全世界最大的一座城池,由外郭城、京城(应天府城)、皇城和宫城四道城垣围成。清代仍以南京为东南重镇,清代后期太平天国曾定都南京,称为天京。这一期间,明代的城垣未改,太平天国失败后,南京城内的建筑大部分被毁。2.2近代南京旅游地标的发展 时至近代, 南京曾先后历经六次毁城。1853年到1864年间,先是太平天国拆用明故宫和众多庙宇的材料,以建设天王府及其他王府,在太平天国内讧中,又毁“高出天表,数十里外可见”的
20、明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后则曾国荃的湘军洗劫南京,纵火焚烧七日七夜,全城房屋多数被毁,而“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经此一役,那些历朝历代幸存下来的建筑与文物古迹,几乎扫地以尽。至于第六次毁城,至今老南京人记忆犹存,那是1937年底到1938年初,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与疯狂的文化大掠夺。日军还在南京到处放火,城南古老的民居与夫子庙等文化建筑多成废墟。如上所述,南京既是政治地位尴尬的城市;其屡遭毁城的命运,又使南京蒙上了浓重的悲情色彩。可以认为,在中国的“大古都”中,无论是历史的具象还是文学的意象,最为沧桑、悲情的古都,就是南京!这似乎也成为南京历史文化的一种标志。1912
21、年,南京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首都,19271949年间为中华民国首都,在19271937年间曾制定“首都计划”,对南京老城区进行部分改建,并建成了北起下关江边中山码头,东抵中山陵的中山大道,作为新的中轴线。在此线的两侧建造了若干公共建筑及颐和路一带的“公馆区”等,这批民国建筑均由当时著名建筑师设计,是近代中国的优秀建筑,也可以说是当时南京的旅游地标。 在1949 年发生了众多变动的诸多地方中,南京总统府由于它的特殊地位而具有了标志性意义: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端。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的南京总统府是见证了整个近代史的发展。南京总统府所在地曾经是明朝的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是清朝的江宁织造署、江南总
22、督署、两江总督署和康熙、乾隆下江南的行宫;是太平天国政权的“天王府”。1912年孙中山在此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并且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此后,南京总统府成为国民党的圣地。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后即在此办公。1937年南京沦陷日军之手,国民党政府西避重庆,1946 年又重新“还都”南京。1948年5月20日,蒋介石和李宗仁在“行宪国大”分别当选总统和副总统后,这一办公地点改称总统府。1949年南京总统府被渡江而过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因为南京总统府作为国民政府办公地点的特殊意义,它成为此后60年的一个发端地标,是一个著名的旅游风向标:一个旧的时代被埋葬,一个新的时代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
23、南京的城市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这是应该肯定的成就,然而出现的问题也不少。比如中华民国定都南京时期,南京的明城墙、树木绿化、明清民居在国内号称“三绝”,是南京市的一张名片。经过20世纪50年代有组织地、大规模地发动群众拆城墙,明城墙之“绝”已经不再完整。当然,幸运的是,曾经长达35.267公里的南京明代应天府城墙,至今仍然留下了20公里左右,既标志着南京过去的辉煌地位,南京现在以明城墙为依托打造的观光带、以明城墙为依托的市民广场,也得到了联合国的高度认可,成为感触南京历史文化的优选之地。南京的树木绿化曾使南京获得“绿色之都”的雅号,“改革开放”之初,出于改造城市商业环境的目的,砍伐了大量的行道树
24、,今天的南京,已非中国绿化最好的城市。至于明清民居尤其是秦淮河房,则在近十多年短视的“旧城改造”名义下,大量而且迅速地消失着,成了永远的遗憾。2.3 1980年以来南京旅游地标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与技术的发展,许多城市陆续掀起了高层建筑开发、以高层建筑作为旅游地标的热潮。以南京为例,1980年代前,城中仅有丁山宾馆、大桥饭店等三幢高层建筑;1990年初,建成竣工的高层建筑已增至135栋;2001年,该数值进一步攀升为578幢;近10年间,高层建筑的兴建更是大规模急速上升,据不完全统计,仅2008年以后规划局就已下发主城区约150张高层建筑规划工程许可证。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旅游地标
25、建筑更新规律可以归纳为:空间层面,地标布点趋于城市中心,且先向高首位度的市级中心聚集,再向较低级的城市中心发散;时间层面,地标出现深受国家、地方城市开发政策及重大事件的影响,呈正相关性;交通层面,地标通过靠近地铁沿线与站点位置获得理想的地理位置;高度层面,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地标高度攀比情况愈加明显,无论整体高度还是塔楼高度均加速升高;形式功能层面,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功能日趋复合,外观以简洁为主。根据变化特征规律并结合南京发展,对老城区内地标建筑的未来发展作展望如下: 一是随着南京市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高层地标建筑出现在城市新兴中心(如浦口,南站等地)与即将运行与建
26、设的地铁二、三号线等重要公共交通走廊沿线。 二是据南京新轮总体规划修编中提出的“主城副城新城”的城乡空间体系,江北、仙林、东山副城的建设力度将急速提升,加之2014年世界青奥会的举办在即,南京将在浦口(江北副城中心)、东山(副城)、河西(青奥会主场地)等老城外围迎来又一次城市建设的高潮,并极有可能成为高层地标建筑的孕育之地。 三是400m将成为南京地标建筑高度上重要的技术与心理关口,超过该数值,将易于摆脱紫峰大厦的抑制作用。简言之,紫峰大厦可能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统领南京高层建筑地标界。四是南京地标建筑目前还处于高度的积累期,当积累期已满,即地标高度普遍突破300-400m后,造型上的新奇
27、怪异可能成为各地标建筑竞相比拼的手段,为此有必要加强对南京高层建筑形态,尤其是顶部形态的控制,以利南京城市风貌的发展与保护。另外,除高层建筑作为旅游地标外,南京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这些旅游资源的整合即成为南京旅游地标。目前来看, 比较成型的整合方案有: 将中山陵、明孝陵、玄武湖以及鸡鸣寺、北极阁等整合为钟山风景区, 突出名人陵寝与山水风光, 并作为南京旅游的主打产品;将总统府、梅园新村纪念馆、雨花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以及其他民国建筑等整合成石城旅游区, 突出民国文化;将夫子庙古建筑群、瞻园、白鹭洲公园、中华门城堡、莫愁湖公园、石头城景区、国防园、清凉山公园、古林公园、内外秦淮河以及沿途古城墙
28、等整合为秦淮风光带, 开展水上游览;将城北的狮子山、幕府山、燕子矶、栖霞山以及八卦洲地区整合成沿江休闲旅游区, 开辟供休闲所用的公园绿地。3 南京旅游地标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由于社会背景、生活经验、心理状况、个人偏好的差异,不同的个体对城市环境和城市旅游地标的感受会因人而异,认识也各不相同。尽管如此,有一些重要而显著的基本感受却能被大多数的人共同接受,同时在公众意象中也存在着大量被肯定的城市旅游地标。这些相同的基本感受和共同的认识来自于我们相同的生理结构和认知能力,来自相同的现世经验(受重力、惯性的作用、对私密、交流、安全的要求等),以及同类群人身上所流露出的共同的文化气质等等。我们的研究就是基
29、于此而展开的。城市中的建筑物或构筑物能脱颖于周围的环境,是由于它具有较强的景观、空间、功能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当其中某一种优势十分突出明显时,它就极易形成一部分人心里的城市地标;如果它是几种优势兼而有之,那么将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成为广为人知的城市地标。世界上那些杰出的城市地标如北京的长城、上海的东方明珠、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之所以能被世界所公认,就是因为它们同时拥有多种优势,独树一帜,很难说清哪一种优势起的作用最大。3.1 80年代以前南京重要旅游地标的分析 城市从产生到发展,每一过程无不由人们的观念意识所制约,80年代以前,南京主要从地形地貌、社会体制、社会意识及文化观念等方面
30、影响城市地标的形成。一、地形地貌 早期的城市地标往往是依附自然的。从是古埃及山岩中的法老陵墓,到乌尔城中建在高地上的山岳台,从雅典城中挖山而筑的剧场,到中世纪建于山顶上的教堂,我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早期的地标都热衷于选址在独特地形地貌的地方。这些地方不仅风景优美,为地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背景,而且都有着一定的空间优势,他们大多易守难攻,保障了地标能躲过战争的炮火,永久长存。除此之外,特殊的地形也巧妙的营造了特殊的场所精神。壁立而高的山崖增添了陵墓神秘压抑的气氛,让人们情不自禁对法老丁丁膜拜;陡峭险要的山坡制成了一片壮穆宏伟的圣地,让游行的队伍倍感智慧女神的纯朴与高贵。可以说,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
31、一半是来自对神、帝王、权力的敬畏,而另一半是来自对大自然的崇拜。这些伟大的城市地标如果不是依附于独特的地形,如果不是借助自然的力量,很难想象它们是否还会闪耀着亘古不变的光辉,也很难确定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是否还能一度他们的容颜,感触那个时代的脉搏。南京山峦怀抱,湖川偎依,素有“虎踞龙盘”之誉。二、社会体制建设法规是影响城市地标系统的最直接因素。历史上城市空间的营造总有一定的法规制度,所谓“周法”、“秦制”、“营造法式”、“工程作法”等都是我国传统的营造法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传统法规,它们在传统的营建活动中发挥作用。中国的战国时期,“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城郭功能与形
32、制之分就充分体现了城市的军事防卫和统治守民的政治意识。城为政治中心,郭为经济中心的格局产生了政治类和经济类的城市地标在城市中的不同分布。值得一提的是,政治的功能与意识方面的需求往往通过政府的权力来干预城市规划和实施。诸如巴黎的改建、伦敦卫星城、新城的建设、华盛顿、巴西利亚的规划等都是在政府授权、干预下进行的。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以礼制为核心,这种“天意”不可违,以君臣、长幼等尊卑有序的思想体系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城市格局借助传统文化观念中独特的形、数、方位等尊卑高下内涵,以明确礼制等级位序:城市的中心为“九五之尊”多“择中而立宫”,进一步又以宫殿尊位为主座,背北面南,延伸轴线。
33、“为政譬如北辰,面南而众星拱之”,官衙、宅第、市坊、庙社等也都尊卑有序,按礼制沿轴线各行其位。 三、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如宗教意识、艺术意识、哲学意识、道德意识等对城市的布局和城市地标的建筑类型及其系统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如古代墨西哥中部高原的特奥蒂瓦坎城,就是怀着对大自然的恐惧、信仰而建造的,城市地标主要是宗教性的庙宇、神庙,分别表达了对太阳、月亮、羽蛇的崇拜,充满了神秘的气氛。另外,政治意识也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城市地标系统。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城市地标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它为的是满足统治阶级的各种要求,并且集中的体现统治阶级的审美、品位和情趣。如罗马帝国时期的罗马城中,凯旋门或斗兽场就是专门为侵
34、略战争和奴隶主腐朽生活服务的城市地标;中世纪巴黎城中高耸如天的哥特式教堂就是教皇权利的象征,它代表西方世界的精神世界完全被基督教所统治;还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威尼斯,君权时期的法国巴黎,俄罗斯的彼得堡,资本主义时期的美国华盛顿等都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意识与思想特征。四、文化优势凯文林奇曾指出:“一旦一段历史、一种象征或一种意义加上一个目的之后,它的标志价值就提高了。”李白诗中描述的黄鹤楼、鲁迅小说里提到的咸亨酒店、张爱玲曾经光顾的咖啡馆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它们俨然成为当地一段不可忘怀的历史,一道不可错过的风景。现代城市中,那些有一定纪念、革命、历史意义的建筑越来越如陈年老酒,日益突
35、显其难以抵挡的魅力和不可替代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南京的明孝陵、总统府、中山陵都有一定得纪念、革命、历史的意义。以南京总统府为例:南京总统府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现在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南京总统府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100多年里,这里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国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这里发生,或与这里密切相关,一些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动过。这一建筑群,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遗址,其间既有中式大屋顶建筑和四合院,又有西式平房和楼房,既有中国传统的中轴线主建筑的格局,又有逶迤弯曲的西式长廊。中西建筑虽然反差很大,但又被巧妙、
36、有机地连结在一起。 明朝初年曾是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朝为江宁织造署、江南总督署、两江总督署。清朝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均以此为“行宫”。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定都天京,洪秀全在此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天朝宫殿(天王府)。清军攻破南京后,焚毁宫殿建筑,于同治九年(1870)重建了两江总督署。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刘坤一、沈葆桢、左宗棠、张之洞、端方等均任过两江总督。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处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组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的国家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4月,临时政府结束,在这里成立了以黄兴为留守的南京留守府 ;
37、1913年“二次革命”中 ,又成为讨袁军总司令部。1913年至1927年,这里先后成为江苏都督府、江苏督军署、江苏将军府、江苏督办公署、副总统府、宣抚使署、五省联军总司令部、直鲁联军联合办事处等机构。军政主官有程德全、张勋、李纯、齐燮元、卢永祥、冯国璋、孙传芳、杨宇霆、张宗昌等人。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久,即于9月移驻这里办公。1928年10月,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辟国民政府东院(东花园)为行政院办公处 ,国府西院(西花园)为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和主计处。至1937年11月,谭延闿、蒋介石、林森先后任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宋子文、蒋介石、陈铭枢(代理)、孙科、汪精卫先后任行政院长 ;李
38、济深、何应钦、朱培德、蒋介石、程潜先后任总参长;陈其采为主计长。 1937年12月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先后成为日军第16师团部和伪维新政府行政院,以及汪伪政府的立法院、监察院和考试院;国府东院成为伪交通部、铁道部等机构;国府西院成为伪军事参议院。 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这里仍为国民政府所在地。东花园成为国民政府社会部、地政部、水利部和侨务委员会;西花园则成为国民政府主计处、军令部,总统府军务局、首都卫戍总司令部。 1948年5月20日,蒋介石、李宗仁在行宪国大分别当选总统和副总统后,国民政府改称总统府。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攻占总统府。从此
39、,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3.2 80年代以后南京重要旅游地标的分析80年代以后,南京主要从城市功能性质、技术条件、建筑景观等方面影响城市旅游地标的形成。 一、城市的功能性质 城市发展日趋成熟,由起初仅有防御、宗教、商业功能的初级城市阶段向集聚居住、工作、游憩、交通、生态、旅游和信息交换等综合功能的高级阶段发展,为城市地标的拓展营造了广阔的空间,建筑类型由少到多,形态多样的功能性地标产生了。对城市的起源有多种可能,如宗教、商业、防御,但是不论怎样,我们都可以发现早期的城市功能是比较简单的,城市中建筑类型也不多,城市地标更是如此。古埃及城市地标是为宗教服务的陵墓、神庙;美索布达米亚的城市地标是为
40、王权服务的主要是宫殿;即使是有着辉煌建筑成就的古罗马城,城市地标也仅仅局限为为侵略战争和奴隶主腐朽生活服务的,如凯旋门或斗兽场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越来越朝着综合的功能发展。雅典宪章曾经清楚地讲到城市应该解决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而当代城市更是朝着“生态的城市”、“旅游的城市”、“数字的城市”发展,城市的功能愈来愈完善,对建筑的要求就更高、更多,各种建筑类型的城市地标也接踵而至,城市地标不再是只为少数人服务,而是广大公众的、市民的地标。城市地标的类型是与城市功能相对应的,有什么样的城市生活就会产生什么样类型的城市地标。历史在发展,城市的功能、性质都在发生转变,昔日的城市地标可能
41、成为古迹或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但新的城市地标会不断出现,成为新生活的代言。正如上文提到的,越是具有公共性、可观赏性的建筑越能成为城市地标,那些占据特殊位置的、具有文化意义的建筑同样能成为城市地标,现代城市功能的多样性为城市地标类型的多样性提供了土壤,城市地标类型不再像以往只有教堂、陵墓、宫殿、城门那些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建筑物、构筑物,城市地标类型已经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真正为市民生活服务的城市。 二、先进技术条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发生实质上的变化,造就了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引发了新的社会物质形态。城市地标将古老的理想、构思转变成现实成为可能。科技进步从多方面对城市地
42、标系统产生影响。其中交通技术的发展就是最明显的方面。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形成不同的城市空间形态。如马车、公共汽车以及私人小轿车的使用,不仅使城市的规模逐渐变大,扩大了人们活动的范围,而且还影响了空间密度,最终造就了完全不同的空间形态肌理,这些都会促使城市结构不断演变,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从而对城市地标体系产生深刻的影响。其次,城市地标热衷体现“之最”的概念,最高、最大、最新、最亮、最奇特、最先进似乎是城市地标永远的追求,而营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正是人类一步一步的向着梦想靠近。新型材料的运用,特别是混凝土、钢和玻璃的使用,使建筑空间的可塑性加强,超高与大跨度的建筑成为可能;计算机的应用使许多繁
43、琐复杂的结构计算成为可能;空调、水、电、气、电梯、施工机械、控制技术等的发展使建筑的发展具有了多种的选择取向。如法国巴黎轰动世界的埃菲尔铁塔就是设计师在研究钢铁构件高架桥技术的基础上,超越传统,提出了空前的钢结构形式铁塔的设计构思。现在,埃菲尔铁塔已成为巴黎市区轮廓线的制高点,人们可以在上面眺望远达70公里之内的景色,法国也因此自豪的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 300 米高旗杆的国家。然而,工业生产的社会化分工使建筑的材料、部件进行标准化生产,这种新的空间构筑形式被广泛采纳实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标准化、通用化设计推广使“方盒子”建筑和“行列式”城市空间在世界范围内流行,酿成目前城市形象日益趋同,城市
44、地标特色丧失的不良后果。三、地标建筑的景观依据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根据其原意也称为完形心理学。的组织原则,当某一物体具有景观异质性时,即当它的体量、色彩、肌理、造型与周围环境形成图底关系的强烈对比,或者在尺度、密度和趣味性方面强大于其他建筑物时,就会产生物质形象的视觉冲击,对观察者造成审美心理上的震撼,从而给观察者在心理上留下印迹。我们很容易的从白皑皑冰雪中发现脚印,一眼识别出人群中的篮球运动员都是出于这个原因。所以,如果当某一建筑物或构筑物具有景观异质性时,它就自然的从背景中突现出来,从而形成视觉上的城市旅游地标。一般说来,这一建筑物或构筑物与背景的区分
45、度越大,特征越明显,就越有可能突出而成为我们的知觉对象。如在巴黎栖身于古典建筑群中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就是用外露的管道、楼梯、各种色彩、玻璃壳吸引人们的眼球,而成为最受欢迎和访客最多的展览馆的。四、所处的空间优势人们常用“金角银边,草肚皮”的俗语来揭示街道空间十分宝贵的道理,尤其是转角的地方更是寸土寸金的好位置。由此可见,城市中有些空间具有一定的优势,它们或者是人们频频光顾的地点,或者是四面八方都能被看到。人们会不知不觉地注意到这个位置上的建筑物或构筑物,而它们就特别容易成为城市旅游地标。这样的位置有很多,如交通要害、河流转弯交汇处、山顶等。南京的新街口、鼓楼等都是有很好的空间优势。 五、地标建
46、筑的功能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往往是“功利”的,他们会对一幅打折的广告驻足观望,对一件优秀的艺术雕塑反而可能视而不见,他们更关心实实在在的生活所需。所以,那些有一定规模或经营特色的商场、餐馆、酒吧、宾馆和电影院等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需要有与众不同的外观,也不必占据良好的空间位置,仅凭其独特的公共性质和丰富的商品、广泛的传播效应就能成为城市地标。南京1912酒吧街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深入人心。 以南京新地标紫峰大厦为例:十朝古都南京的核心鼓楼广场,崛起的450米地标建筑绿地广场紫峰大厦,是由世界摩天大楼设计泰斗美国SOM建筑事务所首席设计师Adrian D.史密斯亲自担纲,在历史淤
47、积深厚的南京,身为美国人的史密斯同样开始回归元文化,在查阅了大量南京的史料,深刻解读城市文化之后,史密斯设计师在建筑中融入了中国古老的蟠龙文化,蜿蜒流淌的扬子江以及花园城市的意象,独特的单元结构三角玻璃幕墙如龙鳞延建筑盘旋而上,阳光下巨龙奋起,辉映南京的城市气质。 南京紫峰大厦的高度是一个方面,其独特的地利优势在南京也是首屈一指。紫峰大厦选址位于南京南鼓楼区鼓楼广场,周边区域有玄武湖、北极阁、鼓楼、明城墙等历史文物古迹;该地段是南京城区的中心点及城市的制高点,周边远景尽收眼底:东可眺望紫金山、西可望长江、南有雨花台、北有幕府山;也是全国著名高等学府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名校集聚之地;该地段交通便利,地铁一号线重要站点设置其中;是南京行政中轴线和商业中轴线的交界之处。这个高度位居“江苏第一”毋庸置疑,就是放在全国也是排名前列,目前它已跻身世界第十五,今后将位列第十七。在已建成和封顶的摩天大楼中,绿地广场的“紫峰”将居世界第十七位。紫峰大厦除了是南京标志性的摩天大楼外,更是引领科技建筑的先锋。南京国资绿地有关负责人介绍,紫峰大厦分别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5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