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人民版选修1.doc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人民版选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人民版选修1.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欧洲宗教改革学习目标 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重点: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难点: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自主探究一、 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1、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公元392年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公元395年,随着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后来基督教也于公元1054年分裂为西部的天主教和东部的东正教。2、 天主教确立大一统的神权统治(“双剑说”“太阳月亮说”)控制了欧洲各个国家,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3、 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日渐
2、专制。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地位,压制各种“异端”思想,设立宗教裁判所残暴迫害传播“异端”思想的人。而此时,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统一的国家和市场,民族国家的独立意识也在增强,而且还受到文艺复兴所宣传的人本主义思想的熏陶,从而对天主教会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一场宗教改革势在必行。二、 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1、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导火线: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卷”序幕: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主张:(1)“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2)圣经是人们惟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3)建立本民族的教会2、加尔文宗教改革 主张:(1)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2)简化宗教仪式 (3)“先定论” 3
3、、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三、 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1)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瓦解了罗马教廷在欧洲的封建大一统神权统治;(2)确立起适应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督教新教派;(3)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深刻的心灵角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5)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进程合作探究1宗教改革的背景及其必要性材料一:“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改革的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摘自西方宗教史材料二:“教
4、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教皇出巡 兜售赎罪券根据以上两则材料,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527年7月,路德与曾经当过修女的Katharina von Bora喜结良缘。图为其肖像, 由Lucas Cranach the Elder于1526年绘画。合作探究2:马丁路德的核心主张有几条?合作探究3分析路德和加尔文的观点有哪些异同?合作探究4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含义是什么?。合作探究5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区别 【拓展延伸】 拓展与探讨一: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曾严重阻碍社会进步,我国现在为何还要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宗教是一种历史现象,有其发生、
5、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宗教积累了一定的文化成果和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国几大宗教都向善、爱国、拥护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与国家民族共命运,和中世纪的封建神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我国宪法规定,每个公民都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和宣传无神论的自由,这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拓展与探讨二:15世纪前后,中国与西欧在思想文化方面出现哪些不同的现象?分析两种思想文化现象不同的原因,及其对各自历史发展的影响。(1)现象:中国处于明朝时期,封建专制强化,实行八股取士,进行思想文化专制。明朝宦官专权,打击东林党人,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事。 西欧发生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的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学案 人民版选修1 专题 欧洲 宗教 改革 人民 选修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4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