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缘起的地理环境比较大陆型与海洋型.doc
《中西文化缘起的地理环境比较大陆型与海洋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文化缘起的地理环境比较大陆型与海洋型.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西文化缘起的地理环境比较:大陆型与海洋型兼论中华文化不是“封闭性”的文化 引语文化发生的原理现代文化哲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文化发生:人的类本质的形成与体现这个命题包含三个原理,即:1劳动创造了人,这既导致人区别于动物的匮乏性,又为人创造了克服这一不足的特殊的遗传基因,为人类自由自觉的文化创造提供了重要的生理基础。2文化的发生和劳动创造人的进程相伴而行,可供自由驱使的语言象征符号的产生,是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形成的根本标志,是人类文化发生的契机。3文化的发生是人类自由自觉的类本质的体现,外在的自然的人化与内在自然的人化的互相推移,使人类从动物的“两种生产”(物质的生产与生命的生产)中提升出来
2、,由此,从低等、中等动物变成高等动物,变成文化动物人。总之,文化发生的过程,是人在劳动中的自我产生过程,是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的形成过程。在这过程中,人通过劳动的实践,是“人化的外在自然”(对于人之外的自然,即自然界的改造)与“内在自然的人化”(对于人之内的自然,即人自身的改造)互相推移,而且创造了可供驱使的语言符号系统。由此,人正是通过语言这一中介,把自身的劳动从动物的劳动转化为人类的劳动,把自身从动物的“两种生产”提升为人类的“两种生产”,并作为文化的动物出现在地球上而成为万物之灵。万物之灵有赖于万物之母不过,万物之灵始终离不开万物之母自然界的,因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前提,也是文化创造的前
3、提。所以,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所面对的现实存在的对象首先是自然界。人类正是在与自然的现实对象化关系中创造出文化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类与自然的现实对象化关系中,不仅有人对自然的投射(改造),而且还有自然对人的投射(塑造)。这种自然对的投射(塑造),主要表现为:在人的对象化活动中,自在地在起作用的自然界仿佛是在自为的塑造着人、人类和人类的文化。例如:华夏诸江流域塑造出的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恒河流域 塑造出的是印度民族和印度文化。两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塑造出的是阿拉伯民族和阿拉伯文化。爱琴海区域塑造出的是西方民族和西方文化。自然地理环境对于文化发生的影响可见,自然地理环境对于人类文化的形成、
4、发展和演变,是会产生影响的,而且这种影响在人类文化的发生期,尤为巨大。这种巨大影响突出地集中地表现在人类产生到特定文化类型的整个过程中。具体表现是:1把人类文化既分化又综合为人类不同群体的文化;2决定着人类不同群体的文化的类型及其发展路向。因此,我们在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中,特别是在考察中西文化的发生及其后来不同的发展路向和特点时,就不能不要对中西文化的自然地理环境作一番比较考察,弄清中西文化自然地理环境的类型,同时展示“大陆型”的中华文化并非是“封闭性”的文化,而“海洋型”的西方文化也不都是“开放”的。中华文化的自然地理环境考察华夏大地概述地图显示,中华文化所赖于发生、发展的华夏大地是一
5、个东面濒临茫茫沧海、西北横亘漫漫戈壁、西南耸立着世界屋脊而内部又是以黄河、长江流域辽阔平原相毗连的地形地质复杂、气候气温多样、水系纵横交错的广袤疆土。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创造中华文化时难于超越华夏大地向“外”拓展而可以向“内”孳乳,因为内部有广阔的天地可供回旋。因此,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这片华夏疆域内对自然所进行的“人的对象化”活动的结果,也是这片疆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其居民塑造的结果,是自本自根的。不过,由于这片疆域内的地形地质的复杂和气候的多样,居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的中华民族先民所面对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具体条件不同。因此,在文化发生之初,他们在各自的活动范围
6、里创造出适应不同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集团的、部族的文化。华夏大地的古文化区据考古学,自公元前6000余年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华夏大地就已经形成了如下的文化区:以关中、晋南、豫西地区为中心的黄河中游文化区;以甘肃、青海为中心的黄河上游文化区;以泰山为中心的黄河下游文化区;以太湖平原为中心的长江下游文化区;以江汉平原为中心的长江中游文化区;以燕山为中心的燕辽文化区;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华南文化区;以草原为依托的北方狩猎渔猎文化区。华夏古文化区的整合了解了这些文化区后,我们需要指出:1这些文化区,既是居住在这些不同地区的先民对自然的对象化结果,又是这些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他们塑造的结果。2
7、这些文化区所塑成的相对独立的不同集团的、部族的文化,并非完全隔绝,相反,由于文化的本质是开放的,冲破隔离是文化发展的绝对要求。因此,这些相对独立的不同集团的、部族的文化,都自在地以当时所能获得的手段和所允许的方式进行交流,以致酿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和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先秦时代,构成了中华文化夏夷对举的格局,塑成了夏商周三代的五大部族集团的及其文化。即:居于“中国(中原地区)”的以夏商周三代复合而成的华夏族集团及其文化;居于“中国(中原地区)”以东的东夷族集团及其文化;居于“中国(中原地区)”以西的西戎族集团及其文化;居于“中国(中原地区)”以北的北狄族集团及其文化;居于“中国(中原
8、地区)”以南的南蛮族集团及其文化。这些集团及其文化,最终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华夷五方相配而又统一于“天子”的政治模式。后来,又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辽宋金(西)夏的第二次和第三次民族、文化大融合,终于在元明清确立了当代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格局。这再次证明了我们一再指出的: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既是自本自根的又是多头渊源的。正如前述,不少学者从自然地理环境和中华民族先民的“双向投射”关系上,将上述文化区形象地归结为“小米文化”和“稻米文化”的对立互补。整合的条件我们要进一步追问的是:这些相对独立的不同集团的、部族的文化,是如何汇合成蔚为大观的中华文化的呢?自然地理环境在这一进程中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对此
9、,钱穆先生有如下精彩的分析: 古代中国文化环境实与埃及、巴比仑印度诸邦不同。埃及巴比仑印度诸邦,有的只藉一条河流,和一个水系,如埃及的尼罗河。有的是两条小水合成一流,如巴比仑之底格里斯河与阿付腊底河,但其实只好算一个水系,而且只是很小的。只有印度算有印度河与恒河两流域,但两河均不算甚大,其水系亦甚简单,没有许多支流。只有中国,同时有许多河流与许多水系,而且是极大和极复杂的。那些水系,可照大小分成许多级。如黄河长江是第一级,汉水淮水济水辽河等可为第二级,渭水泾水洛水汾水漳水是第三级,此下还有第四级第五级等诸水系,如汾水相近的有涑水,漳水相近的有淇水濮水,入洛水者有伊水,入渭水者有沣水镐水等。此等
10、小水,在中国古代史上皆极著名。中国古代的农业文化,似乎先在此诸水系上开始发展,渐渐扩大蔓延,弥漫及整个大水系。只有中国文化开始便在一个复杂而广大的地面上展开。有复杂的大水系,到处都有堪作农耕凭藉的灌溉区域,诸区域相互间都可隔离独立,使这一区域内的居民,一面密集到理想适合的浓度,再一面又得到四围的天然屏障而满足其安全要求。如此则极适合于古代社会文化之酝酿与成长。但一到其小区域的文化发展到相当的程度,又可藉着小水系进到大水系而相互间有亲密频繁的接触。因此中国文化开始便易走进一个大局面,与埃及巴比仑印度,始终限制在小面积里的情形大大不同。(引自中国文化导论,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3年版,第4至5页
11、)可见,华夏大地的多水系所造成的天然屏障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多源头、多方位和多根系,同时也正由于有了这些水系才使到在各区域内自行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各种“次中华文化”得以汇合并综合成一个整体中华文化。究其原因,就在于华夏大地这诸多水系是被隔离在东海之内、戈壁之下和“屋脊”之侧。因此,在发轫之时中华文化是难于跨越这些环绕四周的屏障向外拓展的,于是只好努力向内,不断地对华夏大地之内的各区域、各部族文化进行综合与融合,从而出现了前述的先秦时期的第一次部族文化的大融合。整合的中心值得注意和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这些相对独立的各区域、各部族文化在融合的过程中并非漫无中心的,各次文化有各自的中心,而就中华文化的整体融
12、合而言也有中心。这个中心,有的学者认为,就是龙山文化。这也就是说,中华文化的第一次大综合与大融合,一方面是龙山文化对周边文化的不断摄取,另一方面又是龙山文化对周边文化的不断辐射,并最终铸成了中国式的农业文明。这一文明,以“小米文化”和“稻米文化”为其两翼,以求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即“天人合一”为其精神。从此,中华文化便在这样的基础上不断地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文化的离析与整合,以致生生不息、绵延至今。小结总之,中华文化凭借着广阔的大陆沃野在中华民族先民们对自然的人化和自然对中华民族先民们的类化中产生与成型。它是自本自根、多源汇合、独立发展,是一种以“我”为本、一以贯之的文化,具有强大的摄融力、凝聚力和
13、辐射力。中华文化就是在这一摄融、凝聚和辐射的过程中,其外延逐渐扩大,其内涵日益丰富,其样态也不断“现代化”,而其根本精神却始终不变。因此,虽源远流长却万世不衰,虽兼收并蓄却独树一帜,虽数历逆境却化险为夷,成为人类文化史上有古有今、随遇而安的文化。西方文化的自然地理环境考察爱琴海区域上一讲,我们已经了解到,作为西方文化发生之地的爱琴海区域,其自然地理环境同华夏大地大相径庭。爱琴海区域,正如前述,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及小亚细亚西海岸地带,是一个远没有华夏大地辽阔的地区,也没有像黄河、长江的大水系。但是,这一区域,海陆交错,山峦叠嶂,而且和海的关系密切,海洋占了其大半的面积。爱琴海区域里,其最大
14、一块陆地就是希腊半岛。该半岛东临爱琴海,西接爱奥尼亚海,南面地中海,全半岛除北部外没有一处是离开海洋50公里以上的地块,而且海岸线曲折。爱琴海区域里,却是岛屿星罗棋布,总数多达480余个,就像跳石板那样密布在爱琴海中。其间的最大岛克里特岛位于爱琴海的南端,横卧在地中海中央。由此往东可达两河流域文明区的腓尼基等地,向南可至尼罗河文明区的埃及,朝西可及西西里岛与意大利,向北可到希腊半岛,还可以穿过爱琴海再通过赫勒斯滂海峡(今之达达尼尔海峡)进入普罗彭提斯还(今之马尔马拉海),而后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可达黑海。希腊半岛及其对文化发生的影响在陆地方面,面积本就不大的希腊半岛还被北部的品都斯山和东北部的奥
15、林普斯山、中部的巴那撒斯山、南部的太吉特斯山分成三大块及许多小块块,其间没有大河所冲积而成的广大沃野,只有一些不大的平原,可耕面积非常有限,加上夏季少雨,其农业远不及东方古国发达;克里特岛地势虽然比较平坦,也有一些小河流,而且气候滋润,比较适宜农业发展,但毕竟面积非常有限,全岛东西宽只有250公里左右,南北长也至于12至60公里左右。这一区域虽然产有小麦、大麦、豆类等,但不能自给,还必须用所盛产的橄榄、葡萄以及大理石、陶土、金属矿产等同埃及、黑海沿岸地区换取粮食。由于内部无回旋余地,古希腊人不能不要走向海洋;由于粮食不足,古希腊人不能不要以本身的物产去换粮食;而爱琴海夏季的风平浪静又为他们的扬
16、帆出海开展对外贸易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不但维持了希腊先民的生存繁衍,而且促进了与非本土文化乃至异类文化的交流。因此,作为古希腊文化源头的米诺斯文化和迈锡尼文化并非是单纯的本土文化的融合和综合,其间无不折射着尼罗河流域文化和两河流域文化影响的印记,甚至包容了这些文化的因素。质言之,古希腊文化正是在希腊本土文化同非本土文化乃至异类文化的交流中而日臻定型、成熟,并于公元前11至9世纪构成了史称“荷马时代”的最繁荣最鼎盛时期。古希腊文化在不断摄取域外文化和异类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向外辐射并影响于其周边地区。这一影响在荷马时代或伴随着移民浪潮或伴随着军事扩张而日益加强,最终导致了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希腊化”。
17、其最典型者,莫不过是意大利半岛的“希腊化”及古罗马文化的发轫。意大利半岛及其对文化发生的影响意大利半岛的自然地理环境同希腊半岛差不多而各有千秋。它四面环海,东为亚得利亚海,南为爱奥尼亚海,西为第勒安海,均与地中海相接。该半岛河流要多于希腊半岛,古罗马城就建在第伯河南岸。东部依山傍海,适宜畜牧;北部是肥沃的波河平原,西部、南部以及西里里岛上的一些平原,土壤肥沃,宜于农业。该半岛气候良好,雨水充足,不仅可以栽种橄榄和葡萄,而且能够培植大麦、小麦等,西里里岛以盛产谷物著称。因此,公元前8世纪,意大利的农业、手工业已经相当发达。随着军事征服,特别是罗马称霸地中海后,其海外贸易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其商人足
18、迹遍及提洛岛、巴尔干、小亚细亚与高卢。由于罗马海湾可以出入当时最大的船舶并建有最大的商品仓库,也吸引了各地的商人云集罗马,这不但使罗马成为意大利内外贸易的中心,而且成为东西文化交汇的中心。古罗马文化正是在古代意大利文化的基础上大量吸收伊达拉利亚文化、两河流域文化,特别是古希腊文化而成熟并繁荣起来。史称,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向西里里岛与意大利南部大量移民,建立了叙拉古、他林敦、库米等移民城邦。这些移民带来了管理葡萄园、培植橄榄的技术以及手工业方面的生产技术,而且也带来了古希腊的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从而古希腊文化一起成为西方文化的奠基石,不仅奠定了西方文化的发展格局与运行机制,而且共同创造了
19、西方世界的文明。与中华文化发生环境的比较前已有述,中华文化是不断对境内各地域、各部族文化进行综合融合,在摄融凝聚中逐步扩大其辐射范围,又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新的综合、融合,在摄融凝聚中再扩大其辐射范围,以“我”为本,兼收并蓄,文治教化,德行天下。显然,西方文化与此不同。它是在不断地同外来文化包括异类文化的交流中,通过大量吸收外来文化因素来对原有文化进行重新整合乃至被取代的一种过程和结果。总之,中西文化在其发轫期之所以存在上述的差异,归根结底,是二者所赖于发生、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所造成的,或者说,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铸成了中西文化发轫形式、定型方式的差异,同时导致后来发展路向的差异。大陆型文化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西文化 缘起 地理环境 比较 大陆型 海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4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