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汇编(2003)文言文一(含答案).doc
《上海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汇编(2003)文言文一(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高考真题文言文阅读汇编(2003)文言文一(含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海高考文言文阅读汇编(20032015)文言文一:传记类文章2003年(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2-25题。(11分)太平崔默庵多神验。有一少年新娶,未几出痘,遍身皆肿,头面如牛。诸医束手,延默庵诊之。默庵诊症,苟不得其情,必相对数日沉思,反复诊视,必得其因而后已。诊此少年时,六脉平和,惟稍虚耳,骤不得其故。时因肩舆道远腹饿,即在病者榻前进食。见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啖,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问:“思食否?”曰:“甚思之,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崔曰:“此症何碍于食?”遂命之食。饮啖甚健,愈不解。久之,视其室中,病榻桌椅漆气熏人,忽大悟,曰:“余得之矣!”亟命别迁一室,以螃蟹数斤生捣,遍敷其身。
2、不一二日,肿消痘现,则极顺之症也。盖其人为漆所咬,他医皆不识云。2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3分)延默庵诊之( ) 苟不得其情( ) 亟命别迁一室( )23“余得之矣”一句中的“之”是指代 。(1分)2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 (2)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 25这篇文章记叙了崔默庵给一“少年”诊病的全过程:先把脉,再观察,然后观察,最后发现得病的真正原因是 。(3分)【参考答案】22. 请;如果;赶快、急忙 23. 病因24.(1)由于眼眶全肿了,不能睁开眼。(2)对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怎么办?(或: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对此该怎么办?)25. 饮食居室
3、被漆的气味所伤害2004年(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过也。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
4、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注】牸牛:母牛。夷吾:即管仲。咎繇:人名,法官。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以臣名之 名( ) (2)臣故畜特牛 畜( )(3)公诚愚矣 诚( ) (4)管仲正衿再拜曰 正( )20.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之C.以臣为愚 D.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2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 (2)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22.从全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不是愚者。B.桓公、管仲都认为
5、愚公是愚者。C.桓公认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不是愚者。D.桓公认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是愚者。23.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 ,“修政”的内容是 。(2分)【参考答案】19.(1)命名 (2)养 (3)确实(或:真) (4)使正(或:整理好) 20.B21.(1)假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呢?(重点词:“使”“理”“安”兼顾全句) (2)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欺负,也一定不会给他马驹的。(重点词:“见”“暴”“与”兼顾全句)22.C23.狱讼不正 完善法制2005年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
6、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鞠大失所望。于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修吏干矣。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人或问其故,答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所忧者气峻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鞠闻之,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知杭州仁和县 ( ) (2)以谢平昔奖进 ( )(3)于是不复冀其相知 ( ) (4)所忧者气峻而骄( )18下面句子中“以”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A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B以谢平昔奖进C得以文字相乐之意D以成其德耳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
7、语(1)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 (2)鞠咏之才,不患不达。 20王化基对鞠咏“故抑之”的原因是_(用自己的话回答)。 21王化基对待下属的可贵之处表现_。 【参考答案】17.掌管往常(3)希望高傲18. B D19. (1)到了_咏就任后,王化基对他一点儿不加以礼遇,而是非常急切地考核其公务。(重点:略、课、补出省略)(2)凭鞠咏的才能,不用担心将来不显达。(重点:患、达)20.担心他恃才傲物21.知人善任2006年(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先是,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李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德裕曰:“累有
8、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及取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既启之而复卷之,谓禹锡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其见抑也如此。衣冠之士,并皆忌之,成曰:“有学士才,非宰臣器。”识者于其答制中见经纶之用,为时所排,比贾谊在汉文之朝,不为卿相知,人皆惜之。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文章冠世( ) (2)不跻大位( )(3)盈其箱笥( ) (4)为时所排( )18.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A.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B.所以不欲观览C.衣冠之士D.从流飘荡,任意东西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吾于此人,不足久
9、矣。 (2)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 20.从刘禹锡、李德裕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刘的意图是_ ,李的态度是_ 。21.文中为什么要将白居易与贾谊相比?请联系全文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17(1)居于首位(2)晋升(3)装满(4)排挤18B19(1)我对于这个人,不满意已经有很长时间了(2)(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20向李德裕推荐白居易 委婉拒绝21文中将两人相比,是为了强调白居易和贾谊一样,虽然才能出众,却因遭人贬抑,未能充分施展其才能。2007年(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
10、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居中的意思(1)统过干 (2)访以当时之事(3)干雅自多 (4)不矜小节18.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A.博涉书记
11、 B.干善待遇C.访以当时之事 D.可以自娱19.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想通的亮相是A.作师说以贻之 B.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C.欲以立身扬名耳 D.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2)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 21.文中写仲长统和高干的交往,突出了仲长统哪些个性特点? 【参考答案】17.(1)拜访 (2)咨询 (3)一向 (4)注重18. C 19. AD20.(1)(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一代游历求学,和(他)交朋友的人大多认为他与众不同。(2)不久,高幹凭借并州(之力)反叛,最终落到了失败的结局21.敢于
12、直言;善于识人;不重名利。2008年(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
13、,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则人谁肯固矣() (2)其必济()(3)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4)侃率之以乘城()18.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项城为叛军困B.县令李侃,不知所为C.吾从板外相为应答D.为君翻作琵琶行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力不足,死焉,职也。 (2)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20.杨氏对胥吏百姓的一番陈词使得“众皆泣”,原因是_ 。(2分)21.联系全文,概括杨氏的性格特点。(2分) 【参考答案】17.(1)坚守
14、,固守 (2)成功 (3)一起 (4)防守,登18. B19.(1)(抵抗的)力量不够,死在这件事情上(这里)(1分),也是(1分)你的职分(1分)。(2)虽然(1分)这样,任期满了就离职而去(1分),不像差役、百姓那样(1分)。20.杨氏设身处地为胥吏、百姓考虑(1分),激发出众人保卫家园的志气(1分)。21.深明大义、有勇有谋、热爱国家(答对任意一点得1分)。2009年(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 沈周沈周,字启南,长洲人,工诗善画。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恭大嗟异。及长,书无所不览。文摹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并为世所爱
15、重。尤工于画,评者谓为明世第一。郡守欲荐周贤良,周决意隐遁。所居有水竹亭馆之胜,图书鼎彝充牣错列,四方名士过从无虚日,风流文彩照映一时。奉亲至孝。父没,或劝之仕,对曰:“若不知母氏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居恒厌入城市,于郭外置行窝,有事一造之。晚年,匿迹惟恐不深,先后巡抚王恕、彭礼咸礼敬之,欲留幕下,并以母老辞。有郡守征画工绘屋壁。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或劝周谒贵游以免,周曰:“往役,义也,谒贵游,不更辱乎!”卒供役而还。已而守入觐,铨曹问曰:“沈先生无恙乎?”守不知所对,漫应曰:“无恙。”见内阁,李东阳曰:“沈先生有牍乎?”守益愕,复漫应曰:“有而未至。”守出,仓皇谒侍郎吴宽,问:
16、“沈先生何人?”宽备言其状。询左右,乃画壁生也。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索饭,饭之而去。周以母故,终身不远游,以正德四年卒。【注】牣:满。铨曹:吏部官员。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漫应曰( ) 宽备言其状( )下列句中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父没,或劝之仕 B.卒供役而还C.故患有所不辟也 D.万钟则下辩礼义而受之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项是(2分)A.周以母故 而告以成功B.饭之而去 涵淡澎湃而为此也C.评者谓为明世第一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D.人其姓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把下列句子解释成现代汉汉语(6分)里人疾周者,人其姓名,遂被摄。 比还,谒周舍,再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 高考 文言文 阅读 汇编 2003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3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