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仕华事迹心得体会.doc
《庄仕华事迹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仕华事迹心得体会.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庄仕华事迹心得体会 庄仕华事迹心得体会1庄仕华,男,汉族,四川简阳县人。1955年12月出生,1973年12月入伍,历任卫生员、主治医师、外科副主任、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专业技术3级,少将警衔。他入伍39年来,先后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9次,16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表彰为“十大优秀共产党员”、“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和“拥政爱民十佳好军人”,并当选为自治区第十届人大代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荣获中国医师最高奖“中国医师奖”、“中国守信院长”、“全国百姓放心医院院长”,被评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感动新疆十大人物”、“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全国
2、拥政爱民模范”和“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两次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XX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授予“爱民好军医”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接见庄仕华同志,高度评价他的先进事迹,称赞他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中去,是为民造福,为党树碑的优秀共产党员。39年来,庄仕华同志始终牢记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时处处自觉传承和践行雷锋精神,成为弘扬时代精神的音符。他始终以忠诚之心献身党的事业,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把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作为人生追求,主动到艰苦的边疆地区工作,从当医生到院长,始终坚守在医疗第一线,
3、像老黄牛一样为边疆各族人民服务,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他始终以公仆之心服务人民群众,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带着深厚感情、带着强烈责任、带着真心诚意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为数十万名患者解除了病痛。他常年坚持为各族群众送医送药,行程40多万公里,巡诊38万多人次,义务帮助19家偏远贫困农牧区医院改善医疗条件,培养120名技术骨干,帮助580多个患者解除了贫困。他始终以进取之心争创一流业绩,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12万例无一失败的医学奇迹,先后有7种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他始终以赤子之心维护民族团结,与各族群众肝胆相照,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分裂的行为作斗
4、争。特别是在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他深入大街小巷宣传疏导各族群众,有效化解民族对立情绪,被各族群众誉为“和谐使者”。庄仕华扎根边疆,在坚持为兵服务、保障官兵身体健康的同时,始终以维护民族团结为己任,爱洒天山南北,情注各族人民。他真心服务各族群众,视患者为亲人,以极端负责的精神为患者解除病痛,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10万多例无一失败,赢得各族群众自发赠送的锦旗9000多面,被誉为各族群众生命的“守护神”。他真心关爱各族群众,把群众的病痛当作自己的病痛,以赤诚奉献的态度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看病送药,带领医务人员翻雪山越达坂行程40多万公里,巡诊38万多人次,被誉为各族群众健康的“吉祥鸟
5、”。他真心热爱各族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困难放在心上,以为党分忧的强烈责任意识帮助群众解困脱贫,义务帮助19家偏远贫困农牧区医院改善医疗条件,培养了120名技术骨干,资助16名失学儿童,与同事、战友一起帮助560多个患者解除了贫困,用大爱架起了党和各族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他真心倡导友爱和谐新风,通过送医送药化解群众间分歧和矛盾50多起,被各族群众誉为“和谐使者”。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扎根边疆近40年,始终“把病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把病人的微笑当作自己的幸福”,以精湛的医术和对病人的爱赢得了各族群众的尊敬,树起一座令人敬仰的丰碑。他是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在他身上
6、,我们看到一名医生的仁心仁术,也看到一个共产党人对理想和事业的坚定执著,对党、祖国和人民的赤子深情。“当个一辈子为人民服务的医生,是我最快乐、最幸福的事情!”庄仕华数十年如一日,顶寒暑、走戈壁,无私奉献,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进农牧民心里。他始终牢记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刻苦钻研医术,创造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等5万余例无一失误的医学奇迹。我们要学习他对党忠诚、为党尽责的坚定信念,学习他一心为民、热心助民的高尚情怀,学习他热爱本职、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学习他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在尽心竭力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实际行动中宣传群众、团结群众,自觉维护、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奏响民族团
7、结共同进步的时代强音。庄仕华事迹心得体会2庄仕华,男,汉族,四川简阳县人。1955年12月出生,1973年12月入伍,历任卫生员、主治医师、外科副主任、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专业技术3级,少将警衔。他入伍39年来,先后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9次,16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表彰为“十大优秀共产党员”、“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和“拥政爱民十佳好军人”,并当选为自治区第十届人大代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荣获中国医师最高奖“中国医师奖”、“中国守信院长”、“全国百姓放心医院院长”,被评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感动新疆十大人物”、“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全
8、国拥政爱民模范”和“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两次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XX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授予“爱民好军医”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接见庄仕华同志,高度评价他的先进事迹,称赞他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中去,是为民造福,为党树碑的优秀共产党员。39年来,庄仕华同志始终牢记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时处处自觉传承和践行雷锋精神,成为弘扬时代精神的音符。他始终以忠诚之心献身党的事业,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把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作为人生追求,主动到艰苦的边疆地区工作,从当医生到院长,始终坚守在医疗第一线
9、,像老黄牛一样为边疆各族人民服务,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他始终以公仆之心服务人民群众,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带着深厚感情、带着强烈责任、带着真心诚意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为数十万名患者解除了病痛。他常年坚持为各族群众送医送药,行程40多万公里,巡诊38万多人次,义务帮助19家偏远贫困农牧区医院改善医疗条件,培养120名技术骨干,帮助580多个患者解除了贫困。他始终以进取之心争创一流业绩,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12万例无一失败的医学奇迹,先后有7种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他始终以赤子之心维护民族团结,与各族群众肝胆相照,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分裂的行为作
10、斗争。特别是在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他深入大街小巷宣传疏导各族群众,有效化解民族对立情绪,被各族群众誉为“和谐使者”。 成长进步简历:1973.12 新疆军区第十三医院战士 1974.12 新疆军区政治部农场卫生员 1977.09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学员 1980.08 新疆军区376医院实习军医 1981.12 新疆军区376医院外科军医 1982.07 被376医院评为“优秀党员”1985.07 被武警新疆总队医院评为“优秀党员” 1986.07 被武警新疆总队医院评为“优秀党员” 1987.06 被武警新疆总队医院批准荣立三等功 1987.07 被武警新疆总队医院评为“优秀党员”
11、 1987.11 被武警新疆总队医院批准荣立三等功 1988.03 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外一科医师 1988.07 被武警新疆总队评为“优秀党员” 1989.06 被武警新疆总队医院批准荣立三等功 1989.06 武警新疆总队医院主治医师 1989.07 被武警新疆总队评为“优秀党员” 1989.12 被武警新疆总队医院批准荣立三等功 1990.03 被武警新疆总队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 1990.05 被乌鲁木齐市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1990.06 被武警新疆总队评为“优秀党员” 1990.10 被武警新疆总队批准荣立三等功 1991.07 被武警新疆总队评为“优秀党员” 1991.10
12、被武警新疆总队批准荣立三等功.庄仕华事迹心得体会3张春贤说,庄仕华同志以忠诚之心献身党的事业,以公仆之心服务人民群众,以进取之心争创一流业绩,以赤子之心维护民族团结。扎根边疆38年来,庄仕华同志始终牢记宗旨,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做了大量深入人心的好事实事,用仁心大爱架起了党同各族群众的连 心桥,感谢庄仕华为新疆各族人民做的事。庄仕华同志是一位不褪色的老典型,80年代是敬业奉献的标兵,90 年代是爱民助民的楷模,进入新世纪,是中国武警十大忠诚 卫士、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广大干部群众称赞他是为民造福为党树碑的优秀共产党员。30多年来,庄仕华同志始终坚定信念追求,一心为民治病,真情服务患者,把党的
13、温暖播洒到各族群众的心坎上。在庄仕华心里,治病救人的职业,就是为民造福的事业;救死扶伤的手术台,就是为党树碑的大舞台。他始终恪守“当一名好军人,做一个好医生”的诺言,扎根边疆无私奉献,满腔热情服务患者,用爱心凝聚起各族群众对党的信赖。在庄仕华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头小石牛,上面刻着“像老黄牛一样服务人民”。这是他时刻鞭策自己的座右铭,也是他不知疲倦治病救人的生动写照。从当医生那天起,他就把全部心思放在钻研医术上;当科室主任后,他更加勤奋敬业,很快掌握了腹腔镜下胆囊摘除术;当院长后,他一如既往忘我工作,始终没有离开过手术台。为了更多更好地救治病人,他千方百计地加强医院建设,医院由原来的14个科室、3
14、00张床位,发展到今天的30多个科室、560张床位。庄仕华、肝胆外科、武警医院,已经成为新疆地区为民服务的响亮品牌。庄仕华不仅用精湛医术为病人解除痛苦,更用一颗仁爱之心给患者送去温暖。在庄仕华眼里,患者只有病情轻重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遇到贫困家庭的患者,更是给予关爱。庄仕华总是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想方设法为病人减轻负担。医院用的纱布块是医护人员手工裁制的,每块能为患者节省两角六分钱。他积极推行优质服务、亲情服务,坚持治病救人为先的理念,经常带头为患者捐助、垫付医疗费用,多年来他和同事累计捐助了80多万元。正是有了对人民群众的这份真情、这份挚爱,换来了各族群众赞颂我们党的无数个“亚克西”(好
15、)!30多年来,庄仕华同志积极维护民族团结,一心扶贫帮困,促进社会和谐,把身边的各族群 个人先进事迹个人先进事迹写.个人先进事迹写.学生个人先进事.教师个人先进事.众凝聚在党的周围。庄仕华常讲,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命根子,作为一名在新疆工作的党员干部,维护民族团结,就是在做为民造福、为党树碑的事。几十年来,他接治一个病人,就宣讲一次党的民族政策;他巡诊到哪里,就把党的民族团结政策践行到哪里。特别是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庄仕华联系身边各族群众生活大变化的实际,大力宣传党的惠民富民政策,使各族群众更加坚定了对党的信赖,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庄仕华把扶贫帮困当作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石,对身处困境的
16、群众一次次伸出援助友爱之手。有的患者双腿残疾,他送衣送粮,送去滑车和轮椅;有的患者病治好了,但生活没有着落,他帮助联系工作,还帮助解决住房困难;有的患者子女失学,他慷慨资助。15年前,哈萨克族群众乌拉孜跌入废矿井,造成脊椎、大腿等11处骨折。这位年近60的老人伤情十分危重,庄仕华把他接到医院,抢救了6天6夜,命总算保住了,但乌拉孜几乎全身瘫痪。他的妻子帕塔木汗看着卧床不起的丈夫、得了乳腺瘤急需治疗的女儿,在绝望中写下遗书。庄仕华感到,我们不帮他一把,这家人的日子就没法过了,就又为她女儿做了手术。那时交通不便,庄仕华经常骑车十几公里去乌拉孜家,帮老人擦洗身子,为他做康复按摩,这一做就是4年,乌拉
17、孜奇迹般地站了起来。庄仕华还为他家买了一头奶牛,帮他开起了小卖部,又资助他盖起了新房。如今,乌拉孜一家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他逢人就讲,我家有三个民族,我是哈萨克族,妻子是维吾尔族,我们还有一个汉族儿子叫庄仕华。在庄仕华心里,人 民的福祉比天山还高,民族的情谊比天池还深。庄仕华15年无私地帮助乌拉孜一家,就是他坚信,帮扶一个群众,就温暖一个家庭;温暖一个家庭,社会就增添一分和谐。30多年来,庄仕华同志时刻牢记岗位职责,一心为兵服务,情注官兵健康,把提高部队战斗力作为使命担当。庄仕华常说,官兵把使命扛在肩头,我们就要把官兵的健康放在心头。塔吉克族士官玛达力患生育障碍,庄仕华多方求医治疗,让他抱上
18、了可爱的女儿;指导员黄宗文患尿毒症,庄仕华提议医院拿出几十万元为他做了换肾手术;战士张友涛患骨癌在弥留之际想看场电影,庄仕华在病房里圆了他最后的心愿。武警新疆总队分布在祖国六分之一的国土上,广大官兵驻守在大漠戈壁几百个执勤点,多数距离总队医院数百公里,最远的有1800公里。作为一名军医,庄仕华为了官兵身心健康,经常冒着戈壁热浪,顶着大漠风沙,克服重重困难,上边关进哨所,为官兵送医送药。这就是庄仕华,一个医德高尚的人民军医,一个为民造福的人民公仆,一个为党树碑的优秀党员。庄仕华事迹心得体会4庄仕华,男,汉族,四川简阳县人。1955年12月出生,1973年12月入伍,历任卫生员、主治医师、外科副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庄仕华 事迹 心得体会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