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广东省各地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4.doc
《【历史】广东省各地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广东省各地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4.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1年广东省各地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4点击下载更多高中历史免费试卷(请按Crtl键+左键点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0分)1(2011年1月珠海市质检12题)在工业革命或科技革命的发明创造中,有许多新兴通讯和传播工具影响中国人的生活长达百年以上,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下列通讯和传播工具中属于这种情况是( )A电话 B电报 C电视 D互联网2(2011年1月汕尾市高三调研7题)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 )组号流行服饰流行语阅读文娱形式A列宁装最可爱的人苏联小说扭秧歌B唐装时间就是金钱古典文学看电视剧C军装破四旧毛选学唱样板戏D中
2、山装上网时装杂志跳交谊舞3(2011年4月潮州市二模17题)1789年7月14日巴黎巴士底狱遭市民攻陷,这个消息在十三天之内已经传抵西班牙的马德里,但在距离法国首都只有133公里的皮隆尼(P6ronne),却是在第二十八天才获悉这件事情。当时导致消息传播速度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什么? ( ) A巴黎与其他地区的革命分子意见不合,有意封锁消息 B城市间的海上交通比城乡间的陆上交通更为便利快速 C巴黎革命分子为迅速获得西班牙支持,积极向外求助 D法国各地区发生的许多暴动和革命行动影响交通传播4(2011年1月中山市高三统考5题)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
3、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群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5(2009年高考广东理基63题)“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A.唐宋时期 B.明朝后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时期6(2011年3月汕头市一模17题)我国休闲活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休闲方式,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民国时期:戏曲、逛游艺场、电影、集邮、聚赌
4、、茶馆B新中国初:卡拉OK、蹦迪、健身、泡吧、电视、收藏、旅游、探险C文革时期:体育、交谊舞、集邮、电影、样板戏、喝咖啡D改革开放后:看样板戏、唱语录歌、跳忠字舞7(2011年3月肇庆市一模16题)1871年12月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某记者在广州的一篇游记,描写广州“宽阔的珠江、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大厦、仓库、商铀等等,这些建筑物看上去并没有分成街道,而是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上面有钟楼和高高的十字架。”下列关于当时广州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广州是唯一的对外开放城市 B广州传统的商品经济已经瓦解 C广州是中西合璧的对外开放城市 D西方文化的
5、传播导致传统文化已消失8(2011年3月深圳市一模18题)大公报载:1906年1月,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示谕:“婢膝奴颜,有伤气节”,宣布广东、广西两省官员,在下级见上级时,一律废除跪拜请安之礼。此后,各省纷纷效法。这说明( )A晚清时期曾进行社会习俗的改革 B封建等级制度被废除 C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D儒家传统礼仪被废除9(2011年4月湛江二模17题)1933年广州有报纸报道:汉口市上有三种女人,四寸斗高跟摩登女郎,三寸金莲的乡间小姐,还有截发而装脚的改组派。第一种是阔人的姨太太,第二种是纱厂的女工,第三种是中等人家的管家婆。该材料说明了( ) A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陋习
6、B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不够彻底 C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民族工业发展彻底解放了妇女10(2011年3月江门市一模16题)1865年,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涵:“此(铁)路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马车既难与之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割。且内地股匪未靖广必乘机煽动,作梗生端,即外国人在中国者,亦不能平安无事”。此函隐含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毛鸿宾属于顽固派的代表人物 B当时修路受到帝国主义势力的阻碍C修筑铁路不利中国马车事业和商业往来 D义和团运动威胁到筑路安全11(2011年3月广州市一模17题)泰山东岳庙供奉的娘娘,泥塑金身,三寸金莲。民国成立以后,
7、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锦鞋为娘娘祝寿。这主要表明( ) A尊孔复古思想开始盛行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D废止妇女缠足得到认可12(2011年3月江门市一模15题)因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李鸿章遭到了士大夫阶层的抗议和朝臣弹劾,迫于压力,清政府将其解职。但到1896年,李鸿章又被清政府委派出访欧洲,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 )A民报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B清政府为李鸿章专门包租德国汉莎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C李鸿章坐轮船游历了伦敦的泰晤士河D同盟会会员准备趁李鸿章出访之际暗杀他13(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16题)图5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
8、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0分)14(2011年1月清远市一模38题)(28分)妇女服饰、地位的变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的折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朝时期,服饰样式多变,色彩绚丽,穿着比较开放,这才有了“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的佳句。材料二:妇女的地位因为经济的关系而有相当大的变化。科技本身已改变并大大增加了妇女就业赚取工资的空间。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商店和办公室中的职业。在1914年以前的几十年间,
9、妇女的地位和希望无疑有惊人的陡变。这个情形最明显的征兆是女子中学教育不寻常的扩展。在法国,我们所讨论的这个时期,女子公立中学,由1880年的一所也没有,增加到1913年的138所。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材料三:清末民初,近代中国第一部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女界钟将婚姻自由与自追求由平等的革命要求结合起来,认为“曾是区区婚姻之自由而不能夺,而乃对万象以言革命,吾知其必无成”。所以,在清末。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女子解放运动的高涨,婚姻变革的浪潮汹涌而起。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四:当代中外女性服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服饰的特点?(3分)结合史实从文明史观的角度
10、分析这些特点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妇女的地位发生变化的表现?并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变化的原因?(不得摘抄原文)(7分)(3)根据材料四,概括当代中外女性服饰的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4分)15(2011年3月揭阳市一模38题)(28分)社会风俗的变迁往往是历史变革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北魏孝文帝关于社会风俗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历史作用。(7分)(2)20世纪20年代,中国沿海城市出现了一股婚姻自主的潮流,请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8分)(3)建国初期,“着列宁装、讲俄语”成为时尚,请分析其出现的历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广东省 各地 高考 模拟 历史试题 专题 汇编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3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