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高考临考:历史如何有效备考.doc
《【word】 高考临考:历史如何有效备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 高考临考:历史如何有效备考.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考临考:历史如何有效备考动态扫描离晦三历史如何有效备考研究考试大纲把握备考方向胡运珉:从2007年考试大纲来看,高考历史试题会继续保持2006年的命题风格,稳中求变,稳中求新.因此,根据2006年高考历史综合题的特点,我们有理由认为,文明史观,主干知识,热点问题,课程知识,三维目标,综合性,开放性,会成为2007年历史综合题命题的关键词.林联益:研究考试大纲,要注意大纲中关于命题的指导思想,能力要求,试题结构,样题以及与往年相比发生变化的部分;要对考试大纲中”新增删除改动”的考点进行理性思考.2007年高考文综历史考试大纲与2006年相比,无明显重大变化,是近几年来考纲变化最小的一次,这就决
2、定了2007年高考文综历史在命题原则,内容要求,试题设计等方面会呈现”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特点,试题难度应该不会大起大落,总体比较平衡.辉辉:研究性学习最能体现新课程的特点,也是新课改的亮点.新课程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也有”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的表述,研究性学习正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有效途径,所以新高考必然会考查这方面的能力.但是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很多地区因种种原因对“探究课”,研究性学习课程不够重视,有的学校甚至从未操作过,所以在高考复习的后期应强化这一训练.hongehao:应让学生明确考纲中规
3、定的基本题型和能力要求,选择或自编符合要求的题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加强答题指导,提高学生考纲中要求的几种能力.高考前几天,要让学生做一遍”基本题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示例”及所附样卷,帮助学生了解高考试卷的长度,题量的大小,试题的比例,题型的分布.林联益:2007年历史考纲中国古代史部分只保留了三次农民战争:秦末农民战争,隋末农民战争(考纲中列出的子目是”隋炀帝的暴政与隋的灭亡”),元末农民战争(考纲中列出的子目是”元的灭亡”).为何仅保留这三次农民战争?是因为它们在农民战争史中的地位重O文字整理:张建强冯丽珍要吗?恐怕不全是.我们知道,明末农民战争是我国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的
4、表现,其地位更突出,但考纲却不作要求.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三次农民战争都发生在国家大分裂之后建立的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的末年,而且这三个王朝都是短命的(元朝与汉,唐,明,清封建大一统王朝相比仍是短命的).三个王朝短命而亡给后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训:统治者要”轻徭薄赋”,注意减轻农民负担,协调各种社会矛盾,提高统治(执政)能力;经济建设(工程建设)要量力而行,要从国力出发,从人民的承受能力出发.这些或许会成为高考命题专家命题的角度和思路.为此,这部分内容我们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复习:(1)从”三农”问题中的减轻农民负担角度立意,考查古代史上增加农民负担的典型事例;(2)从构建和谐社会,
5、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角度立意,考查古代史上秦,隋,元三朝短命而亡的原因和教训;(3)从归纳西汉,唐朝,明朝初年统治者调整政策的原因,概括出农民战争推动历史前进的最突出的表现,即迫使统治阶级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的调整,体现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探讨命囊趋势制定备考策略一,命题趋向徐赐成:(1)基础性,注重考查学科基础主干知识,不追求历史知识的覆盖面.(2)综合性,以考查学科内综合为主,学科间综合为辅.比例约为:学科内占80%,学科间占20%.(3)现实性(或称时代性),关注现实中的热点问题,注意现实问题与学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关联性,体现试题的现实立意.(4)人文性,吸收新课标理念,考查学生的情
6、感,态度,价值观,增加古代诗歌,民族文化,人的价值等内容.(5)地域性,自主命题的省市在命题过程中会格外注意地域性.区域性是今后分省命题的重要特色之一.胡运珉:在目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考试题出现了一个突出的变化,那就是课程观取代教材观.以前强调的是教材观,即依纲靠本;新课改强调的是课程观,教材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资源,因而会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来命题.主要表现在:(1)试题注重呈51年高考文科综合题特点来看,在以专题形式复习主干知识时,我们都应特别注意中外历史的关联,以增强认识的全面性,深刻性.hongchao:在当前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应结合课程标准与课标教材来指导复习.例如,
7、可以分析考纲中的知识点在新课标教材中是如何呈现的,有哪些变化,这样才不至于遗漏重要的知识点.如2006年文综高考全国卷I中”法德关系题”涉及的”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和”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在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中为小字部分,不要求学生掌握.但在新课标教材(八版)必修二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第一节”欧洲的联合”的正文部分中却有详细而明确的表述.在高考冲刺阶段,应仔细分析历年高考试题,把高考中常考的主干知识梳理出来,进行重点复习和做题训练.这些主干知识也有可能在2007年高考中变化角度再次考查,应特别加以注意.力求在这些重点主干知识上”深挖洞”,引导学生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剖析.
8、在复习备考中,我们应准确把握汉唐时期开放的对外政策及其与朝鲜,日本,越南,印度等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史实,正确分析理解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比较汉唐”丝绸之路”的异同;明清时期,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要特别关注这一时期对外关系的新变化及其成因和影响;近代以来,则要关注列强对华侵略的基本史实,认真梳理与正确分析晚清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国民政府对外政策的不同表现及结果;新中国成立以后,则要通过对新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政策与方针的制定原因,背景,重大外交活动,主要成就及其影响,特别是中美,中日,中俄,中欧,中国与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变化等史实的把握,来正确理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和中国
9、国际地位的提高.庞友海: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70%以上的客观性试题都是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因此落实教材非常重要.但若不分轻重地全部看,既无必要,也不可能.我给学生制定的看书原则是:重点的详看,非重点略看(或不看);(重点内容中)比较熟悉的内容略看,还比较陌生的内容详看.这样,就会减轻内容过多而产生的压力.这样做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把握住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既能大胆取舍,又不至于失误.林联益: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这就需要大家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归纳整理.做到心中有数.回归课本,对课本中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word 【word】 高考临考:历史如何有效备考 高考 历史 如何 有效 备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3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