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兮》鉴赏.doc
《《伯兮》鉴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伯兮》鉴赏.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卫风伯兮教案【学习目标】1 、要求学生认识诗经的特色与影响,掌握诗经在艺术形式上的规律。2 、赏析诗经的代表作品伯兮;并通过伯兮深刻认识诗经的艺术特色。3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鉴赏诗歌的能力4 、使学生在学习中体悟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从中受到美的感染和启迪。【教学重点】1、诗歌伯兮的赏析、总结与评价2、如何通过伯兮看诗经的艺术特色【课时安排】 1 课时一 、导入(一)关于诗经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从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约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305篇作品。诗经原称诗或诗三百,后被儒家尊为经典,故称诗经。 2、诗经从内容上分“风”、“雅
2、”、“颂”三个部分。(1)“风”又称“国风”,是地方乐曲,有十五国风,共160篇,其中大多上民歌。 (2)“雅”分“大雅”和“小雅”,是产生于王都附近的诗,大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共105篇。(3)“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祭祀时的乐歌,计40篇。诗经中十五国风的大部和小雅中一部分作品,都是普通劳动人民所作,比较真实,多方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是诗经中的精华所在。 3、在表现形式上,诗经以四言为主,常用重章叠句,起着充分抒情达意的作用,有一种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赋、比、兴是诗经的基本艺术表现手法,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影响。 (1)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朱熹语),即描写景
3、物时用白描,叙事时直接陈述,抒情时直抒胸臆。 (2) 比,“以他物比此物也”(朱熹),即比喻和比拟。 (3)兴,也叫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由歌咏眼前景物从而联想咏及其他物。一般用于诗歌开头,也可用于中间部分。4、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抒情的传统,风雅的文学标准,比兴成为典范的表现手法,文学革新的旗帜5、说诗诸家:三家诗 四家诗:齐 辕固;鲁 申培燕 韩婴鲁 毛亨 赵 毛苌二 赏析(一) 相关背景1 、伯兮是春秋时期卫国的一首民歌。2 、卫本是西周时代武王之康叔的封地,原先建都于河南朝歌一带(今河南淇县),紧傍淇水。 (中学氓“弃妇诗”)3 、又名萱草,俗名黄花菜、金针菜。多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伯兮 鉴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3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