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doc
《甘肃省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5年甘肃省第二次高考诊断考试理科综合生物 能力测试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1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需要DNA和RNA的参与 B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都能进行由单体形成多聚体的反应 C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能得到4种脱氧核苷酸 D淀粉、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不同的2下图为生物细胞中的某种代谢过程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该过程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B后一环节产生的ATP中的能量不可能来自前一环节ATP的分解C该过程能产生4
2、分子 H D该代谢过程也存在于病毒中3科学家将“人造基因”导入细菌,合成了具有完全生物活性的“人造蛋白质”,下列有关叙述 错误的是 A基因表达的最后场所是核糖体 B该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3种RNA参与 C“人造基因”可能拥有全部的密码子 D“人造基因”的表达过程不需要脱氧核苷酸4给离体的神经纤维连接一灵敏电流计,并给予如图所示的适当刺激,图表示电流计 指针的偏转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计指针发生四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图a和图b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未兴奋状态 C.图b和图b电极处的膜均处于兴奋状态 D电流计指针偏转的顺序依次是5.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
3、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激素、呼吸酶、血浆蛋白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C流感病毒的入侵一定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的稳态 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6右图表示某人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中染色体(a)、染色单体(b)和DNA(c)的数目。此时期的细胞不可能A进行有氧呼吸B发生细胞膜内陷C含有4个染色体组D进行基因重组29.(10分)某研究者对某一大豆新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开展研究,首先将大豆种子 置于水分(蒸馏水)、通气、光照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的重量变化,结果如
4、甲图所示。再选取该大豆幼苗进行无土栽培实验,并测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结果如乙图所示,请据图分析: (1)如甲图所示,实验小组在第4天测得种子吸收的O2和释放的CO2之比为1:3,此时大 豆细胞内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值为 _;6天后种子重量减少 的主要原因是 。第 天,大豆的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大致相当。 (2)据乙图推测,该植物的光合酶对温度的敏感度比呼吸酶对温度的敏感度_ (高低)。温室栽培该植物,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应控制的最适温度为_左右。 (3)乙图中,A点时叶肉细胞中O2的移动方向是_ 。B、D点时植物光合作 用制造的有机物_(大于小于等于)细胞呼吸消耗
5、的有机物。图中 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两倍。30.(9分)下图是某人获得抗破伤风芽孢杆菌抗体的两种途径及抗体含量的变化情况。请回答: (1)途径注射的是 ,途径注射的是_ 。(2)破伤风芽孢杆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当人体受到外 伤时,如果伤口大而浅则不宜被感染,伤口小而深则易 被感染,由此可以判断破伤风芽孢杆菌的呼吸方式是 .(3)正常情况下,途径的曲线在7天后逐渐下降,这与 数目逐渐减少有关。 (4)如果半年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再次侵入此人体内,则与上图相比, 此人体内抗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_ 。该过程浆细胞大量增殖的原因除B细胞转化之外, 还主要与 迅速增殖转化有关。3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第二次 高考 诊断 考试 生物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3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