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热点备考: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doc
《高考政治热点备考: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热点备考: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5届高考政治热点备考: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一、【背景材料】2013年8月22日,商务部通报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主要任务是要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
2、试验区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五大特点新华网上海9月28日电(记者季明何欣荣)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将于29日挂牌成立。记者28日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简大年进行了专访。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作为上海市政府派出机构,负责落实试验区各项改革试点任务,承担经济发展、财政金融、规划建设、综合监管、综合执法、政策研究、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等行政管理职能,并统筹海关、检验检疫、海事、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税务、公安等上海市和浦东新区派驻管理机构。简大年说,自贸试验区借鉴了国际自由
3、贸易园区的先进经验,并以投资管理体制创新、扩大服务业开放和金融制度改革为核心任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特殊经济区域范畴,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点。特点一,自贸试验区不限于保税区的一般做法。1990年以来,我国的保税区主要以特殊政策为特点,主要体现在税收政策的减免以及外汇、监管、投资政策的便利等;2009年以来,上海综合保税区以功能创新为重点,着力推进经济功能和商业模式创新突破,满足跨国公司国际化运作需求,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贸易便利化环境。而此次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通过带动投资、金融、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变革,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这早已超越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4、的功能定位。特点二,自贸试验区不囿于传统的自由贸易园区。试验区积极借鉴欧美自由贸易园区的经验和做法,在提升对外贸易、航运服务、便利化环境等传统自由贸易园区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服务贸易、金融领域的扩大开放,为自由贸易园区增加了新的内涵和发展空间。特点三,自贸试验区不同于新加坡等自由港模式。新加坡发展的特色是自由港政策和制度,包括贸易自由、融资汇兑自由、航运自由等,通过开放、高效、低税负形成自由港的国际竞争力。自贸试验区借鉴了国际通行做法,但主要目的还是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为全国的改革开放积累经验。特点四,自贸试验区不拘于一般开发区的内容框架。自贸试验区是国家战略,不着重一般的产业培
5、育、招商引资、经济发展,而是强调在投资管理、服务业开放、金融、航运、贸易等多个层面的先行先试和全方位的制度创新。特点五,自贸试验区不止于自身的建设发展。简大年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名称就表明这是一个国家试验区,建设目标是成为我国推动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寻求能够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建设,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国务院日前正式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其中提出适应建立国际高水平投资和贸易服务体系的需要,创新监管模式,促进试验区内货物、服务等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形成公开、透明的管理制度。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简大年介绍
6、说,在自贸试验区实现有效监管确实是个重要课题。过去保税区的监管重点是有形的货物,今后如何对无形的服务业、金融业进行监管,主要思路还是要强化监管协作,探索综合监管模式。例如建立打通海关、质检、工商、税务、外汇等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诚信管理体系,引进社会第三方组织协管,配合有关部门建立反垄断、安全审查等机制,推进组建统一高效的口岸监管机构。到2014年12月,已有27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或部分地区推广,20多项比较成熟的经验正被加速复制。如负面清单是上海自贸区最引人注目的制度建设,它给予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制度。如今,负面清单制度开始在全国推广。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是自
7、贸区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今年3月1日起,这一成果已经在全国全面复制推行。而企业登记“一口受理”工作机制已经在上海的浦东新区等地复制推广。外商投资广告企业的项目审批改为备案制,根据安排也将适时扩大该措施的试点区域,进一步简化程序,并最终向全国复制推广。海关已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14项创新制度,都是上海自贸区在今年上半年落地的创新制度,包括“先进区后报关”等。二、【理论分析】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1)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重大举措,是社会生产力和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结果。它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创造良
8、好的国际环境,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进一步提高了对外开放水平。对中国来说,探索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有利于形成参与国家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通过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自贸区的设立,能够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进出口结构,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分享新技术革命的成果。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1)我国政
9、府的职能。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这是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的具体体现。(2)政府要做到依法行政。为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创新对外开放模式,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决定在试验区调整部分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和事项。这是政府依法行政,提高社会管理科学性的体现。(3)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基本原则。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维护公民权利,有利于推动民主法制建设,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贯彻了依法治国的原则。这说明,我
10、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3、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1)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设立自由贸易区是一种改革,要通过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国的发展。(2)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这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3)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要遵循从特殊性到普遍性,再由普遍性到特殊性的规律来认识事物。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
11、职能转变,坚持先行先试,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三、【创新训练】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据此回答13题。1.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根本原因是:A.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B.社会生产力和科技革命迅速发展C.各国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D.发展经济已成为当今时代主题2.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进一步提高了对外开放水平。我国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是: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及附加值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 限制和禁止高耗能、高排放和部分资源性外资项目 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A. B.C. D.3.设立上海自由贸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政治 热点 备考 上海 自由贸易 试验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3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