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学史总结5篇(精简版) .doc
《高考物理学史总结5篇(精简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学史总结5篇(精简版) .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6年高考物理学史总结5篇2016年高考物理学史总结5篇 用公式反应氢原子的线状光谱。5.波尔(丹麦物理学家)贡献:波尔原子模型(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经典题目玻尔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于原子系统上,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规律(对) 玻尔理论是依据a粒子散射实验分析得出的(错)玻尔氢原子能级理论的局限性是保留了过多的经典物理理论(对)6.贝克勒尔(法国物理学家)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经典题目天然放射性是贝克勒尔最先发现的(对)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错)7.伦琴 贡献:发现了伦琴射线(X射线)8.查德威克 贡献:发现了中子9.普朗克 贡献
2、:量子论的奠基人。为了解释黑体辐射,提出了能量量子假说,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E与频率成正比.10.爱因斯坦贡献: 用光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 相对论经典题目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错) 爱因斯坦用光子说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对) 是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普朗克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错) 爱因斯坦创立了举世瞩目的相对论,为人类利用核能奠定了理论基础;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深刻地揭示了微观世界的不连续现象(错)11.康普顿:美国物理学家,发现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证明光子除了能量外还
3、有动量。12.麦克斯韦 贡献: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 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赫兹通过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经典题目普朗克在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对)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方法给予了证实(对) 麦克斯韦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错)13.赫兹 德国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3-5p31)最早发现光电效应14.德布罗意:法国物理学家;提出一切微观粒子都有波粒二象性;提出物质波概念,任何一种运动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15.威尔逊:英国物理学家;发明了威尔逊云室以观察、射线的径迹。16.玛丽居里夫
4、妇:法国(波兰)物理学家,是原子物理的先驱者,“镭”“钋”的发现者。17.约里奥居里夫妇:法国物理学家;老居里夫妇的女儿女婿;首先发现了用人工核转变的方法获得放射性同位素。416高考物理学史总结 一.力学中的物理学史1、亚里士多德:在对待“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上,错误的认为“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2、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最早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物理学家;利用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得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即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发明了空气温度计;理论上验证了落体运动、抛体运动的规律;还制成了第一架
5、观察天体的望远镜;第一次把“实验”引入对物理的研究,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打开了人们的新思路;发现了“摆的等时性”等。3、1683年,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三大运动定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另外牛顿还发现了光的色散原理;创立了微积分、发明了二项式定理;研究光的本性并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4、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6.6711N/kg(微小形变放大思想)。 -1122二.电、磁学中的物理学史1、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借助卡文迪许扭秤装置并类比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2、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实验得出导
6、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即欧姆定律。3、18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的磁效应。4、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5、18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6、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并从理论上得出光速等于电磁波的速度,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7、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莱顿瓶所做的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并率先发现“光电效应现象”。四.光学中的物理学史1、历史上关于光的本质有两种学说
7、: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2、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通过“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证实了光的波动性。 3、1818年,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证实了光的波动性。4、1905年爱因斯坦:在德国物理学家赫兹首先发现“光电效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5、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 6、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预言了一切微观粒子包括电子、质子、和中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8、1927年美、英两国物理学家得到了电子束在金属晶体上的衍射图案。7、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谢尔发现红外线。红外线具有明显的热效应。应用:红外遥感和红外高空摄影。 8、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紫外线具有明显的化学作用、荧光效应。应用:杀菌、消毒、黑光灯灭害虫。9、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比紫外线频率还要高的电磁波X射线(伦琴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本领,能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还能使照相底片感光。高速电子流射到任何固体上都能产生这种射线。五、原子物理中的物理学史1、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
9、型。2、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为了验证汤姆生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做了著名的“粒子散射实验”。 并提出了核式结构学说。3、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最先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即原子核也是可分的。之后居里夫人于1898年7月发现放射性元素钋(P)同年12月又发现了镭(Ra)。5、1909年-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6、1932年查德威克:在粒子轰击
10、铍核时发现中子,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的组成。7、19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 粒子轰击铝箔时观察到正电子。反映方程 。可见,正电子是由磷30衰变发射出来的。像磷30这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之为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机械探伤、消菌杀毒、作为示踪原子等。8、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出元电荷的电量 ,即著名的“密立根油滴实验”。9、1971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的7个基本单位:长度:米( ),质量:千克(Kg),时间:秒(s),电流:安培(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物质的量:摩尔(l),发光强度:坎德拉(d)。六、相对论1、物理学晴朗天空上的两朵乌云:迈克逊莫雷实验相对论(高速
11、运动世界),热辐射实验量子论(微观世界);2、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时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3、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不变。4、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长度收缩和动钟变慢(或时间膨胀)相对论速度叠加:光速不变,与光源速度无关;一切运动物体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即光速是物质运动速度的极限。相对论质量:物体运动时的质量大于静止时的质量。5、爱因斯
12、坦还提出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质能方程式:E=2。三.热学中的物理学史1、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2、1661年英国物理学家玻意耳发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它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即为玻意耳定律。 3、1787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发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它的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即为查理定律。 4、1802年法国物理学家盖吕萨克发现: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它的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即为盖吕萨克定律。四、常见光现象光的折射:观察水中物体变浅,门上猫眼,蜃景,炎热夏天马路上的“水面”光的色散:雨后彩虹,三棱镜光的全反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物理学史总结5篇精简版 高考 物理学 总结 精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2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