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 文言文阅读一.doc
《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 文言文阅读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 文言文阅读一.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4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四川专用)(十)文言文阅读一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张煌言,浙江鄞人也。崇祯十五年举人。崇祯自缢煤山,奉鲁王以海,从鲁王监国。 入典制诰,出领军旅。败,乃奉王入金门,依郑成功。两江总督郎廷佐书招煌言,煌言以书报,略曰:“来书揣摩利钝,指画兴衰,庸夫听之,或为变色,贞士则不然。所争者天经地义,所图者国恤家仇,所期待者豪杰事功、圣贤学问,故每社雪自甘,胆薪深厉,而卒以成事。仆于将略原非所长,只以读书知大义。左袒一呼,甲盾山立,济则赖君灵,不济则全臣节。凭陵风涛,纵横锋镝,令逾一纪矣,岂复以浮词曲说动其心哉?”永历十四年,成功大举,煌言与俱,次崇明。煌言曰:“
2、宜先定营于此,庶进退有所据。”不从。成功欲取镇江,虑江宁援至,煌言曰:“舟师先捣观音门,南京自不暇出援。”成功以属煌言,煌言所将人不及万,舟不满百,即率以西。闻成功拔镇江,煌言言当先抚定夹江郡县,以陆师趋南京,成功复不从。未几闻成功败,煌言走铜陵,与楚师遇。兵溃,焚舟登陆,追骑至,从者尽散。煌言突围出,变服夜行,有父老识之,匿于家数日,导使出间道,走天台入海。使桂王告败,桂王敕慰问,加兵部尚书。成功自江宁败还,取台湾谋建国。鲁王在金门,礼数日薄,煌言岁时供亿,又虑成功疑,十年不敢入谒。及闻桂王败亡,上启鲁王,将奉以号召。无何成功薨,子经嗣。知不足与谋,益郁郁不乐。康熙二年,鲁王殂,煌言恸曰:“
3、孤臣栖海上,与部曲相依不去者,以吾主尚存也。今更何望?”三年,遂散遣其军,居悬澳,从者数人。提督张杰谋致煌言,得煌言故部曲,使为僧普陀,伺煌言,知踪迹,夜半,引兵攀岭入,执煌言。临刑,二卒以竹舆舁至江口。煌言出,见青山夹岸,江水如澄,始一言曰:“绝好江山!”索纸笔赋绝命辞三首,略一振臂,绑索俱断,立而受刃,死不仆,刑者唯跪拜而已。论曰:当鼎革之际,亡国遗臣举兵图兴复,时势既去,不可为而为,盖鲜有济者。徒以忠义郁结,深入于人心,陵谷可得更,精诚不可得磨。(节选自清史稿,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胆薪深厉厉:厉害B庶进退有所据 庶:也许C提督张杰谋致煌言 致
4、:抓获D当鼎革之际 鼎革:改朝换代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乃奉王入金门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成功以属煌言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C知不足与谋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D不可为而为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煌言是大明遗臣,明亡后,尊奉鲁王并担任监国,手握重权。战败后,严词拒绝清高官的招降。B永历十四年,郑成功举兵,张煌言响应,相约攻南京,但郑成功不听煌言的建议,导致先胜后败。C张煌言兵败铜陵,最终逃至海上,派使者向桂王禀报,桂王不但没责备他反而提升他为兵部尚书。D张煌言临刑前毫无惧色,索要纸笔写绝命诗三首,然后立而受
5、刑,死而不倒,刽子手都被震撼了。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左袒一呼,甲盾山立,济则赖君灵,不济则全臣节。(6分)译文:_(2)徒以忠义郁结,深入于人心,陵谷可得更,精诚不可得磨。(4分)译文:_5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处断句。(3分)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_输_子_自_以_为_至_巧_子_墨_子_谓_公_输_子_曰_子_之_为_鹊_也_不_若_匠_之_为_车_辖_须_臾_斫_三_寸_之_木_而_任_五_十_石_之_重_故_所_为_巧_利_于_人_谓_之_巧_不_利_于_人_谓_之_拙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察人论道项羽既自立
6、为西楚霸王,都彭城。狙邱先生自齐之楚,牧豭请见曰:“先生曷之往?”先生曰:“我将见楚王。”牧豭曰:“先生布衣也,而见楚王,亦有说乎?”先生曰:“楚王起草莽,为天下除暴秦,分封诸侯而为盟主,我将劝之以仁义之道、帝皇之事。”牧豭曰:“善哉,先生之盛心也!其若楚国之勋旧何?”狙邱先生不悦曰:“小人亦有知乎?是非若所及也。”牧豭曰:“臣牧豭者也。家贫无豭,而为人牧豭。豭蕃则主人喜,而厚其佣,不则反之。故臣之牧豭也,舒舒焉,诘朝而放之,使其踯躅于丛灌之中,鼻粪壤而食腥秽,籍朽翳荟,负塗以游,则皆悠悠然不苦牧,而获主人之欢,以不后臣之佣。臣西家之子,慕利而求其术,臣靳欲专之,弗以告也。西家之子不能蕃其豭,
7、主人怪之,恒不足其佣,于是为豭作寝处焉。高其垣,洁其槽,旦而出之,日未入而收之,择草以食之,不使啖秽臭,豭弗得逸,则皆亡之野。主人怒而逐之。今楚国之休戚臣皆豭也,豭得其志则王喜,不得其志则王不喜矣,遑恤乎其他。而先生欲使之易其心,以行子之道,幸而弗听,先生之福也;其或听焉,而不待其终,则先生之策未效,而先亡王豭,王必怒。昔者卫鞅以帝王之道说秦孝公,终日不入耳,及以霸术语之,曾未尽时,不觉其膝之前,何哉?彼功利之君,鲜不务近而忽远,故非尧、禹不可与言道德,非汤、武不可与谋仁义。今楚王何如人哉?其所与立功业计政事者,非谪戍之刑徒,则杀人之亡命也,攘攘其心而炎炎其欲者也,而欲与之论道德,行仁义,是何
8、异于被鹿麋以冠裳,而使与人同饮食哉?而王非此不可也,无乃抗先生之神而无益于道乎?且先生之德不如仲尼,犹霄壤也。仲尼历聘诸侯,卒栖栖而无合,然后危于匡,困于宋,饿于陈、蔡之间,几不免焉。今楚王之威,非直孔子之时诸侯大夫比也,先生之行,臣窃惑焉。”君子谓狙邱先生有救时之心,而不如牧豭之识事势也。注 豭(ji):猪。 遑:闲暇。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豭蕃则主人喜,而厚其佣佣:受人雇佣B籍朽翳荟,负塗以游 籍:登记造册C遑恤乎其他 恤:顾及D且先生之德不如仲尼,犹霄壤也 霄壤:天上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 B.C.D.8下列
9、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得知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之后,狙邱先生从齐国赶到楚国,想用仁义道德和帝王之道规劝西楚霸王,他这一做法得到了牧猪人的赞赏。B牧猪人顺应猪的本性,自由放牧,牧猪得法,所以猪长得好;而“西家之子”非常精细地喂猪,牧猪不得法,结果弄得猪不得安逸,都跑了。C牧猪人将楚国的一帮大臣比作猪:让大臣们安定了,楚霸王就高兴;大臣们不安定,楚霸王就不高兴。言下之意是说狙邱先生用仁义规劝西楚霸王是逆势而为。D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有济世之才、救时之心固然不错,但重要的是要识时务,知时势;如若不然,必然像孔夫子周游列国那样,到处碰壁。9翻译上面文中画线的句
10、子。(8分)(1)“善哉,先生之盛心也!其若楚国之勋旧何?”狙邱先生不悦曰:“小人亦有知乎?是非若所及也。”(4分)译文:_(2)西家之子不能蕃其豭,主人怪之,恒不足其佣,于是为豭作寝处焉。(4分)译文:_10用斜线(/)给短文画线处语句断句。(3分)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何_故_礼_之_若_此_其_甚_也_善_绻_得_道_之_士_也_得_道_之_人_不_可_骄_也_尧_论_其_德_行_达_智_而_弗_若_故_北_面_而_问_焉_此_之_谓_至_公。非至公其孰能礼贤?课时作业(十)1A解析 A厉:磨砺,磨炼。2D解析 D连词,却,可是。A.副词,于是/副词,竟;
11、B.动词,把/介词,因为;C.介词,和/副词,一起。3B解析 并无相约攻打南京。4(1)(我)袒露左臂,一声高呼,响应的将士就会像山一样耸立,成功了是托君王的福,不成功也保全了我的节操。(2)只是因为忠诚的大义郁结,并深入内心,高山与深谷都能够改变,而至真至诚的心不可磨灭。参考译文张煌言是浙江鄞县人。崇祯十五年中了举人。崇祯自缢煤山后,张煌言在海上奉迎鲁王,担任监国一职。在内管理起草诏书,在外负责统领军队。战败以后,就侍奉鲁王逃入金门,依附郑成功。两江总督郎廷佐写信招降张煌言,张煌言写信回复,大意是:“来信估量利害,指点分析国家的衰败原因,一般人听了,或许会为之而变了脸色,坚贞的人就不是这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 文言文阅读一 高考 语文 一轮 课时 文言文 阅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1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