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专题07《个人收入的分配》.doc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专题07《个人收入的分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1专题07《个人收入的分配》.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标考纲解读】课标分解考纲细化 高考命题定位 阐释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1.从知识的考查看:重点考查收入分配方式和社会公平的维护。社会公平的维护经常与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和材料题都是考查的重点,选择题聚焦于分配方式和维护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材料题多立足生产、分配、消费的关系,考查收入分配公平的维护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高考复习策略】该讲主要阐述了个人消费品的分
2、配方式,我们可以从“分什么”、“谁来分”、“怎么分”三个角度来复习。“分什么”强调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谁来分”主要涉及国家、企业和个人;“怎么分”主要强调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分配过程中强调“把蛋糕做大”和“把蛋糕分好”两个方面,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主要强调了社会再生产中的分配环节,复习本单元必须把握一个重点,认识两个领域,明确三项保障。一个重点就是社会公平的维护。两个领域就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如何维护和实现公平。三项保障就是健全制度保障、财政保障和税收保障、分配政策保障。立足整个教材必须立足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处理好分配与生产、分配与消费的关系。该讲的主线是个人收入的
3、分配,所以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结合不同所有制经济中的收入所得,区分各种不同的分配方式。结合“国强民富”发展规划,认识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结合社会收入差距的现状,以及调节收入差距的具体措施,分析社会公平维护的具体策略。分析财政和税收在维护社会公平中的作用。缩小收入差距与社会公平、社会和谐的关系是热门话题。2013年备考要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分析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性和措施。【主干知识梳理】一、分配制度1生产决定分配【易错提醒】在社会再生产中,生产是处于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1)按劳分配的含义存在条件 适用范围 分配尺度 分配对象 分配结
4、果 社会主义制度 公有制经济 劳动数量和质量 个人消费品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必要性 决定因素 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 前提条件 _ 物质基础 _ 直接原因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重要性 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发展 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力发展水平【易错提醒】 生产决定分配,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决定了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所有制形式 _ 分配主体 _ 分配方式 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 个体经济 个体劳动者 (2)按
5、生产要素分配原因:是发展_的要求;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类型: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易错提醒】 劳动收入不能等同于按劳分配,劳动收入包括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三种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效率与公平1社会公平(1)社会公平的体现:合理的_。(2)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_,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2社会公平的维护(1)坚持和完善_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收入分配制度
6、 相对平等 按劳分配(2)保证_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_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_,调节过高收入,取缔_。强化_,整顿分配秩序,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居民收入 劳动报酬合法收入 非法收入 税收调节 【易错提醒】 初次分配是指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内部的分配,本着谁参与生产,谁分配的原则,初次分配形成三部分收入,即个人、国家和企业。再分配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支出的形式实现,主要平衡收入分配差距,向非物质生产部门支出,如国家机关人员的工资等。 3处理好效率与
7、公平的关系(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二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_,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_。(2)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_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既要反对_,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_;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物质前提 保证效率与公平 平均主义 奉献精神【高考真题剖析】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1978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2009年达到40288.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2009年的32736元。材料一 在我国居
8、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图8、图9所示(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14分)【答案】问题:与世界水平相比,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呈减少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得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对策: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
9、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解析】对收入分配问题进行“描述和阐释”的时候,既要和世界的平均水平进行对比,又要把居民收入和政府及企业的所得进行对比;对收入分配问题进行“论证和探究”的时候,既要针对一个个问题有具体的举措,又要在整个问题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机制【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以我国的居民收入与政府和企业的收入对比和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对比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收入分配与公平的相关理论对我国目前的个人收入分配问题先进行“描述和阐释”,再进行“论证和探究”。5.图2是我国对农村人口的扶贫标准以及对应的
10、扶贫对象数量的柱形图。对该图的正确解读是A. 扶贫对象数量的多少,标志着治理贫困成效的大小 B.扶贫对象数量的增加,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C.扶贫标准的提高,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 D.扶贫标准的提高,促成了合理有序分配格局的形成【答案】 C此国家可以逐年提高扶贫标准,帮助更多的人摆脱贫困。【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问题。26.对图6解析正确的是A该省财政收入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的B该省地区生产总值应与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同步增长C该省财政收入的比重过大不利于个人购买力的增加 D 该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基础【答案】D【解析】本题以某省若干
11、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图表为背景,考查经济生活中有关财政收入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A项错误,尽管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20092010年度财政收入与居民收入都在增长,但不能以此得出财政收入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的,因为二者都属于对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B项表述错误,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居民收入也应该相应增长,使居民共享发展成果;C项错误,从图中不能判断出财政收入的比重过大,只能看出增长速度较快,故排除;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是建立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基础上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收入与居民收入的关系
12、等。【核心考点探究】考点一 分配制度比较各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区别所有制基础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 除个体外的各种所有制 分配主体 公有制范围内的劳动者 个体劳动者 私企和外企中的劳动者、管理者、投资者 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 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 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 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处于被雇佣地位,受一定剥削 体现的 关系 劳动者是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非公有制生产关系 私有制生产关系 在我国分配制度中的地位 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之一 是我国分配制度的
13、重要组成部分 联系劳动者都要靠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劳动来获得收入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及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知识拓展】1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按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要素分配。2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并非都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 工资、奖金和津贴 平均分配 福利 按生产要素分配 技术、资本入股所得 【典题探究】【例1】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
14、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A44000元26000元 B36000元19000元C49000元21000元 D44000元11000元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对分配方式的区分。按劳分配李某的工资和奖金36000800044000按生产要素分配 李某的个人专利转让、出租房屋收入 5000600011000 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杂货店收入 15000 【探究】区分各种分配方式要把握一个前提,排除两种特别。一个前提就是依据所有制形式判定收入分配方式。排除两种特别,就是排除
15、公有制经济中的平均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两种特殊形式。【变式精练】正确。 【探究】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目的在于调动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会导致谁占有的生产要素多,谁就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从而一定程度上拉开收入差距,甚至导致分配不公平。 2.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000元26000元 B36000元19000元C49000元21000元 D44000元11000元【答案】
16、D【解析】试题取材考生家庭生活实际,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分配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去年李某的家庭收入构成中,李某作为国企员工,其工资和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其专利转让收入则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其妻开的杂货店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其房屋出租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考点二 效率与公平1认识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 收入差距的表现 国家宏观政策 区域收入差距,主要指东西部收入差距 统筹区域发展 行业收入差距,主要指垄断行业收入过高 加强对垄断行业改革 城乡收入差距 统筹城乡发展 收入差距的表现 国家宏观政策 居民收
17、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过低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大财政对保障人民生活的支出力度,由“国富”向“民富”转变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2.合理认识我国维护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知识角度 具体措施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所以维护公平的根本措施在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把蛋糕做大)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制度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促进居民收入来源的多样化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 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打破单一的按劳分配,促进居民收入的多样化 发挥财政在再分配中
18、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制,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强化税收调节,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整顿分配秩序,防止两极分化 调节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制的支出力度,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知识拓展】维护社会公平的经济意义(1)效率与公平关系: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
19、加社会财富。(2)分配与消费: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4)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5)经济发展方式: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投资、出口与消费协调拉动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典题探究】【例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图注:在发达国家,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大概是65%70%。 材料二2011年3月5日,
20、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在十二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提高扶贫标准,减少贫困人口。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提高并稳定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1)简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问题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2)结合材料二,从“分配机制”角度说明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答案】 (1)问题:材料一反映了当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贫富(阶层)收入差距、行保障制度。 【解析】 第(1)问,主
21、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一中图(a)通过内容可知主要反映了城乡、阶层和行业收入差距,并且呈现扩大趋势。图(b)主要反映居民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结合小注,可见与发达国家相比,所占比重较低。第(2)问,主要考查维护社会公平的措施,可以从制度保障、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领域,以及统筹城乡发展几个角度来分析。 【探究】分析维护公平的影响,必须立足分配与社会再生产中的其他三个环节,即分配与生产的关系、分配与消费的关系、分配与交换的关系来分析。分析维护社会公平的措施,必须立足两个方面,一是“把蛋糕做大”,即强调生产力的发展。二是“把蛋糕分好”,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和制度,特别要发挥宏观调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个人收入的分配 高考 政治 一轮 复习 教案 必修 专题 07 个人 收入 分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1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