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 专题01 直线运动.doc
《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 专题01 直线运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 专题01 直线运动.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年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 专题01 直线运动【重点知识解读】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速度公式vt=v0+at ;位移公式;位移和速度的关系 vt2 v02=2as。2.重要推论:在相邻相等时间里的位移差为一恒定值,邻差公式:s=aT 2,隔差公式:smsn(mn)aT2,据此可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3.解答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是:根据题述的运动情景,必要时可以画出过程示意图,标出各个状态的运动量,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和重要推论列方程解答。4.追击和相遇问题是指两物体同时到达空间某一位置。分析此类问题要认
2、真审题,挖掘题中隐含条件,寻找两物体之间的位移关系和速度关系。解答追击和相遇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分别对两物体进行研究,弄清两物体的运动性质,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然后找出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并列出相应方程,联立解得。对于相向运动的物体,当两者发生的位移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时即相遇。对于同向运动的物体,两者速度相等是能追上、追不上、两者距离有极值的条件。【高考命题动态】直线运动是现实中经常看到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是运动学中的重要模型,也是高考命题重点和考查热点。研究近年高考可以看出,每年高考题中都有单独考查直线运动的试题,预测在2013年高考中,可能单独考查直线运动
3、,也可能与其它知识综合考查相关知识。【最新模拟题专项训练】。1(2013重庆一中摸底)飞机从停机坪沿直线滑出,在第1秒内,在第2秒内,在第3秒内的位移分别是2m、4m、6m,那么( )A飞机做匀加速运动B飞机做匀速运动C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m/sD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3(2013成都高新区摸底)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相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s跑了61m,7s末到7.1s末跑了0.92m,跑到终点共用10.8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9.26m/sB运动员在前7s的平均速度大小是8.71m/sC运动员在7s末的
4、瞬时速度大小约为9.2m/sD无法知道运动员在7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答案:D解析: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v= m/s =9.26m/s,选项A说法正确;运动员在前7s的平均速度大小是v= m/s =8.71m/s,选项B说法正确;运动员在7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9.2m/s,选项C说法正确D不正确。4(2013成都高新区摸底)一步行者以6.0m/s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交车,在跑到距汽车25m处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0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A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6mB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车最近距离为7mC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
5、43mD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乙两车的速度都开始减小,选项B错误;在t=4s时,乙的加速度方向不改变,选项C错误;在t=2st=6s内,两车加速度相等,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D正确。6(2013成都高新区摸底)某人在t=0时刻,观察一个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现只测出了该质点在第3s内及第7s内的位移,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A不能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B能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C不能求出第3s末到第7s初这段时间内的位移;D能求该质点加速度 7(2013衡水中学调研)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速度图象如图实线所示。在0-t0时
6、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BB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减小CA、B物体的位移都不断增大DA、B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大于 答案:ABC解析: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A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B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减小,选项AB正确;根据位移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A、B物体的位移都不断增大,A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 B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小于,选项C正确D错误。8(2013衡水中学调研)某驾驶员手册规定具有良好刹车性能的汽车在以80 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56 m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48 km/h的
7、速率行驶时,可以在24 m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对于这两种速率,驾驶员所允许的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使用刹车,车速不变)与刹车的加速度都相同则允许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为( )A0.5 s B0.7 s C1.5 s D2 s 9(2013衡水中学调研)做匀加速沿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5 s内的平均速度小3 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1 m/s2 B2 m/s2 C3 m/s2 D4 m/s2答案:C解析:质点在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1.5s末的瞬时速度,在第一个5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2.5s末的瞬时速度,v=3m/s,由v=at解得a=3
8、m/s2,选项C正确。10. (2013衡水中学调研) 取一根长2 m 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的一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 cm再系一个,以后每两个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 cm、60 cm、84 cm,如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属盘内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各垫圈 ()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4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1)()(2) 11(2013安徽师大摸底)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
9、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 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2 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8 m,由上述条件可知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6 m/s2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 m/s2C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1m/s D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3m/s答案:B解析:由x=aT2和逐差法可得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0.3 m/s2,选项A错误B正确;第 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0.2m/s,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v1=v-aT/2=0.2m/s -0.30.5m/s=0.05m/s,第2次闪光时质点
10、的速度是v2=v+aT/2=0.2m/s +0.30.5m/s=0.35m/s,选项CD错误。t1v(m/s)t(s)0v02v0甲乙12. (2013哈尔滨三中月考)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v-t图像如图所示,两图像在t=t1时刻相交,乙车从t=0开始到停下所通过的位移为S。t=0时刻,甲在乙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可以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时刻为t,则下列四组 t和d的组合可能是:A.t=t1 ,d= B. t=t1 ,d= C.t= ,d= D. t= ,d= 13. (2012.9月南昌一中月考)在如图所示的位移(x)一时间(t)图象和速度(v)一时间(t)图象中,
11、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答案:C解析:根据题述,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四辆车均做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0t1时间内,甲乙两车位移相等,路程相等,丁车通过的路程大于丙车通过的路程,选项B错误;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选项C正确;0t2时间内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丁车的平均速度,选项D错误。14.(2013重庆一中摸底)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
12、,需要精密的重力加速度g值,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值转化为测量长度和时间。具体的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测得T1,T2和H,可求得g等于( )ABCD答案:B解析:设小球上升的最高点距抛出点的高度为h,则有h=g,h-H=g,联立解得g=,选项B正确。 16(2013江苏阜宁中学月考)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的v t图象,则( )A甲、乙两物体在4s末相距最远B甲、乙两物体在5s末
13、相遇C前4s内甲物体总在乙的前面D甲、乙两物体在2.5s末相距最远答案:BCD解析:甲、乙两物体在2.5s末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甲、乙两物体在5s末位移相等,二者相遇,选项A错误BD正确。前4s内甲物体总在乙的前面,选项C正确。17(2013安徽合肥名校联考)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O时刻起运动过程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为x=(10 -0.1v2)m,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 B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sCO时刻的初速度为l0m/s D刹车过程的位移为5m 18(2013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测试)给滑块一初速v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14、,当滑块速度大小变为 时,所用时间可能是( ) A B C D【答案】BC【WWW.KS5U.COM解析】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若滑块的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则;若滑块的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故B、C正确,A、D错误19(2013山东济南期中检测)在2012伦敦奥运会上,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63s和19.32s的成绩获得两枚金牌,成为奥运会历史上连续两届卫冕100米和200米冠军的第一人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m决赛的位移是100m决赛的两倍B200m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10.35m/sC100m决赛的
15、平均速度约为10.38m/sD100m决赛的最大速度约为20.76m/s 20(2013山东师大附中质检)从三亚飞往济南的波音737航班,到达遥墙国际机场,降落的速度为60ms,然后以加速度大小为5ms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飞机在第14秒内的位移为A350m B180mC0m D1330m【答案】C【解析】飞机着陆后到停止所需的时间t0= = s=12s14s所以飞机在第14s内的位移等于0.21(2013山东师大附中质检)A、B两质点分别在各自的直线轨道上运动,图甲是质点A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乙是质点B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A在02s内的平均速度为零B质点B在
16、02s内的平均速度为零C质点A在01s内的运动方向与在12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D质点B在01s内的运动方向与在12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A. vb =m/s Bvc=3m/s Cde=3m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答案】BD【解析】设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0,加速度为a,则从a到c有xac=v0t1+ at12即7=v02+ a4 ,7=2v0+2a物体从a到d有xad=v0t2+ at22即12=v04+ a16 ,3=v0+2a故a= -m/s2 ,故v0=4m/s根据速度公式vt=v0+at可得vc=4 -2=3m/s,故B正确从a到b有vb2-va2=2axab,解得vb=10m/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物理专项冲击波讲练测系列 专题01 直线运动 高考 物理 专项 冲击波 讲练测 系列 专题 01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1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