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文综历史复习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
《广东高考文综历史复习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高考文综历史复习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考纲要求课标要求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的发展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复习策略古代中国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书法艺术、绘画艺术、文学成就和戏曲艺术。这些艺术的发展及其完善构成了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艺术体系。本专题主要介绍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脉络和不同的时
2、代文学艺术的不同特征。学习时应注意把握古代文艺的发展过程和具体特征,注意相关作品所体现的时代背景,深刻理解“文学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考向预测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专题史是近年高考命题的重点。从内容上看,高考命题主要集中在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书画的基本特征、文学发展趋势、京剧的形成和艺术特色;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也会出非选择题,但分数不大;从命题趋势看,高考将着眼于古代科技、文学、艺术与时代政治、经济之间关系的分析;同时注重从通史的角度考查科技及文化的相关史实。知识整合: 知识点一: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一)天文学1.春秋:观察到哈雷彗星。2.战国: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3、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表。3.东汉:张衡发明水浑象仪、地动仪,最早提出地球是圆的。【汉代的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4.唐朝:僧一行与梁令瓒共制黄道游仪,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实测子午线的长度,制成水运浑象一,是天文钟和机械史上的一大创造。5.元代:郭守敬革新浑仪为简仪,测定黄赤交角值,编制授时历。【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300年,对指导农业生产作用极大。】(二)数学1.春秋:出现九九乘法口诀;发明度量衡;出现筹算计算法。 2.西汉:周髀算经书中记载“勾三股四”。3.东汉:九章算术,标志着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九章算术采用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4、】4.三国:刘徽提出割圆术,含有近代微积分思想萌芽。5.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7位,领先世界达1 000年。6.元朝:出现珠算法。(三)农学1.西汉:汜胜之书是我国最早的农书。2.北魏: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3.元代:农桑辑要是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 王祯的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4.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吸收西方知识,体现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不仅达到传统农学顶峰,还吸收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5、。】(四)医药学1.新石器时代:出现针灸疗法。【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独创了针灸疗法。】2.西汉: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3.东汉: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临床学)的基础。【战国时期的扁鹊提出四诊法(望、闻、问、切)。】 华佗除创制五禽戏外,还发明了麻沸散,开创了世界医学史上全身麻醉的先河。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较早的药物学专著。4.唐朝: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孙思邈著有千金方。5.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思想,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集历代草本药物之大成,
6、创立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分类法。】(五) 四大发明1. 造纸术: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麻纸),不适于书写;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为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7世纪西传。2.印刷术雕版印刷术:隋唐,世界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868年)印刷的金刚经。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13世纪外传。3. 火药:唐代发明,唐末用于战争;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
7、战胜封建贵族起了一定作用。4. 指南针:战国时发明司南;北宋时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西欧,促进了远洋航行,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六)伟大工程和建筑:战国的都江堰、秦朝明朝的万里长城、隋朝大运河、赵州桥、唐都长安、明北京城。(七)其他:1.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2.明末清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实用性、经验性、技术性、封闭性、社会性。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促进人类社会进步;推动世界联系日益密切;利于世界文化传播和发展。知识点二:书画的起源和演变(一)汉字和书法1、汉字的起源、演变过
8、程:(1)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起源);(2)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商周出现“金文”;(3)商周:金文;(4)秦朝:小篆通行全国(书同文字)。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小篆;后出现“隶书”;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发展出现混乱状况。内容: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文字为小篆;后出现“隶书”;意义: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汉朝:隶书盛行。2、书法艺术的发展:(1)魏晋:成为书法艺术【 王羲之书法:虚玄灵动、书圣;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颜真卿: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条件:单体汉字字
9、型丰富、数量庞大,为书法艺术准备了材料; 士人群体形成,是书法艺术的动力; 东方审美情趣为书法艺术提供了社会土壤; 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魏晋以前的自发阶段,秦小篆、汉隶书还是实用性文字;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汉字的艺术性突出;(2)隋唐达到新高峰:背景:隋唐一统,盛世气象。成就: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欧阳询:化度寺碑 颜真卿:多宝塔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3)宋代:书法艺术市民化。(宋四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赵佶宋徽宗瘦金体)背景: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特点:他们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4)明代:书法艺术平民
10、化加强:【明代书法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演变脉络: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篆刻:秦汉篆刻宋元入画明中叶以后:与书法绘画一起,成为艺术重要组成部分。(二) 绘画艺术的发展1. 新石器时代:彩陶画,简单、抽象、粗犷而不失浪漫。2. 战国两汉:壁画、帛画。以人物肖像为主,门类丰富,线条流畅。3. 魏晋:出现文人画(东晋顾恺之善画人物,“画龙点睛”,洛神赋图,女史箴图)【顾恺之: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 开创了中国古代绘画理论,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动荡、政治混乱的分
11、裂时代中,士人更将自己的道德情操和理论人格融入绘画创作中,于是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应运而生。】4. 唐朝:雍容华贵、风格多样(吴道子“吴带当风”、“画圣”、送子天王图)。5. 宋朝:全面发展;文人山水画繁荣;风俗画是亮点。(“马一角”、“夏半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北宋文人山水画兴起的背景:文人阶层的壮大;理学的兴起。 宋代风俗画和民间绘画兴盛的历史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经济职能和娱乐服务色彩加强;文化的普及,民间世俗文化的繁荣。】6. 元明清:文人画占据画坛主流;强调个性;风俗画实用性强。(王冕,朱耷,郑燮等)【王冕:墨梅图 朱耷:松鹰图 郑燮:柱石图 】木刻板画成为小说的插图,出现了更
12、具实用性的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等。(杨柳青年画是全国著名的三大传统年画品种之一,五子夺莲形象丰满生动,色彩浓艳明快,对比强烈,体现了普通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三) 中国画的特点:1. 注重线条,讲究神似、意境和气韵。2. 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情感的抒发,内容上透射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3. 形式上融诗、书、画、印为一体。4. 宫廷画、民间画:写实; 文人画:写意。知识点三: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导入: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人们的思想、情感在这里郁积、释放。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的海洋,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风情的多姿多彩!知识结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 高考 历史 复习 专题 古代 中国 科学技术 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30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