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经典习题.doc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经典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经典习题.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时考点训练题组一、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1(2013年高考海南卷)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B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解析:血浆和淋巴液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错误。答案:D2(2013年高考海南卷)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抗体B糖原C胰岛素 D氨基酸解析:糖原在肝细胞和肌细胞中合成,不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B正确。答案:B3(2011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
2、素、神经递质等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解析: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主要发生在血清中,其液体部分属于内环境,A项正确;血浆中含有CO2、尿素等物质,组织液中含有神经递质等物质,血浆和组织液都属于内环境,B项正确;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很大,但组织液渗回淋巴的量较少,C项正确;内环境的稳态不仅仅是血浆化学成分的稳定,还包括内环境中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D项错误。答案:D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HPO构成的缓冲体系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内环
3、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解析: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使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使尿量增加,引起内环境的渗透压上升而使内环境渗透压恢复正常;内环境中有许多由缓冲物质构成的缓冲体系,其主要的缓冲对是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共同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答案:D题组二、内环境的稳态及生理意义5(2012年高考海南卷)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HCO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4、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方面的知识。组织液渗透压增大,会引起细胞失水。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血浆中的H2CO3/NaHCO3等缓冲物质能维持血浆pH的稳定。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答案:C6.(2011年高考上海卷)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若表示免疫分子,则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和体液调节等C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质的躯体感觉中枢D若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的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素的调节解析: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
5、物质,即免疫分子;神经、体液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均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答案:C7(2011年高考四川卷)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解析:Na主要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大量丢失Na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较大,A项正确;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血浆中的HCO、HPO等缓冲物质参与调节pH,使pH维持在
6、7.357.45,B项错误;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促进肝糖元的分解和其他非糖类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人体内的肌糖元不能分解转化为葡萄糖,C项错误;体液调节过程中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的是CO2,D项错误。答案:A8.(2012年高考上海卷)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调节。据图可知:X是组织液,Y是血浆、Z是淋巴。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体液免
7、疫调节网络,故D选项错误。若饮食过咸,Na进入血浆,会使血浆的渗透压升高。毛细淋巴管收集组织液(包括组织液中的某些大分子)形成淋巴最后汇集到血浆中。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组织液中,会使组织液pH降低。答案:D课时高效训练一、选择题1(2014年皖南八校联考)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血液、组织液和淋巴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葡萄糖、CO2和胰岛素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喝牛奶,进入胃中口服抗菌药物肌肉注射青霉素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ABC D解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组成内环境的成分;递质小泡在突触小体中,属于细胞内部环境;喝的牛奶和口服药物都进入消化道、精子进入输卵管都
8、不是内环境。答案:A2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现象或病症是()小腿抽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尿毒症组织水肿高原反应缺铁性贫血症ABC 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比较综合,要全面分析各种病症或现象的原因才能正确解答。小腿抽搐是由于血液中Ca2含量过少引起的,Ca2存在于血浆中,是内环境成分发生变化引起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红细胞形状发生改变而引起的,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尿毒症是由于肾脏病变,不能将代谢废物及时排出体外,导致血浆中有毒物质积累而引起的。组织水肿的原因很多,但都是由组织液渗透压升
9、高或者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液中水分增多引起的。高原反应是由于内环境中缺氧造成的。缺铁会让人误认为是内环境中缺铁,其实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答案:A3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B血浆pH稳定与血浆中的HCO、HPO等离子有关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D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解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HPO等离子有关;Na、K进出细胞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借助载体并消
10、耗能量。答案:A4(2014年安徽黄山模拟)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下丘脑与呼吸、体温恒定、水盐平衡等的调节控制有关B淋巴细胞存在于血浆、淋巴中C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随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而升高D突触间隙的液体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解析: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下丘脑与体温恒定、水盐平衡等的调节有关与呼吸无关,A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兴奋,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突触间隙中分解神经递质的酶就属于蛋白质。答案:A5(2014年南昌模拟)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最高,在血浆中含量最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强,或因组织坏
11、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一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D细胞的代谢过程和内环境的稳态是互为因果的解析:正常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和成分是相对稳定的。内环境的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转氨酶在血浆中的含量是一定的,当转氨酶的含量增高时,可能是肝功能异常,细胞膜通透性增大,使细胞内大分子蛋白质进入组织液,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液,使血浆中转氨酶的含量高于正常人,以此可作为诊断肝功能是否正常的依据。答案:B6.(2014年北京东城模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轮 复习 必修 第一章 人体 内环境 稳态 经典 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9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