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力学选择题集锦.doc
《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力学选择题集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力学选择题集锦.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9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力学选择题集锦以下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0x/my/cm10520406080bacQP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时刻波形图如图中的实线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P点,t0.6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a、b、c、P、Q是介质中的质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波速可能为150m/sB质点a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 路程一定小于30cm C质点c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 路程可能为60cmD如果T=0.8s,则当t+0.5s时刻,质点b、P的位移相同2质量为2kg的滑块,以4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运动,
2、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滑块的速度方向改为向右,大小为4m/s,在这段时间里,水平力做的功为( )A0 B8J C16J D32J3用绳吊着质量为m的物体以加速度a(ag)使物体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下移动距离h,此过程中(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mgh B物体的动能增加mahC绳拉力对物体做功为mgh D机械能减少m(ga)h4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紧挨着放置A、B二物块,一颗子弹沿水平直线射穿物块A并进入物块B,最后留在物块B内,设子弹在两物块内运动时所受阻力大小恒定。已知:A、B二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子弹的质量为m;子弹进入物块A时,其速度为v0;两物
3、块分离时A已移动的距离为S1,B继续移动距离S2后子弹与物块B相对静止;物块A和B的长度均为L,根据上述已知条件( )A可以求得物块A和B的最后速度vA和vBABB可以求得子弹在两物块内运动所受阻力C可以求得子弹在物块B内进入的深度D不可以求出子弹在物块B内进入的深度5下列四个选项的图中,木块均在固定的斜面上运动,其中图A、B、C中的斜面是光滑的,图D中的斜面是粗糙的,图A、B中的F为木块所受的外力,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图A、B、D中的木块向下运动,图C中的木块向上运动,在这四个图所示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 B C D6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v,现将一小工件放到传送带上。
4、设工件初速为零,当它在传送带上滑动一段距离后速度达到v而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设工件质量为m,它与传送带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则在工件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过程中 ( )A滑摩擦力对工件做的功为mv22 B工件的机械能增量为mv22C工件相对于传送带滑动的路程大小为v22gD传送带对工件做为零7一升降机在箱底装有若干个弹簧,设在某次事故中,升降机吊 索在空中断裂,忽略摩擦力,则升降机在从弹簧下端触地后直到最低点的一段运动过程中,( )A升降机的速度不断减小B升降机的加速度不断变大C先是弹力做的负功小于重力做的正功,然后是弹力做的负功大于重力做的正功D到最低点时,升降机加速度的值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的值。
5、8如下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在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B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C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D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9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了许多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极限法等在下列研究中,可以用极限法的是( )A研究瞬时速度B研究胡克定律C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D利用速度时间图象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10目前世界已进入太空时代 “嫦娥奔月”工程的顺利实施,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在一次探索太空的过程中,宇宙飞船在近地点2
6、00km、远地点343km的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其周期为T,机械能为E,通过远地点时的速度为v,加速度为a当飞船运动到远地点时实施变轨,转到离地面高度为343km的圆轨道上运行,则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行时( )A运行周期小于T B速度大于vC加速度等于a D机械能等于E11如图所示,光滑半球的半径为R,球心为O,其上方有一个光滑曲面轨道AB,高度为R/2轨道底端水平并与半球顶端相切质量为Cm的小球由A点静止滑下小球在水平面上的落点为C,则( )A小球将沿半球表面做一段圆周运动后抛至C点B小球将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到达C点COC之间的距离为 DOC之间的距离为R12土星的卫星众多,其中土卫五和土卫六
7、的半径之比为,质量之比为,围绕土星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土卫五和土卫六的公转周期之比为B土星对土卫五和土卫六的万有引力之比为C土卫五和土卫六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D土卫五和土卫六的公转速度之比为13如图所示,一个滑雪运动员从左侧斜坡距离坡底8m处自由滑下,当下滑到距离坡底s1处时,动能和势能相等(以坡底为参考平面);到坡底后运动员又靠惯性冲上斜坡(不计经过坡底时的机械能损失),当上滑到距离坡底s2处时,运动员的动能和势能又相等,上滑的最大距离为4m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力对运动员所做的功等于运动员动能的变化B重力和摩擦力对运动员所做的总功等于运动员动能
8、的变化Cs14m,s22m Ds14m,s22m14如图所示,在一条直线上两个振动源A、B相距6m,振动频率相等t0=0时刻A、B开始振动,且都只振动一个周期,振幅相等,其振动图象A为(甲),B为(乙). 若A向右传播的波与B向左传播的波在t1=0.3s时相遇,则 ( )A两列波在A、B间的传播速度大小均为10msB两列波的波长都是4mC在两列波相遇过程中,中点C为振动加强点Dt2=0.7s时刻B点经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下15如图所示表示作用在某物体上的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物体开始时是静止的,则前3s内 ( )A物体的位移为0 B物体的动量改变量为0C物体的动能改变量为0 D物体的机械
9、能改变量为0 FACB16如图所示,AC是上端带定滑轮的固定竖直杆,质量不计的轻杆BC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C点,另一端B悬挂一重为G的物体,且B端系有一根轻绳并绕过定滑轮A,用力F拉绳,开始时BCA90,现使BCA缓慢变小,直到杆BC接近竖直杆AC此过程中,轻杆B端所受的力 ( )A大小不变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O F2 F1 O F3 F4 A O F2 F1 O F3 F4 B O F2 F1 O F3 F4 C O O F2 F1 F3 F4 D 17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三角硬杆,杆的端点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当小车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且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变化(用
10、F1至F4变化表示)可能是下图中的(OO沿杆方向) ( )v/ms-1Ot/sv18一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受到水平拉力作用,在一段时间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则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g取10m/s2)ABDCt/sp/Wt/sp/Wp/Wp/WOOOOt/st/s19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合速度的大小一定比每一个分速度大B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C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它们的合运动的时间相同。20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做匀变速圆周运动,加速度为a,则( )A质点的角速度Bt秒内质点的路程
11、为s=C质点的运动周期为T=2 Dt秒内质点转过的角度21某船在静水中划行的速率为3m/s,要渡过30m宽的河,河水的流速为5m/s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该船不可能沿垂直河岸的航线抵达对岸B该船渡河的最小的速率是4m/sC该船渡河所用时间至少为10sD该船渡河所经过位移的大小至少是50mABvaABvaABva22质点作曲线运动从A到B速率逐渐增加,如图,有四位同学用示意图表示A到B的轨迹 及速度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Bav A B C D23有一辆用链条传动的变速自行车,中轴(踏脚转轴)有两个齿轮盘,其齿数各为48、38, 后轴飞轮上有三个齿轮盘,其齿数分别为14、
12、17、24。若人以相同的转速带动脚踏,则用 不同的齿轮盘组合,能使自行车得到的最大行进速度与最小行进速度之比约为( )A2.27 B2.17 C1.36 D1.2624在轻绳的一端系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轴上,使小球绕轴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轴心到小球中心的距离为。如果小球在通过圆周最高点时绳的拉力恰好为零,那么球在 通过圆周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等于( )A BC DE没给小球质量,无法计算25一个物体以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的大小为v,如图5-3-10,不计空气的阻力, 则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 )A BC D26如图所示,在河岸上用细绳拉船,为了使船匀速靠岸,拉绳的速度必须是(
13、 ) A加速拉;B减速拉; C匀速拉;D先加速,后减速。 27一位同学做平抛实验时,只在纸上记下重垂线方向,未在纸上记下斜槽末端位置,并只描出如图所示的一段平抛轨迹曲线.现在曲线上取A,B两点,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到的距离,AAx1,BBx2,以及AB的竖直距离h,从而可求出小球抛出的初速度0为( )ABCD 28铁路在弯道处的内外轨道高低是不同的,已知内外轨道对水平面倾角为(图),弯道处 的圆弧半径为R,若质量为m的火车转弯时速度小于,则( )A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B外轨对外侧车轮轮缘有挤压;C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等于mg/cos; D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大于mg/cos.29. 某物
14、体只受到一个逐渐减小的力的作用,且力的方向始终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那么该物体( ) A. 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减小,位移减小。B. 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位移增大。C. 加速度不变,速度逐渐减小,位移增大。D. 加速度不变,速度逐渐增大,位移减小。30.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木块A和B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以加速度a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木块A和B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者之间用轻质弹簧相连。某时刻撤去外力F,则该瞬间A的加速度a1和B的加速度a2分别为(以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 A. B. C. D. 31 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称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
15、为铁片,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于O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F的大小为( )A. B. C. D. 332下列四个选项的图中,木块均在固定的斜面上运动,其中图A、B、C中的斜面是光滑的,图D中的斜面是粗糙的,图A、B中的F为木块所受的外力,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图A、B、D中的木块向下运动,图C中的木块向上运动,在这四个图所示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 B C D33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v,现将一小工件放到传送带上。设工件初速为零,当它在传送带上滑动一段距离后速度达到v而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设工件质量为m,它与传送带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则在工
16、件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过程中 ( )A滑摩擦力对工件做的功为mv22B工件的机械能增量为mv22C工件相对于传送带滑动的路程大小为v22gD传送带对工件做为零34一升降机在箱底装有若干个弹簧,设在某次事故中,升降机吊索在空中断裂,忽略摩擦力,则升降机在从弹簧下端触地后直到最低点的一段运动过程中,( )A升降机的速度不断减小B升降机的加速度不断变大C先是弹力做的负功小于重力做的正功,然后是弹力做的负功大于重力做的正功D到最低点时,升降机加速度的值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的值。35如下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在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重力势能和动
17、能之和总保持不变B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C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D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36关于“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她的运行的速度是7.9km/sB已知它的质量是1.42T,若将它的质量增为2.84T,其同步的轨道的半径变为原来的2倍C它可以绕过北京的正上方,所以我国可以利用它进行电视转播。D它距地面的高度约是地球半径的5倍,所以它的向心加速度约是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的1/3637发射地球的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的近地的轨道1,然后在圆轨道1的Q点经点火 使卫星沿椭圆轨道2运行,当卫星到椭圆轨道2上距地球的最远点P处,再次点
18、火,将 卫星送入同步的轨道3,如图所示。则卫星在轨道1、2和3上正常运行时,有:( )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Q点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 经Q点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经P点的加速度跟经过Q点的 加速度相等。38两颗人造地球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是TA:TB=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 运动的速率之比分别为( )ARA:RB=4:1 VA:VB=1:2BRA:RB=4:1 VA:VB=2:1CRA:RB=1:4 VA:VB=1:2DRA:RB=1:4 VA:VB=2:139如图所示,a
19、、b、c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的三颗卫星,a、b的质量相同,但小于c 的质量,则( )Ab所需的向心力最小Bb、c的周期相同且大于a的周期 C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 Dbc的线速度相同,且小于a的线速度。40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的半径为R,人造地球卫星圆形运行的轨道为r,那么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上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gR2/r2B卫星在轨道上的速度大小为C卫星运行的角速度大小为D卫星运行的周期为241假如一个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的轨道的半径增大到原来的两倍,仍做匀速圆周运动( )A根据公式V=r,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为原来的两倍B根据公式F=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理科综合 高考 理科 综合 物理 部分 力学 选择题 集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9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