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与教学模式.doc
《课型与教学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型与教学模式.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型与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策略体系。模式可以来源于教学实践,但使实践概括化和集约化,上升为理论,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模式也可以来源于理论思辩,使某种教育思想或教学理论具体化、操作化,从而保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如果说,从研究教学的性质、目的任务、教学思想、教学规律等问题概括为“教学原理”,是教学论的基础理论部分的话,那么,研究教学模式则是教学理论(原理)应用于实践的中介,它具有处方性、优效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去设计教学, 组织和实施教学。 正如冯克诚先生主编的最新教学模式
2、全书(1997年版)中所指出的:模式和模式化是一项工作成熟、规范的集中的和形式化的体现。教学模式即是进行教学工作设计的基本思路框架和技术方法与范式,是长期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实验研究的总结和概念化,也是课堂教学取得最佳效果的技术保障。灵活运用和善于总结教学模式特别是课堂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工作,既是一个教师的成功保障,也是一个教师成熟的体现。一、关于课型1课型的定义和分类课的类型,简称课型。课型,一是指课的类型,它是按某种分类基准(或方法)对各种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产生的。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年版)中关于课的类型,是指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或按一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来划分课的类
3、别。二是指课的模型,它是在对各种类型的课在教学观、教学策略、教材、教法等方面的共同特征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模型、模式。在这种意义下,课型与某种课堂教学模式相关。课型的分类,因基点选择不同而有区别。如果以教学任务作为课的分类基点,一般分为两类:在一节课内主要完成教学过程某一特定阶段的教学任务,称单一课,通常有: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实验课、检测课、考试讲评课等。在一节课内完成两个以上或全部教学阶段任务,称综合课,通常用于小学中低年级。如果以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作为课的分类基点,课可划分为自然科学课、人文科学课、思维科学课、艺术科学课等,每一类课型又可再分为若干个亚型。例如,自然科学课型中
4、新授课,按内容的不同可再分为:以“事实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以“概念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以“规律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以“联系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以“方法(技能)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等。又如,小学语文的新授课,按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汉语拼音课;识字课;阅读课;口语交际课;作文课。其中阅读课,如果按师生教学活动的特征可再分为:讲读课、半独立阅读课、自读课。如果按内容(文章)的体裁又可以再分为:古诗(词)阅读课、说明文阅读课、记叙文阅读课等。如果以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作为分类基点,课可划分为讲授课、讨论课、自学辅导课、练习课、实践或实习课、参观或见习课等。课型的分类因基准选择不同
5、有很多分类方法,但不管那种分类都要遵循如下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根据事物的属性,分类基点(准则)的选择恰当、明晰,分类不重,不漏,不交叉;从实际出发,按需分类的原则;简明,便于操作原则。2课型的结构课的结构是指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设备和方法)之间重要的、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这些联系和作用方式的功能大小明显地受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教学策略的取向不同而区别。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师生生命活力的系统,充分调动和激活师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使各种课型教学得以成功的前提和基础。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以学生为认知、实践、发展主体的特殊认识过程和实践过
6、程,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遵循认识论所揭示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是使各种课型教学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的基本保证。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和生生之间人际沟通、交往过程,课堂的交往中,存在两种信息交流和互动,一种是知识信息,一种是心理信息。两种交往形态和两种信息交往内容对各种课型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所以,课堂教学的结构有几个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影响和决定课堂教学功能。这几个特征是:课堂教学结构的整体性;课堂教学行为的目的性;课堂教学活动的社会交往性。我们需要选择各学科重要的基本课型,研究和揭示其结构和性质,从而认识不同课型的特征,使我们的教学设计及教
7、学组织实施自觉地遵循和符合课型的特征和要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自然科学新授课几种课型的结构的同异比较如下表:3课型的特征和对教学的要求特征是事物的全部属性中最重要和最突出的本质属性,特征的表述应是简约的、具体的。课型的特征是由课的性质、任务、结构和功能决定的。例如,小学计算机的新授课,按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计算机常识课、基本操作课和应用软件课三种课型。其中计算机基本操作课是以形成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为目的的一种课型,包括:正确启动和关闭计算机的操作,键盘操作与指法训练,鼠标与窗口基本操作,英文和中文录入操作等。小学计算机基本技能教学的一般程序可图示如下:这种课型特征
8、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了如下的要求:让学生掌握与基本操作技能有关的基础知识是学习操作技能的基础。如要学会操作键盘就要先认识键盘的基本结构和基本键、主要功能键的位置和功能。基本操作教学,教师必须先向学生作出正确的操作程序和准确动作的示范,示范要先作分解动作,边示范边讲解操作要领,让学生直接感知、模仿和操练。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注意观察,发现错误,通过反馈矫正,直至掌握操作要领,形成基本技能。科学、合理地安排操作技能的整套训练是基本技能教学成功的关键。整套训练是在单项的分解训练的基础上组合而形成的,包括整套训练的目标、内容和程序。整套训练还可以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进行分层教学,一般可分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
9、类。整套训练以形成熟练的操作技能为目标,使学生获得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坚实基础,终生受益。组织练习训练要及时反馈、评价、激励,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可多运用分组竞赛等方式,激发练习的兴趣,克服训练枯燥而产生的心理及行为障碍。又如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课这种课型的特征,除了符合一般中学理科新授课的课型要求外,还必须突出如下三个特点:元素化合物课要以实验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实验和设计实验来感受、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发现和发展的过程,初步学会化学思维方法。要精心改进课本上的一些已明显不适应当前教学改革要求的演示实验,适当减少一些验证性实验,设计一些探索性强的新实验。实验的设计与组合要有利
10、于掌握化学事实,揭示反应规律。通过实验设置情景,必须使实验内容具有足够的思考性和趣味性,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动他们的思维欲望。这样的实验无须复杂,但要现象明显,一定要设计与实验同步的问题组,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有效地训练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元素化合物课要充分利用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揭示知识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使学生明确“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的化学学习规律。元素化合物课要面向社会,紧密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联系环境保护。联系实际就是要培养学生逐步学会用化学的视角发现、解释和解决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要开发更多的化学知识与实际
11、问题的结合点,用联系实际的素材,在课堂上创设化学问题情境,有助于启迪思维和培育品德。再如,中学数学命题课,是一种重要的新授课课型,进行命题课教学是学生获取新知、提高数学素养的基础。数学命题课必须突出如下一些特点:第一,重视指导学生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对基本问题,要详细讲解,认真作图,教学语言要准确,论证要严格,书写要规范,便于学生模仿。要允许学生有一个适应和准备的过程,对练习及作业中出现的共同性问题应及时在课堂集体纠正。第二,要引导学生探索证明思路,着重介绍命题证明的思考方法,通常应当是“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即假定结论成立,看其应具备什么充分条件或从已知条件出发,看其能推出什么结果,前
12、后结合进行分析,想想条件与结论有无必然联系和依赖性,是否需要添加辅助元素(线,角,元)等。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命题转换,展示完整的思维过程。第三,在命题教学中,不宜把思维过程嚼得过碎,更不能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例如,不要总是由教师给学生进行化难为易的讲解,也不要步步提示或做铺垫,应积极引导学生养成知难而进,经历化难为易的思维训练,进行学习的有效迁移。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勤奋、目标明确、坚持不懈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既尝试和体会成功的喜悦,又能提高进一步学习的兴趣。通过一个阶段教学后,要及时归纳小结,使学生掌握各种证明方法。第四,在命题教学中,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适时适度地对他们进行专题研究的训练,
13、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他们获得超出原有知识框架的认知水平,把命题研究和所学知识重新组织,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认识和掌握不同课型的结构和特征,目的不在于为教师提供固定的模式,而是使他们了解课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的方法,认识不同类型的课的结构、特征和作用,以便他们能从自身的实际条件出发,创造性地安排和设计不同的课,组织好每一个单元以及整门课程的教学。二、教学模式1模式、教学模式的概念“模式”词义来源于“模型”。辞源中对“模型”的语义解释有三:模型,规范;模范,楷式;模仿,效法。“模型”最初本义是指一种用实物做模的方法,词义拓展后,有模范,示范,模仿的意义。后来,模型由实物模型发展为非实物的形式模型,最
14、普遍使用的是“数学模型”,即把一个实际问题,抽象为用数学符号、图形表示数学问题,即称“数学模型”。后来,这种非实物的形式模型向更多的领域扩展,并使用“模式”这词。例如,文化模式、教育模式、经济模式、社会模式、办学模式、教学模式等等。在这个时候,“模”包括了实物模型的意义,“式”包括了形式、样式的意义。“模式”一词兼容了实物与形式两大类。模式的范畴,包括实物模式和形式模式。形式模式包括语义模式、数学模式、图象模式等。对各种各样的模式的研究,发展成“模式论”,模式理论是现代科学方法论的一门重要分支,模式方法已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用模式方法去分析问题,简化问题,便于较好解决问题。模式方法的主要特点
15、是:排开事物次要的、非本质的部分,抽出事物本质的、有特色的部分进行研究。模式方法要求,把事物的主要因素、关系、状态、过程突现出来便于人们进行观察、实验、模拟、测量和理论分析。“教学模式”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等人提出的,1972年他们出版了教学模式一书,提出教学模式是“系统地探讨教育目的、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和教材,以及社会和心理理论之间相互影响的,可以使教师行为模式化的各种可供选择的类型”。该书还系统地介绍了22种教学模式,首次采用了较规范的方式进行分类和阐述,最后归纳成信息处理、个人发展、社会相互作用和行为教学4大类教学模式,即信息加工教学模式、个性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和行为控制
16、教学模式。稍后,美国学者冈特、施瓦布等在教学:一种模式观(1990年)中认为,教学模式就是“导向特定学习结果的一步步的程序”。他们认为,教学就是构造课堂环境,对能力、兴趣、需要各不相同的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组织的过程。教学模式则为组织教学环境提供一定的结构、程序和步骤。由于教学目标、学生需求、教学环境的不同,教师必须掌握一系列适用于不同目标、内容和对象的各种教学模式,并在实际工作中学会选择和运用,才能创造出最有效的教学。为此,他们提出了八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并对其理论基础、实施步骤及应用实例作了系统的阐述。这八种基本的教学模式,本文后面将再作介绍。他们认为,在当前学校情景下的课堂教学,如果教师能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8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