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2).doc
《2004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4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2).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卷类型:A2003年MAM高考地理仿真试题(一)MAM:M-March A-April M-May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两部分。第卷1至4页,第卷5至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70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2、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经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并于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回答13题。1.建立节水型社会,除了做好节水技术方面的研究外,关键在于A.加强节水宣传 B.防止水资源污染和浪费C.合理调节水价 D.限量供应淡水2.下列流域中,发展节水型农业最为紧迫的是A.辽河流域 B.海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珠江流域3.图1中,正确反映我国水资源,土地资源变化大势的是图14.南水北调是解决北方用水紧张的主措之一,选择正确答案A.北
3、调的原因是北方人口密集、工业耗水量大B.东线方案是利用京杭运河、从太湖提水北送C.中线要穿越秦岭中段、跨过黄河到华北D.三条路线中,西线的工程量最大5.在建的三峡工程坝址位于我国A.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交界处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以西C.有“九曲回肠”之称的荆江段以东 D.黑河腾冲人口界线以东6.当前,世界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 B.干旱天数愈来愈长C.温室效应使河湖水不断蒸发 D.消费、浪费、污染的水量不断增加图2是副高季节活动与我国夏季东部雨带关系示意图,粗线表示副高脊所在位置,阴影部分表示雨带的大致位置。读图回答79题。图27.当华北地区是春旱时,
4、雨带位于A.长江中下游地区 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 D.南岭或以南地区8.当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节时,副高脊位于A.15N20N附近 B.20N25N附近C.30N35N附近 D.25N30N附近9.当副高脊位于25N35N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普敦正是多雨季节B.悉尼昼长夜短C.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D.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读我国东部附加地区等高地区等高线图(图3),回答1012题。 (单位:米)图310.图中G处最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是A.跳伞 B.攀岩 C.跳水 D.滑雪11.沿图中EF线作剖面图,则波谷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12.若图中和的高度分别为300
5、米和2300米,则四地按年降水量由多到少排列,最可能的排列方式是A. B. C. D.图4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1315题。图413.此时“北京时间”是A.12月22日2时 B.12月22日14时C.6月22日20时 D.6月22日8时14.此时,下列地区出现的地理现象,可信的是A.悉尼正值少雨期B.华北平原正收割小麦C.盐城自然保护区内有大量丹顶鹤活动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15.当天汕头、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北京、汕头、广州 B.广州、汕头、北京C.北京、广州、汕头 D.汕头、广州、北京2003年12月3日,经过国际展览局第12次大会投票表决,
6、中国获得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兴办权。回答1618题。16.中国取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权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B.中国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C.上海区位优越,近年来发展迅速D.全国各地人民的大力支持17.上海城市发展最能体现在继承历史基础上的创新的是A.浦西的旧城改造和浦东各功能分区的形成B.上海将成为以黄浦江水景为依托的国际大都市C.外滩和陆家嘴共同成为上海的中心商务区D.上海工业项目向周边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集中18.上海港成为全国第一大港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港口建设B.长江、黄浦江为港口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空间C.上海港的经济腹地
7、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D.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图5表示我国某工业公司向异国发展的过程。a、b、c均为发达国家。第阶段,该公司将国内生产的产品销往a、b、c三国;第阶段,该公司分别在a、b、c三国投资设厂,以避开贸易壁垒。回答1920题。图519.影响该种工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原料 B.动力 C.劳动力 D.市场20.根据生产布局的变化推测,该公司在第阶段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A.成本优势 B.技术优势 C.管理优势 D.品牌优势(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根据1920题所用图及资料,回答2122题。21.该公
8、司为我国和a、b、c三国所设计的产品具有差异,这是因为它们A.生产能力的地理差异 B.消费文化的地理差异C.管理水平的地理差异 D.市场需要的地理差异22.一旦关税等贸易壁垒降低,该公司还会保持在a、b、c三国的生产布局,因这样仍然有利于A.降低原材料消耗 B.利用廉价劳动力C.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D.迅速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2002年底至2003年初,我国冬季气温骤升骤降,气象部门分析这与大气环流形势有关,即多经向环流和西南暖湿气流增强。另据报道,2002年底赤道东太平洋海域水温较常年明显偏高。回答2325题。23.上述影响我国的大气环流源地主要在A.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B.北太平洋C.印度洋 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4 高考 语文试题 答案 详解 全国卷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8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