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2.高考不同地区录取分数线有关问题探讨——从教育平等权的角度毕业设计.doc
《1262.高考不同地区录取分数线有关问题探讨——从教育平等权的角度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62.高考不同地区录取分数线有关问题探讨——从教育平等权的角度毕业设计.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高考不同地区录取分数线有关问题探讨 从教育平等权的角度学 院:法 学 院 专 业: 法 律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08年 5 月 12 日摘 要我国自恢复高考以来实行的是分省统一录取制度,即面向全国招生的高校,依据各地区所分配的名额按分数从高到低录取。这种制度随着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出现了一些明显不平等的情况,如经济发达地区(京、津、沪)等少数几个直辖市的分数线要低于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西部地区的分数线也明显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考生的录取分数线在不同地区也体现出划分的不同。分省录取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育权的
2、不平等,同时也引发了不少问题,如高考移民、人才的缺失以及会对国家教育机制产生负面的影响等,因此不少学者提出对高考录取制度进行改革。我们应针对这些饱受争议的问题进行一次全面的探讨,寻求改革的方法,国家应该逐步消除对京、津、沪、等地分数线的倾斜现象;逐步调整全国招生的高校招生指标;逐步调整全国招生的高校招生指标;对农村考生的录取分数线应该适当倾斜。关键词 高考 录取分数线 教育权 录取制度改革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different area admission grade line related question discusses from edu
3、cation equal power angle AbstractChina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has been implemented since the restoration of the unity of the sub-taking system, that is, for the enrollment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ccording to various regions of the quota allocated by taking scores of descending. S
4、uch a system of basic educa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constantly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re have been some obvious inequality of the situation, such as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regions (Beijing, Tianjin, Shanghai), a few municipalities to be lower than the score
5、s of some of the economic under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western region of the scores also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 scores of minority students taking the line in different regions also reflect the different division. Province-taking system reflects to a large exten
6、t the right to education inequality, but also triggered a lot of problems, such as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ination immigrants, and the lack of talent on the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have a negative impact, many scholars have put forth o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dmission system reform. We
7、should focus on those suffering from controversial issues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study, to seek reform of the method, the state should be gradual elimination of Beijing, Tianjin, Shanghai, and other places scores of tilt; gradually adjust the enrollment of college enrollment targets; gradually a
8、djust the national enrolment College enrollment targets for rural candidates taking scores should be properly tiltedKeyword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dmission grade line , Education power , Enrollment system reform 目 录摘 要IIIAbstractIV引言1一、我国高考录取分数线划分的现状1(一)录取分数线向部分发达地区倾斜1(二)录取分数线向西部经济、教育相对落后的
9、地区倾斜1(三)少数民族考生的录取分数线在不同地区也体现出划分的不同2(四)农村和城市学生的录取比例失调2二、我国高考录取分数线划分产生的问题3(一)高考移民3(二)不利于人才的培养4(三)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4(四)对国家教育机制产生负面影响5三、我国高考录取分数线划分产生的原因6(一)地区差异导致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同6(二)各省的招生计划6(三)与历史原因科举制度有关7四、完善我国高考录取分数线划分的建议7(一)逐步消除对京、津、沪、等地分数线的倾斜现象8(二)逐步调整全国招生的高校招生指标9(三)划分大区实行分省录取制度9(四)对农村考生的录取分数线应该适当倾斜9五、结论10参考文献11致
10、 谢12引 言虽然我国宪法未将教育平等的权利列为具体的宪法权利,但根据我国签署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条约第13条的规定:我国公民应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因此教育平等权实质上是一项基本权利。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中,教育平等权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个体的发展和基本人权的实现。高考是要选拔相对优秀的学生进行再培养,为社会输送人才,起着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作用。在现代社会中高考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制度和社会制度,也是社会民众和政府高层极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之一。但我国高考不同地区录取分数线的划分存在一些问题,它们直接影响了教育平等权的实现。一、我国高考录取分数线划分的现状
11、自建国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分省统一录取制度,即面向全国招生的高校,依据各地区所分配的名额按分数从高到低录取。然而,随着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出现了高等学校录取的分数线不平等的情况。分数线的划分大致可分为三种:经济较发达地区如京、津、沪等城市的分数线划分相对较低;国家对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优惠政策,录取分数线也较低,而且,各所高校对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实行了加分政策;高考大省如山东、湖南等地的录取分数线都很大程度地超出了其他省份,本省的考生即使有再高的分数也很难进入重点大学。(一)录取分数线向部分发达地区倾斜经济文化发达的京、津、沪等少数几个直辖市的录取分数线
12、明显低于其他地区。据有关资料显示,十年以来,北京市的文科录取分数线比湖南省低77分,连分数线一直很低的xxx省也比北京市高1分,而理科线与湖北省竟相差114分。2001年,北京市的文理科录取分数线与浙江相差都在80分以上,若与高考大省山东省相比,更是相差120-140分。1 张尚武.对倾斜的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再思考J.教育导刊 , 2003,(4).这种差别可以使拥有同等分数的人分成重点、一般本科或专科,甚至连专科的提档线都达不到。这样就会使得经济文化发达地方的差生可以上好的学校,而经济文化落后地方的好学生则只能上差的学校。(二)录取分数线向西部经济、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倾斜xxx、西藏、新疆等地
13、由于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属于经济、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自恢复高考以来,这些地区一直是录取分数线划分较低的地区。此外,国家也制定了一些特殊的招生政策,如:“对少数民族或边远地区考生、台籍侨属考生、烈士子女等等,可优先或降分录取;对一些艰苦行业或国家急需的农、林、师范等专业,也实行一定范围内的定向降分录取的倾斜政策。”1 陈彬.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4,(4).当然,这种对西部边远地区及各地实际情况特殊的地方的倾斜和照顾,也被视为是理所当然的,人们对这种情况本身并没有公平与否的争论。(三)少数民族考生的录取分数线在不同地区也体现出划分的不同一些边远、少数民
14、族地区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教育水平相对滞后。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灵活的招考政策,目的就是为了合理调配教育资源在全国的配置,以便照顾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国家同时也实行了对少数民族考生进行适当加分的政策,在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如xxx省、云南省,少数民族在高考录取时统一加10分。但是,同时也出现另一个问题,主要反映在不同省的各地区之间。如从大区来看,云南省属全国不发达地区和文化教育弱省,就省与省之间比较,它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在全国偏低是正常的。但就局部而言,昆明等城市在全国比较起来也算是文化名域和经济较发达地区。楚文化发源地的湖南省属全国文化发达省,高考录
15、取线都很高,从文化教育水平和文化背景因素来看,录取线高一些也是必要的。但湖南省少数民族较多的湘西等西部山区地区在全国应该算是文化和经济落后地区,昆明和湘西比较,无论是文化教育还是经济实力都比湘西高一个档次,而现行的招生政策却是昆明市执行云南省录取标准,湘西执行湖南省录取标准,两者之间相差120分,这样明显不公平。(四)农村和城市学生的录取比例失调农村和城市的录取线显然是不相同的,我国的考生主要分布在城市,而农村学生的录取分数是由现行高考录取制度的“城市中心主义”造成的。“城市中心主义”就是以城市为中心,重点培养城市户口的学生。那些农村学生占多数的人口大省由于配额较少、整体录取率偏低而录取分数奇
16、高,甚至可以比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高100分。因而,农村学生只有其中最优秀的那一部分,只有考出比城市学生更高的分数才能进入大学。显然,农村和城市学生的录取比例失调。二、我国高考录取分数线划分产生的问题高考录取分数线在向本应倾斜的地区倾斜的同时又向经济和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倾斜,这种明显的不公平造成很多严重的后果,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一)高考移民所谓的高考移民,是指高考录取分数线较高省份的高中生,为考取大学或者被更好的大学录取,通过各种途径将父母或本人的户口转移到录取分数线较低的省份。其实,高考移民是高考招生地域的差异和明显的倾斜高考录取分数线的结果。不同地区在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划分上,是本着维护教
17、育机会的均等,弥补竞争起点的不平等而制定的,将高考录取分数线向老、少、边、穷地区作适当的倾斜,是优惠的招生政策,值得鼓励。但现在高考录取分数线在向这些地区倾斜的同时,更多地向教育资源丰富的大城市倾斜,使得这些城市出现了“低分数线,高录取率”的现象。而一些生源大省的学生则面临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态势。而且高考招生名额在各省间的区别也是很大的,如复旦大学近年来在上海的招生比例约达到40%。此外,根据最近的统计显示:恢复高考20多年来,清华、北大在湖北省每校每年招生人数不足百人,在北京市则不少于500人,招生人数两者相差5倍;而湖北省的人口也相当于北京市的5倍。即同等条件下,如果湖北省只
18、有一个指标,那北京市就拥有25个指标。1 王卓亚.高考移民现象的宪法学分析J.宪法、行政法研究,2006,(3).这样更会出现明显的马太效应,给考生和家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为了缓解压力,于是“高考移民”就成了他们唯一能解决问题的法子。而且随着录取制度的显失公平的情况下,高考移民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高考移民最直接损害考生平等的受教育权。对于高考移民学生本人来讲,其移民的原因无非是考上大学或者是考上更好的大学,期望考上大学的学生属于学习成绩偏差,寄希望以移民考上一所大学;为了考上更好的大学的学生则属于学习成绩中等以上,家长对其期望值很高,在原籍所在地参加高考也许只能考上省属重点大学,而移民后同样的
19、成绩可以顺利进入全国重点大学。由于升学扩招的结果导致用人单位对学生毕业院校的要求逐渐增高,相对来说,家长当然希望自己的子女考上的是全国重点大学。(二) 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众多周知,高考这项制度是给考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同等地接受教育。在我国是以高考成绩作为进入大学最主要的衡量尺度,这种方式向所有人开放,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以此来摒弃靠权利、财富、社会出身等来获取高等教育的机会,采取按个人的能力,努力程度等最终落实到分数来决定能否获取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样来保证最基本的起点公平或者说程序正义与公平。应该说当前高考与依据财富、权力等选拔标准相比是一种最合理的方式,但由于不同地区的录取分数
20、线不同即倾斜分数线的出现,人们进入高等学校大门的起点不相同,导致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不平等,这显然与高考选拔优秀人才的初衷有点不相适。由于各省录取分数线的不同对几个省限招名额的差别,导致同样的分数却不能接受同样的高等教育。受优待的地方的学生,如京、津、沪等地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就多得多,能以相对较低的分数轻易跨入本科乃至重点大学的殿堂,而湖北、湖南等中西部经济落后的地区的许多学生,即使有再高的分数,也极有可能被挡在大学校门之外,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 陈廷柱.在公平与不公平之间J.教育发展研究,2004,(9).以前的十年寒窗已经变成了十二年甚至更久的学习生涯,使他们的努力付诸东流
21、,难免学生信心会遭受挫败。既怨社会的不公平,又怨自己的出生不占优势,这样的学生就会埋怨国家制度,不仅不会报效祖国,还有可能会抱着一颗报复的心走向社会,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极大而本可以避免的伤害。相反,那些成绩平平却能进入高校之门的学生会慢慢地存有侥幸心理,并产生依赖性,优越感越来越高,其智力水平也会受很大的影响。两种极端的出现大大影响了高校对人才的培养。退一步说,就算能勉强挤进高等学校的大门,在综合素质方面很有可能偏低或者低于京、津、沪等地的学生。这是因为其它地方的学生必须花大量的本可以提高综合素质的时间和精力来应付那高出的录取分数,这样更不利于社会优质人才的的大批输出。除此此外,高考录取分数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62. 高考 不同 地区 录取 分数线 有关 问题 探讨 教育 平等 角度 毕业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8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