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三专题7.doc
《0711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三专题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11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三专题7.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三专题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1(2008年江苏高考7题)如果看到右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 )A.魏源B.林则徐C.洪仁玕D.严复【答案】D【点拨】题目所给的漫画是讽刺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而严复是将进化论引入中国的第一人,是该理论的坚定的支持者。选D项。2(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卷35题)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答案】B【点拨】解析1:本题考查近代科学理论。题干三个人物的理论虽然在当时都具有进步
2、意义,但哥白尼、牛顿的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A 错误。C只符合爱因斯坦的理论, D只符合牛顿的理论。解析2:本题考查近代科学理论。解答本题时应准确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并结合所处时代科学发展的特点综合分析理解。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冲击了神学世界观,但太阳中心说并非是完全科学的,对技术发展影响甚微;牛顿学说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飞跃,对人类认识、科技发展产生深远意义;爱因斯坦相对论极大扩展了物理学应用领域,为人们提供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题干三个人物的理论虽然在当时都具有进步意义,但哥白尼、牛顿的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A 错误。C只符合爱因斯坦的理论, D只符合牛顿的理论。解析3
3、:本题考查近代科学理论。题干三个人物的理论虽然在当时都具有进步意义,但哥白尼、牛顿的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A 错误。C只符合爱因斯坦的理论, D只符合牛顿的理论。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对自然世界的认识,都改变了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B正确。3(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22题)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A日心说 B量子论 C相对论 D经典力学【答案】C【点拨】本题以泰晤士报文章标题作为切入点,通过现代世界的科学技术相对论考查学生对近代世界科技
4、的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分析历史概念的能力,体现了高考对文化史的高度重视和基础知识对解决历史问题的重要性,难度不大。审题扣住关键词,由“牛顿观念的破产”可知该理论解决了牛顿经典力学的危机,为现代科学革命的两大支柱:相对论和量子论,故排除A 、C。 由“宇宙新理论”可知为相对论,光线在通过强引力场附近时会发生弯曲,相对论主要是宏观领域的理论,而量子论主要是微观领域的理论。总之,由关键时间信息1919年和 “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可以判断为爱因斯坦提出于1915年的相对论。故选D项。4(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21题)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A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B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C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D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答案】D【点拨】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是来自原子弹而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A项偷换概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在于反法斯同盟的建立而非原子弹的使用,排除B项;科技是双刃剑,本身不会带来灾难,关键在于人的作为,排除C项;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比如原子科技、航天科技的发展与二战中的原子弹、导弹有密切关系,故选D项。5(2010高考广东文综21题)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
6、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A. 17世纪初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初期【答案】C【点拨】题眼: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学说)。考点:马克思主义学说与达尔文进化论 解析:阐述“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的两个学说分别是1859年物种起源和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因此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19世纪中期。6(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15题)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工具 D科学
7、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答案】C【点拨】从材料中梁启超措辞“猖獗”来看,梁启超对科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持否定态度,否定“科学万能说”,192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游历欧洲的梁启超目睹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而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从而得出此结论。注意时间:1920年。一战期间,飞机、坦克、大炮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成果应用于军事之中,体现了“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一战结束后;著作欧游心影录,关注点是欧洲;观点则是对针科学的一定程度的批判,指责科学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杀人的工具,从而否定“科学万能说”。7(2009年高考四川文综19题)哥白尼说虽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扬弃,但人们仍然视其为一场“革
8、命”。这是因为它 A撼动了中世纪神学基础,显示了挑战权威的态度 B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提出了研究自然的新方法 C概括了宇宙运动规律,指引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向 D开辟了天文学新领域,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答案】A【点拨】“地球中心说”是中世纪神学基础。哥白尼 “太阳中心说”的提出,是对中世纪的“地球中心说”的挑战。故选A8(2008年江苏高考15题)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A.伽利略 B.牛顿C.爱因斯坦 D.普朗克【答案】B【点拨】A项伽利略是自制望远镜,观测到一些肉眼看不见的行星,证明了“日心说”的正确
9、性,并没有说明行星的运动和图像。C项爱因斯坦主要贡献是相对论,打破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但他不是第一个。D项普朗克主要是提出了“量子假说”。B项牛顿提出了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用科学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打破了基督教之前所宣扬的“神的力量”。应选B项。9(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16题)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答案】B【点拨】蒸汽机发明以后,解决了工业生产的动力
10、问题,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此题考查的是对工业革命的理解。根据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故排除A,铁路的修建是在1825年,故排除;棉纺织厂发展如此快是因为动力革命蒸汽机的改进,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10(2009年广东高考21题)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的”这个原理“是( )A日心说 B相对论 C量子假说 D万有引力定律【答案】B【点拨】普朗克的观点主要是高度评价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日心说是哥白尼的学说,量子假说是普朗克首先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经
11、典力学的组成部分。爱因斯坦的主要学说是相对论,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把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普朗克高度评价爱因斯坦主要是基于此。11(2008年上海高考A10题)“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说这句话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波义耳 C.拉瓦锡 D.哥白尼【答案】A【点拨】从题干的材料可以看出,此科学家是研究天文的,而且运用了万有引力的知识,选项中的波义耳和拉瓦锡均属于化学家,可以排除掉;而哥白尼时代还没有发明万有引力定律,因此也可排除。所以正确答案为牛顿。材料中的话体现的是万有引力定律,提出的是牛顿,
12、选A项。12(2011年海南高考10题)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这一现象说明 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 B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 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 D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答案】D【点拨】注意关键词“普遍接受” “常识” 等关键词,可以判定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故选D。从关键句“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可见不仅是从“实用角度”,排除A。科学素养作用还很小不能等同于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
13、视,排除B。C错误明显,排除。13(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20题)图9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涉笔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海报的是A“超越时空的梦想” 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 D“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答案】B【点拨】此题对图片信息的解读要求较高,第一层信息月亮受地球引力影响绕着地球转,第二层信息月亮运行同时还受其它星体引力的影响,科学家们正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和计算才发现了海王星的,故选B。此题用排除法也比较容易选出B。14(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16题)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B牛顿经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711 高考 汇编 必修 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8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