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教案.doc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教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第1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1课时: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键的含义及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2 过程与方法:以某一化学反应为背景,学习化学键,从而更好的认识物质构成和化学反应的本质。用讨论、猜想、对比的方法理解化学键类型、化学键与物质构成。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重、难点: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本质的理解。课时:一课时教学模式: 学,导,练。教学过程引入:自学习化学以来,已接触过许多化学反
2、应,而且在分析这些化学反应时,主要是考虑参与反应的物质通过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其实在化学反应中,不仅有物质变化,还伴随能量变化。利用化学反应,有时为了制取物质,有时利用释放能量。我们今天先来学习在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本P31-P35,并把问题的答案找出来。多媒体:1.化学键的概念是什么?你觉得在这个概念中哪些字眼最重要?2.完成课本32页的表格。3.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什么?4. 比较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异同:离子键共价键成键实质成键元素成键微粒成键的条件5.了解电子式的书写,试用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HCl: ,NaCl: 6.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
3、定义,理解两者的不同。学生阅读并寻找答案:10分钟阅读情况反馈:学生互教: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1.化学键:相邻原子间强的相互作用注意:1相邻而非较远。2“强相互作用”包括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教师补充: 3原子间的,不是分子间的。展示学习成果:3. 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投影:4. 比较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异同:离子键共价键成键实质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共用电子对成键元素一般是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一般是非金属元素成键微粒阴、阳离子原子成键的条件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易发生电子的得失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4、同学板书5.了解电子式的书写,试用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规范书写)HCl: ,NaCl: 展示学习成果:6.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讲解:注意文字的严密性。练习题化合物化学键的类型物质分类溶于水时破坏的化学键的类型HCl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共价键NaCl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离子键NH4Cl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离子键KNO3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离子键H2SO4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共价键 5分钟检测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在共价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离子键。两个非金属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共价键。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含有离子键
5、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2、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3、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 H2O B CaCl2 C KOH D Cl24、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 )A.碘化氢 B.烧碱 C.液溴 D.氯化钠5、下列变化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冰变成水 B.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C.乙醇溶于水 D.溴蒸气被木炭吸附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重难点。课后作业:课后、。反思与评析:对于教材的示意图及阅读材料,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多方面寻找素材,
6、将文字变为动画画像,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本节课在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增强互动的同时,关注学生整和、归纳知识的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交流研讨”的学习方式。第二章 第1节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二课时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2)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了解化学反应中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能量变化的观点分析化学反应的思维习惯。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重视节能、加强环保的意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
7、化,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教学难点】 化学反应中能量观点的建立。【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实验探究法、自学探究【教学用品】: 量筒、试管、胶头滴管、温度计、药勺、小烧杯、玻璃棒、玻璃片、托盘天平、NaOH溶液、锌粉、稀盐酸、NH4Cl晶体、Ba(OH)28H2O晶体【课时安排】共1课时【教学思路】以“自热食品”发热原理引入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实验验证和探讨理论依据确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了解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了解我国现代能源结构和展望新能源布置研究学习和自学内容。 【教学过程】 【引言】 出门在外,诸事不便,在飞机火车上很难吃到一顿可口的饭菜。现在市场上出现一种“自热食品”
8、,不需要水和火,自动加热,只需轻轻拉动开关耐心等待几分钟就可享受到香喷喷热腾腾的饭菜了。说起来原理很简单,在“自热食品”的包装盒中带有一个发热包和一个水袋,发热包内含氧化钙、铝粉和金属氧化物,拉动开关,这些物质与水反应,放出热量,达到自动加热的效果。化学反应都有新物质生成,同时还伴随着能量变化,利用化学反应可制备所需物质,化学反应中所释放的能量同样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从人类祖先发现野火起,就开始利用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如今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仍由化学反应产生。我们今天学习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特点,以便于更好的利用它。【板书】 第2课时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过渡】首先,是否每一个化
9、学反应均有能量放出呢?我们完成课本中的实验来讨论这个问题。【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小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 第一小组NaOH与盐酸反应 量取NaOH溶液与盐酸各5ml,分别盛在2支试管里,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与盐酸的温度,并做记录。将盐酸倒入NaOH溶液中,振荡试管,立即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并与原来NaOH溶液、盐酸的温度对比。第二小组锌粉与盐酸反应取一小勺锌粉放入试管中,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再量取5ml盐酸倒入试管,观察温度计液柱的变化。第三小组Ba(OH)2 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在玻璃片上加少量的水,将一个小烧杯放在玻璃片上。称取Ba(OH)2.8H2O晶体18g、NH4Cl晶
10、体6g都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将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搅拌使之混合均匀。约3min5min后,用手小心地提起烧杯,看烧杯与玻璃片是否黏在一起。【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实验总结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NaOH与盐酸反应混合液的温度升高中和反应是放热的锌与HCl反应混合液的温度升高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a(OH)2晶体与NH4Cl固体反应烧杯温度降低使烧杯和玻璃片冻结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学生总结结论】每个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释放能量,有的吸收能量。【过渡】根据能量变化情况,我们把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那么,什么是吸热反应?什么是放热反应呢?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
1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那么,根据课本“交流研讨”所给的信息,请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交流研讨】破坏1molH2共价键 H2 2H 吸收436kJ能量 形成1molH2O的共价 H2O0.5molO2共价键断裂 键要释放930KJ能量 0.5O2 O 需吸收249KJ能量 【问题】根据上述信息判断H2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学生】H2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是释放能量【总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化学键变化的关系。E1E2 反应吸收能量E1 生成物总能量,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 E2 反应吸收能量E1 生成物总能量,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 生成物
12、总能量,是吸热反应3、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常见放热反应:酸碱中和反应 燃烧反应 活泼金属与水、酸的反应铝热反应 大多数化合反应(2)常见吸热反应: 大多数分解反应固态碱与铵盐晶体的反应。以C、H2、CO为还原剂的部分氧化还原反应。【5分钟测试】1、(双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D.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变化B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3、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释放出能量D、 若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能量小于破坏旧化学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则反应吸收能量3、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液态水汽化 将明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浓硫酸稀释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 B. C. D. 4、破坏1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氧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水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Q1+Q2Q3 B.2Q1+Q22Q3C.Q1+Q22Q3 D.2Q1+Q22Q3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物
14、质燃烧不一定是放热反应B、 放热反应不需要从外界吸收任何能量就能发生C、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总能量D、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第二章 第2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的快慢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初步了解如何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二、教学重点、难点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三、课时 一课时四、教学模式:学导练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2分钟)投影图片引入,哪些反应进行得快?哪些反应进行得慢?燃放烟花爆炸铁桥生锈溶洞的形成,学生快速思考回答。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15、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快慢。【板书】第二节化学反应的快慢【投影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分钟,由一学生大声朗读)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初步了解如何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教学重点、难点: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投影自学指导】(15分钟)请同学们用15分钟时间快速、独立、安静阅读课本4042页,并回答下列问题。1、用什么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在一定条件下,向1L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和10molH2,发生反应N2+3H22NH3,2分钟末时,测得剩余氮气为1mol,下列有关
16、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N2) 0.5 mol(Lmin) B(H2) 1.5 mol(Lmin) C(NH3) 2 mol(Lmin) D(N2)1mol(Lmin)3、在2AB 3C5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A) 0.5 mol(L) B(B) 0.3 mol(L)C(C) 0.8 mol(L) D(D) 1 mol(L4分析下列实例,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填写下表。 实 例影响速率的因素 如何影响夏天食物易变质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快粉状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比块状的碳酸钙反应快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可快速产生氧气工业合成氨通常要在高压下进行5、
17、实验设计:结合41页活动探究设计并实施实验:化学反应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46人为一组)【学情调查】(2分钟)当自学15分钟时间到时(使用计时器),每个问题学生举手完成情况,教师关注不能完成问题的学生。【小组互教】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教学小组互教,不会的同学向会的同学请教,会的同学教不会的同学。【学情调查】(1分钟)通过小组互教后有哪些问题还不能解决的,请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导学】(13分钟)1、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中应注意指的是浓度变化量。板书速率的表达式。【板书】一、化学反应速率 :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时间:(如
18、每秒、每分、每小时)计算公式为C/t反应速率的单位:mol/(L?s)mol/(L?min)mol/(L?h)2、对2、3、4题多媒体投影答案。选择第2题为例进行讲解。得出结论同一反应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3、对第5题多媒体投影学生设计 ,并让小组代表将实验结果写在黑板上。(1)铜片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的实验(2)镁条、铁片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的实验(3)铁片分别与不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实验(4)铁片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的实验(5)块状碳酸钙分别与不同浓度的盐酸的实验(6)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的实验(7)过氧化氢溶液在通常条件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鲁科版 高中化学 必修 第二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8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