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doc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摘 要】 传统的课时教案,以教师的教为本位,不指向学生的学习表现,没有学生是否达到预期学习结果的检测,是一种基于教师经验和教科书的教学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教案,应符合三个条件: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为此,课时教案的格式也应作相应的变革,其核心要素包括相关(内容/表现)标准陈述、教学目标、评价活动方案、教学活动方案。本文结合高中语文苏教版作简要论述,并提供一个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教案以供分享和讨论。【关键词】 语文 课程标准 课时教案 教学设计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及其课程标准颁布已有五年,随着高中课程改
2、革的逐步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也已由理念层面渐渐走向实践层面。然而,还仅仅是个开始,并且是一个艰难的开始。这不,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就以其宏观而深邃的眼光,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尽管有了国家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该基于课程标准开展教学,但事实上绝大部分教师还是依据教科书来实施课程。” 崔允漷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已交教育研究组稿,待发表习惯是个沉重的包袱,但我们不能成为柳宗元笔下的蝜蝂。将国家课程标准与教师的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并让前者引领后者,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让理想的课程(课程改革方案)在到达学生层面依然理想,我们需要基于课程标准的三项设计模块学程纲要、专题计划(单
3、元教案)、课时教案。在拙作新课程教学:从制订“模块学程纲要”开始 林荣凑新课程教学:从制订“模块学程纲要”开始J杭州:教学月刊,2008(1):1-7、专题计划:模块纲要与课时教案的桥梁上,这里论述课时教案,进一步为读者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一、传统教案:基于教师经验/教科书的教学设计课时教案,是三种教学设计中教师接触最多的,犹如医生之病历记录。规定课时教案的格式,检查课时教案,成为教研室和学校管理教师教学业务的重要手段。下面是某地级市对语文教案格式的两种规定 ,教师最熟悉不过了。第一种:文字陈述式。规定曰:“教学方案不论详简,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
4、;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作业或活动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活动结束后再写)。精品教案还要包括教材解读、设计理念和重要环节的设计意图。”第二种:表格表述式。提供的样式如表1,这种格式还印制成备课本(装订/活页)。表1 某市规定的表格表述式教案格式课 题:课 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 学 过 程设计意图或教学反思教学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作业或活动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无需寻问是谁发明这些格式,也无需深究其内隐的教学理论。当将它们与书籍上、网络上、工作中满目皆是的课时教案结合起来审视时,我们也许可以见出,传统教案格式是如何束缚教师期待迈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的脚步。1基于课文而非课程标准的设计。设
5、“课时”项,是针对教材某篇课文的。这本也无可厚非,语文教材总是由选文组成,一篇课文教学短则一课时,长则三五课时,也属于正常。然而,这不正是“教教材”吗?其思维的起点不就是“我要教学生学会这篇课文”?这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用教材教”以期待学生达到课程标准“应知”“能做”显然是不符的。2教学目标中行为主体的错位。教学目标,按照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理解,应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或学习目标,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然而,通常的三点论(知识和能力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机械地理解三维目标,不能明确地表达学习应达到的表现行为或结果,更别说“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唤醒学生阅读文本的内在情感”
6、王荣生主编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必修一)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6这样以教师本位的表述了。3教学重难点的形同虚设。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确实存在教学重难点教和学的焦点,也就是约翰古德莱德(Goodlad,1963)所谓的组织中心问题 乔治J波斯纳,艾伦N鲁德尼茨基著赵中建等译学程设计教师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37-148。学习的组织中心占据一段时间和空间,在特定的教学背景下几乎是指向可确定的学习者本身。约翰古德莱德认为,判断好的组织中心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应该鼓励学生实践期望的行为,二是应该鼓励学生同时实践多种行为。请注意“鼓励学生行为”的表
7、述,行为主体是学生,可以在我们传统的教案中,如崔教授所说“通常是教学目标中某点的重复” 崔允漷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已交教育研究组稿,待发表。4教学过程的教师中心主导。在我国大陆,深受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影响,较为普遍的教学结构是:(1)组织上课;(2)检查复习;(3)讲授新教材;(4)巩固新教材;(5)布置课外作业。尽管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讲解接受模式、自学辅导模式、问题教学模式、“探究发现模式”、掌握学习模式、开放课堂模式等纷纷亮相,然而,从现实情况看,“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在我国学校教学中使用最为普遍” 杨九俊主编新课程备课新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34
8、。体现于上面引用的表1中,“教师活动”置于“学生活动”前,教师主导思维赫然在目;课堂没有指向的学生学习行为/表现,“作业或活动设计”作为“巩固”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的手段而不是主体,成为课堂教学的副产品。以上是就格式说的,仅仅道出传统教案不符合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之一二。崔允漷教授在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一文中,认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有三个特征: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根据这三个特征,我们可以见出传统教案更多的问题,列举若干,如表2所示:表2 传统教案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传统教案的表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要求l 思维的起点是教科书l
9、教学目标源于教师经验/教科书l 教学目标的行为模糊,主体有时是教师l 无评价方案,以表扬和批评实施评价l 教学过程以教师的“教”为中心l 虽有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但不太顾及,以单篇教学为主l 作业或活动设计作为“巩固”课堂学习的手段l 不强调标准、评价等的一致性l 思维的起点是课程标准l 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l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l 评估方案先于教学设计,关注学生是否得到预期的证据l 教学过程以学生的“学”为中心l 是模块学程纲要、专题计划(单元教案)的具体落实l 任务/活动/作业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l 强调标准、教材、教学、学习、评价的一致性二、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教案:基本框
10、架上文所论,是就传统教案与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主要差异说的。问题的实质在哪呢?就在于我们教师是基于教师经验/教科书来实施课程(教学)的,而不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那么,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教案该有怎样的面貌呢?崔允漷教授在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一文中,介绍了OShea提供的课程模板 OShea, M.R. (2005).From Standards to Success: A Guide for School Leaders,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转引自崔允漷课程
11、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全部引用如下:1课题:2相关标准陈述:l 标准陈述从年段基准中而来,和上课内容息息相关l 标准陈述是具体的,包含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3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结果:l 教学目标要描述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可以观察到的学生表现行为或结果l 教学目标要引导学生去证明标准陈述中的知识或技能4检测这些表现或成果的评价活动方案:l 评价的手段和工具要能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5教学活动方案:l 教学活动的安排应该是能指引学生去证明自己的学习结果下文结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实验教材,就这一课程模板做教学设计上的粗略说明。(一)课题语文传统教案通常以要学习的课文(如想北平我心归去乡
12、土情结)为课题,这是基于单篇课文教学的必然。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能否做些新探索,如“图片两组的活动体验”,让课题成为透视课时教案的“窗户”,清晰明确地陈述课时学习的目标。(二)相关标准陈述课时的内容/表现标准追问:关于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词(相关表述)是什么?格兰特威金斯提出,教育标准大致分为三类:内容标准(学生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表现标准(学生的功课必须完成得怎么样)、任务(作业设计)标准(什么是有价值、严谨的作业,学生应该能完成哪些任务) 格兰特威金斯著教育性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93-98。作为课时教案,这一环节要做的就是分解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使之更
13、加具体、清晰。然而,比较困难的是,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清晰具体的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同制订模块学程纲要、专题计划一样,语文教师可以对照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选择与年段基准、专题文选和呈现方式(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编者意图相关的条文尽可能明确地陈述。当然,如果你有比较理想的模块学程纲要、专题计划,对课时相关的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具体陈述,就比较容易了。(三)教学目标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追问:这一课时在模块学程纲要/专题计划的目标中的地位或作用怎样?我是否清楚地表达了课程标准对学生所提的应知和/或能做的期望?课时目标是就是课时学习的“目的地”,要描述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可以观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教学 论文 基于 课程标准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8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