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改革发言《让语文教学立起来》.doc
《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改革发言《让语文教学立起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改革发言《让语文教学立起来》.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改革发言让语文教学立起来交流提纲: 教师研究的必要性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研究中的一些做法 下一步的一些设想我和大家一样,是一线一名普通教师,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能够与这么多同行交流我感觉特别幸福;在语文教学中,我总是这样给我的学生说,你们每个人都有一份土地,我们应该既像农民一样在上面种上各种蔬菜、水果和粮食,又应该像专家一样,懂得蔬菜水果和粮食的各种价值,我们要让种“蔬菜水果和粮食”成为一种常态活动,在活动中,语文的各种专项学习就有了生机和活力,语文教学就不再是平板的,而是立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一种有声有色的活动。这种常态活动搞好了,学生不但能吃饱还能创造财富。下面我就如何让语文
2、教学立起来谈一谈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语文教学中的想法: 课题研究引路 课题像个收纳筐 课题集约化道路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摸索语文教学的最佳之路与最大效果,在这条路上,我发现自己的想法很多,但总是不成体系,还有一点,我们每位老师都想搞课题研究,但课题与教学最初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是理想,另一个就是现实,二者之间总有一定的差距。后来,我把研究的方向定在作文方面,作文方面的研究我又进一步缩小在评改方面,课题角度小了,课题研究也就能够深入了,慢慢的,我把作文课堂中的一些做法写进课题,把课题中的一些想法运用于课堂,这才发现,原来课题研究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抓手,有了这个抓手,我们很多想法都可以在实践
3、中运用,在运用中又进一步提升。同时,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都可以把语文教学中的其他方面融合进去,课题研究把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都连接起来,如从作文的批改,连接到了作文指导活动课的设置,连接到了作文素材与教材中的文本教学,连接到了作文教材的重新构建,连接到了一系列的学生积累活动等等。两年前,我们又开展了省级课题三级分层达标实验研究,这一个课题将我们的语文教学的各个层面都涉及到了,同时,它像一个收纳框,把我们一直进行的一些活动都收纳进去,整理归类,让他更适合我们老师、学生。这是我们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很好的把手,抓住这个把手,我们的很多想法都可以实现,并且操作起来特别的方便。同时,我们每进行一个课题,如
4、作文、积累、阅读等都是全组老师参与,刚开始可能是我一个人的想法,慢慢的用行动带动老师们参与这个课题,我刚开始进行作文评改实验时,并没有发动全体老师参与,我用各种成功的作文公开课向老师们证明这种作文教学的可行性;还有积累与运用,课前积累与运用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活动,老师上课之前如果没有这一互动会觉得这堂课缺少了一个环节。一、教师研究的必要性(一)从教育层面看,这是个性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古希腊神话里有这样一则叫做普洛克路斯忒斯之铁床的故事:伟大的雅典英雄忒修斯历经了种种艰险,最后见到一个最可怕的恶魔他的名字叫作普洛克路斯忒斯,他住在埃莱夫西斯附近,终日守在路边,强迫将每个被捉到的过路人按住,让他躺
5、在一张特制的铁床上去量一量,凡身体超过床长者均要被他用斧子砍去长长部分,而不及床长者则要被他硬拉成与床一样的长度,以便使他们的身体与他的铁床的长短相等,从而符合自己的标准,结果是被他丈量过的过路人没有一个不是一命呜呼。由此反观我们如今的一些语文教学,令人遗憾与忧虑的是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学已经堕落为普洛克路斯忒斯之铁床了,为了符合社会公认的许多“神圣”但已经过时的人才标准,而危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设想一下,假如姚明的父母是个学历迷,强迫他学士、硕士、博士读到底再打职业篮球的话,相当于要他接受“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的标准,那么今天就没有NBA的姚明了。这张床成为钳制学生语文个性发展的一种危害极大的外
6、在性规训机制。既然这张床已经存在,我们认为量量学生也无妨,只不过不要锯掉学生长长的那部分,即学生的优势区域,也不要硬拉长学生较短的身体,即学生的弱势区域,量的结果:发现学生的兴趣集中区域,因材施教,以便于构建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程。(二)从学校层面看,这是我校发展的需求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带的市中区,南15公里是郯城县一中,北8公里处是临沂市重点高中临沂市一中,东15公里处是河东区一中,西紧靠苍山县,市中总人口41万左右,学校发展空间狭小,生存空间更很受周围各个高中学校的威胁,如若没有学校自身的特色发展,没有优于周围学校的地方,学校很难在未来的招生、升学等方面有什么大的突破,甚或有被架空的可能。基
7、于这一点,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科研创名校,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基于学校层面的认识,语文才进行了一系列超越教材的教学改革实验,在量的积累与质的突破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三)从学生层面看,这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学校的生源普遍来自农村,周围多是乡镇和工商业区,受当地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工厂打工的眼前利益吸引部分家庭贫困的学生,而我们的课题活动本身带有极大的趣味性,我们的课题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我们的任何一个研究课题,其灵活度高,考察方式易于被学生接受,避开了学生最讨厌的闭卷考试形式,课题中我们以活动为载体,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大幅度地提升了语
8、文素质,而这一素质又为其它各科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语文学科辐射其他各科,以此真正提升学校知名度。(四)从语文教师本身的发展看,这是语文教师干事创业的需要。语文教师的三个超越: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在课题实验过程中,我们的语文教师,冲破以教材、课堂、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利用课题素材试着去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自身,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语言的积累,体验的积累,审美的积累。做到三个超越与三个积累,既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又为教师本身的专业成长做好了铺垫。二、教师研究的内容及方法要想大幅度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首先要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首先解决让学生学什么这个问题,我们认为
9、“学什么”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外名家散文集、古诗文诵读教材、中外名著的有效整合为我们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其次解决“怎样学”的问题。我认真思考“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理想的语文教学”这个语文学习中最根本性的问题,发现以活动为载体分层积累语文知识,所收获的成效最大。以下是以活动为载体进行积累的一些做法。三、教师研究中的一些做法及成果(一)横向阅读,做好量的积累 1让活动的课堂成为学生自主积累基础知识的主阵地每个班级中都有这么几位同学,他们负责每天上课前的基础积累活动,如字音积累、语言运用积累、一天一诗积累、作文素材背诵积累、书法训练积累,这些同学的积累内容由老师提供,也可以自己发现,高
10、一高二由老师提供,高三由学生自己提供,所积累内容必须准确,学生讲解要有吸引力。这些学生的热情度很高,一般两个月下来,他们自己负责的这个专项积累就能够过关了,然后老师再换别的同学继续这个活动。2让阅览室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第二课堂学校配有校级阅览室和年级阅览室共4个,还配有一个电子阅览室,这为学生提供了宽敞明亮安静的场所,创造了良好的读书环境,提供了书、报、刊、资料等多种读物,为学生的阅读、自学提供了方便,每个班级还有800元的书报费,班级自行订阅。3让自己的报刊,成为学生阅读发表习作的园地我们有获得山东省校园优秀期刊一等奖的校刊绿苑,临沂第十八中学校报,各年级主办的读吧小树林一片树叶等,这为学生
11、的阅读写作提供了极大的空间。4让诗歌朗诵活动,培养学生的浪漫情怀每一学期举办一次诗歌朗诵比赛活动,由班级挑选到年级海选,再到学校角色,层层选拔的过程就是一个造势的过程,这一活动前前后后历时一月之久。这一个月的语文效益很好,不用老是督促,从自由展示诵读,到抽签展示背诵,再到书面大默写,最后再到全校性质的才艺背诵比赛。既有专题性质的,又有故事性质的朗诵活动。所有活动由各年级的备课组长组织,奖品由我们的书店提供。另外,我们把与教材配套的音频下载下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吃晚饭时间、音乐欣赏时间播放,把书本上平面的文字信息转化成例立体的声音信息,让学生耳到、口到、心到,不经意间,许多好词丽句,在学生的心
12、灵深处“生根发芽”,让学生获得文学熏陶,获得审美享受。古诗文评定自我评价表姓 名班 级班 级变 更教 师基 础层 级第一层级第二层级第三层级层 级 变 更第一层级第一层级第一层级20 年 月 日第二层级第二层级第二层级20 年 月 日第三层级第三层级第三层级20 年 月 日基础层级已背篇目5让学生的积累本,成为积累教材我们学生手中有许多资料,但那毕竟是别人的,并没有变成自己的,从高一开始,就让学生有编写资料的意识,这本资料是自己的,每一个字都是自己慎重考虑写上去的,这样的资料比受点中的任何一本资料都更有价值。(二)纵向研究,做好质的探究有了量的积累才有质的追求。1开设学子讲坛,研读部分名著名著
13、范围大,容量大,教学操作难,使名著阅读基本上只停留在“开列书目”和“推荐书目”的初级阶段。学习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等节目的做法,根据学生自己的研究在课堂上开设“学子讲坛”活动。根据学生的的个人爱好和研究深度,定期开展个人讲座。去年开学第一周,学子讲坛成员房增亮就抛砖引玉走上了学子讲坛,代表“书友会”开讲水浒传之“高俅发迹”。房增亮准备的特别充分,生动的故事情节,现代的幽默语言,高俅的高超球技,给同学们带来了极大的感慨。这个活动学生很喜欢,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学到了知识,尤其是学子讲坛主讲者,这一次经历,他一时半会也不会忘记。有的学生在随笔中写道,我们总是用批判的眼光看高俅,其实,高俅的高超球
14、技正是我们所不具备的,正如和珅受宠,如果和珅不会12种民族语言,相信和珅也不会如此受宠,看来,无论怎样的社会,一个人具备一两项“超人”才能,总没有坏处。下面这位可不简单,24史就占了两史。他叫郭强,确实很强,一上来就把同学们镇住了,说实话,我们很多人只知历史教科书上的一些知识,也就是对历史略知一二。至于两宋角角落落那些事儿,我们很多人压根就不知道,可人家郭强却如数家珍,把个宋徽宗讲的活灵活现,他有独特的语言风格,近似于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的风格,听完郭强的两宋风云,郭强在同学们眼中也就成了风云人物。名著阅读贯穿整个高中阶段,在高二的下半学期,结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开设两个月的名著欣赏选修课
15、,学生自行购买四大名著,有的班级集体购买平凡的世界,学生与老师集体研读,共同制定阅读目标,分章节赏析细处,分不同作品进行从人物到背景到手法专题鉴赏,学生因为读了,兴趣很高。辩论曹操,设想孙少平的爱情等等。总之,以广大高中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学习深刻深奥的名著,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教学质量。2成立诗社,研读诗歌中的意象诗社成员不单自己创作诗歌,还定期为同学们举办诗歌意象研讨讲座。3成立剧社,加强对课文的立体认识在繁忙的学习中,剧社活动帮助大家缓解压力;打破传统的文体之间绝对对立的认识框架,培养学生进行文体转换的写作能力。4走近名家,感悟作品这一活动是学生每学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位作家,对其生
16、平及重要作品细心研读,加深对作家的感情,并写出自己的体会。下面是一位郁达夫迷写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走在秋的边缘:凄清与落寞第一次读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心里就对郁达夫有一种认识:消极、颓废、暮气沉沉。文章中所选景色没有生机、没有色彩,第一幅画面中,屋子是“一椽破屋”,壁是“破壁” ,牵牛花是“蓝朵”,草是“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这幅画面特别的凄清;而在第二幅画面中,蕊本来富有生机和色彩,在这儿却是气味也没有的落蕊,郁达夫眼中的景实在是溢满了颓废与落寞。走进秋的世界:宁静与沧桑再读郁达夫故都的秋我已是一名高三生了,读着“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心中怦然一动,郁达夫多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让语文教学立起来 高中语文 教师 教学改革 发言 语文 教学 起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8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