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文:在高中古文教学中要重视人文熏陶的思考.doc
《高中语文论文:在高中古文教学中要重视人文熏陶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论文:在高中古文教学中要重视人文熏陶的思考.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1:古人花为今人发,不薄今人爱古人在高中古文教学中要重视人文熏陶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语文界对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论不断。在新课改这个大背景下,本文认为:高中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文情怀的学科,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熏陶是其理应自觉承担的神圣职责,即使是古文教学也不例外。我们的古文课堂需要“人文熏陶”,可以“有对挫折遭遇的准备,有对发愤精神的领悟,有对生命教育的渗透,有对爱国情怀的培养”,让学生在“精神的碰撞”中努力走近名家,走进古文,让学生在枯燥的字词句的学习巩固后,在思想碰撞中使古文“活”过来,学生“动”起来。关键词:高中 古文教学 人文熏陶社会背景 在中国历史上,“人文”一词最早见
2、于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上,人文也。” 这里的“人文”指的是文明。而后的中国历史上,人文精神不断流传、发展和发扬。至于当今,社会对它的精神内涵的解说莫衷一是。本文所谓“人文”,是相对于“工具”和“科学”而言的,重视人的价值,珍视人的真情实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我们高中课堂中,可以更明确地说,“人文熏陶”从挫折教育、发愤教育、生命教育、爱国教育四个方面去努力。不过,近年来,语文界的“纠偏”呼声四起,从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呼唤“语文教学,魂兮归来” 钱梦龙.为语文教学招“魂”J.中学语文教学,2004.2开始,北大陆俭明教授 陆俭明.语文教学之症结与出路J.课程.教材.教法,2006.3
3、,浙师大王尚文教授 王尚文.人文原在语文中J.语文教学通讯,2006.2,特级教师严华银老师 严华银.语文教学必须认识和处理好几组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2012.10等都撰文表示,当今的语文教育过于注重人文性,这种将语文和人文等同起来的倾向应该引起语文教育界的高度警惕。当然,也有反驳这个观点的,比如深圳北师大南山附中的杨先武老师 杨先武.人文性真的“过头”了吗J.语文学习,2014.3近期撰文批驳:“应试语文是日常教学的真实现状”,认为“工具性主宰课堂、技术主义盛行依旧是课改后的普遍现象”,并发出“语文的人文精神不可缺失”的有力呼唤。除此以外,还有王胤枝、杨明、殷迅波、李丽娜等专家学者和一线教
4、师也在其研究和实践中总结出来宝贵经验,强调人文熏陶的重要性。王胤枝.论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李丽娜.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才智,2010.3杨明.语文人文素养课程内容的探讨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7.3殷迅波.培养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及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J.现代阅读,2011.11两种观点看似争锋相对,但是他们在逻辑上却有相当大的共同点,即立足于语文教学大局,对语文教学一概而论,将教学内容简单化了,将所有的课型一视同仁。其实语文课程的内容包罗万象,语文教材的侧重点千变万化,有些语文教学注重人文性,有些语文教学又侧重注重工具性。所谓“
5、古文”,本文指的是指的是五四运动以前创作的文学作品。那么,我们的古文教学应该如何取舍呢? 本文认为:古人花为今人发,不薄今人爱古人,较之现代文的简单易懂,古文显得相对枯燥,但是选入高中教材的古文,多出自名家之手,是他们对于人生的感悟,对于生命的体验,也是他们文采的直接体现,更是历史长河为我们千挑万选之后保存下的精品之花,它们对于当今社会和人们依旧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对待这些先哲留下的文化遗产,我们不能简单地肢解作品,着重去梳理字词句,而忽视了对古人的高尚精神、优秀品质的学习。在深化课改背景下,古文教学模式要进行变革,要更加关注人文性。教学现状审视目前的教学现状,“工具论”痕迹明显,造
6、成学生厌恶古文现象突出,最大的弊端在于,当今的教学,过于重工具性,过于强调古汉语语言知识功利地说,高中教材中的古文在于高中阶段价值的最直接体现,是在高考试卷的第16、17题的客观题的选项中,选项中一般有一半的内容来自于课本知识。除此以外,19题的断句和20题的翻译,也需要平时的古汉语常识的积累。与此相反,古文教学中所强调的“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定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在高考试题中没有
7、直接体现。鉴于此,在实际的常态课古文教学中,常常由于学生基础薄弱,教师在课堂上更注重从字词梳理,从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角度来巩固强化,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这种状况已出现多年,上世纪末钱梦龙先生就提出:“目前文言文教学的最大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有言而无文。”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第4期这样的教学方式固然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但文本被肢解了,文学因素被缩小化,这忽视了学生对精神内涵和思想情感的感悟,对传统文化、文学因素视而不见。学生无法从中获得精神给养,也就很难说是真正学会了“这一篇文言文”。郑桂华博士近期指出:“社会各界的诸多怪罪,语文教育界也
8、还能承受得起,但如果把把弘扬国学、发扬国光的担子再加到语文肩上,回过头来再告它一个既耽误了国学也误了国运的罪名,那可真就负担不起了。”郑桂华.面对“国学热”,语文应自知自处J.语文教学学习,2014.3窃以为,整个社会不能将传承传统的责任推给语文教学,但这不等于教师主动放弃对学生的人文熏陶。重“工具性”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厌恶,也会影响学生的知识视野的拓展和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最终与教材古文设置的初衷背道而驰。“实际上,在当下中国,除了极个别外,大概没有人会反对在中小学学一点古诗文。”郑桂华.面对“国学热”,语文应自知自处J.语文教学学习,2014.3这就是社会各界对语文学习“人
9、文性”要求的一个侧面表现。因此我们的课堂一定要十分重视人文熏陶,以期达到“从中汲取民族文化精华,并从历史视角和当代立场评价文章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S,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的要求。教学实践应该怎样去学习古文呢?私以为,选入高中教材的古文,较之历史不够长的“白话文”,更应该受到我们的热烈欢迎和认真学习。对于它们的教学,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分数的利益,而要引导学生养成探讨和体会的习惯。我们的古文课堂需要“人文熏陶”,可以“有对挫折遭遇的准备,有对发愤精神的领悟,有对生命教育的渗透,有对爱国情怀的培养”, 让学生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论文 高中 古文 教学 重视 人文 熏陶 思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8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