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论文:促进地理概念形成的形象化教学策略初探.doc
《高中论文:促进地理概念形成的形象化教学策略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论文:促进地理概念形成的形象化教学策略初探.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促进地理概念形成的形象化教学策略初探摘要:本文从现代认知心理学出发,初步探讨了形象化的语言描述、模型(实验)演示、多媒体演示、图示表示、角色扮演等教学策略,丰富学生的地理表象,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有意学习,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使新学习的概念纳入到学生原有的命题网络中,从而促进地理概念形成。关键词:形象化教学策略 概念形成 知识是如何在人脑中记载和贮存的?现代认知心理学提出了一个核心概念知识表征。所谓知识表征,指信息在人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据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的研究,知识表征有不同的形式,既有表象,也有命题、命题网络,对于复杂的知识,还有图式(也叫认知结构)。这些表象、命题、命题网络及图式等不同
2、的形式即为编码。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在学生的大脑里建立起有关概念的表象、命题、命题网络或者图式,使地理概念“纳入”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同时促进学生的判断、推理、归纳、综合等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获得概念的途径主要有两条: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概念形成,指由学生从大量的同类事物或现象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共同的本质特征。地理概念是对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重要的地理理性知识。地理概念是地理知识的基点,在地理知识系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充分重视地理概念教学。根据学习的信息加工原理、知识学习的阶段,地理概念的形成,一般要经过注意和预期、激活与概念
3、有关的原有知识、选择性地接受新的信息,最后将新旧知识形成联系,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知识的命题中。正因为地理概念是对地理事物或现象本质属性的概括,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的基本策略是使概念教学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提供形象、丰富的感性材料,在感悟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地理概念。 一、形象化的语言描述策略 形象化的语言描述策略主要是指教师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或者借用诗词、成语、俗语、故事等对地理概念进行形象化的教学。形象化的语言描述既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新鲜感,又能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将深奥的概念说得浅显易懂,这样就能有效地促进地理概念的形成。例如教学“地球内部圏层”时,将地球内部的三大圏层地
4、壳、地幔、地核比作“鸡蛋”的蛋壳、蛋白和蛋黄,十分贴切。在学习沉积岩中“岩石和化石”的概念时,用“记录地球历史的教科书”作比喻,书页就是“岩层”,文字就是“化石”,显得十分妥帖。因为沉积岩有层理构造,好比纸张,岩层里常含有化石,化石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好比书页上的“文字”。在学习“地球表面形态”时,用夸张的手法“山不是那座山”来形象地描述“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学生也很容易理解。在比较“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两个概念间的关系时,用拟人的手法,以人的“骨架”和“身材”进行类比,很容易区别,前者表示内部构造,而后者表示外部形态。用“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三句话来形象
5、地描述“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三者的传递关系也很形象,学生能很好地理解三个概念间的关系。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来比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概念是再恰当不过了。在地理概念教学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词也很形象生动。例如春风不度玉门关夏季风、黄梅时节家家雨梅雨、早穿皮袄午穿衫,围着火炉吃西瓜温带大陆性气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垂直地带性、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生物循环等等。 二、形象化的模型(实验)演示策略形象化的模型演示策略主要是指教师运用实物模型(实验)对地理概念进行教学。实物模型演示法虽然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它的最大优点是实在,学生是可以用手触摸的。虽然现在有计算机可以模拟
6、,但效果还是不一样。例如“晨昏线”这个概念,要学生说出“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这句话并非难事,但要真正理解“晨昏线”这一概念的实质,并且要会运用,却非这一名话能解决的。晨昏线的空间特征怎么样?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晨昏线与经线之间的夹角这样变化?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圈怎样变化?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圈的昼弧和夜弧长短怎样变化?等等。尽管教师通过讲解、计算机模拟,学生还是不甚理解、模模糊糊。这时实物模型就能大显伸手了。用一根有弹性的布条做成晨昏线,制作半个地球仪大小的布袋和晨昏线缝在一起,作为夜半球,套在地球仪上,教学时就可用来教学昏晨线的概念。学生一看就明白,所谓的晨昏线应该是晨昏圈,随着太阳直
7、射点的南北移动,晨昏圈与经纬线的关系不断在变化。晨昏圈位置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关系,晨昏圈位置变化与昼夜长短变化之间的关系也就一目了然。再如“三圈环流”的概念,学生总觉得“看不见,摸不着”,很抽象,教师讲了,电脑也看了,总是不能建立起比较清晰的空间概念。这时运用实物模型来演示,对学生来说既直观形象,又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效果很好。课前教师准备好一个实物箭头(可就地取材,如用泡沫塑料,箭头长度不宜太粗太长,和地球仪的大小协调)和地球仪(在地球仪的相应位置处,粘上红、深黄和浅黄五条纸带分别代表赤道、300纬线和600纬线)。教师在课堂中可以边讲边画边演示,箭头的运动表示大气的运动。讲完“三圈环流”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论文 促进 地理 概念 形成 形象化 教学策略 初探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8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