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科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探讨.doc
《高中生物学科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学科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探讨.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生物学科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探讨摘要 在高中生物课的教学中,力图将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置于核心地位,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环境、氛围,使优化的生物课堂教学情境与学生的情感、心理和思维活动发生共鸣,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和主体活动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获得主动的发展。 引言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述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和提高。实现教育目标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才能达成预期效果。在教学中过程中如何调动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环境与人的结合,就产生情境。心理学认为,情境是对人有
2、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有特定作用。从教育的意义来说,几乎一切教学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的,离开了教学情境,也就难以实现教学,作为教师,欲求教学的成功,不可不探究教学情境。对于高中生物课来说,就更有它的特殊意义。所谓课堂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育手段等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教育氛围。创设教学情境,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制造一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生动具体的教学场景或氛围,来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潜力,帮助学生准确、迅速地理解教学内容,培养思维品质,促进
3、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从而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结构的一种途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思想中就十分重视“情境”的教育作用,他曾说过:“有意义的情境创设,是他们(指学生)始终以积极态度参与的无形动力”。这说明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愿望是与学习情境密切相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活动,是一种十分紧张、艰苦,具有很大情意倾向的思维劳动,需要各种条件配合,从各个方面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极其活跃,探索精神十分旺盛的最佳状态。因此,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优化课堂教学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就十分重视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并从中提炼出情境教学的范例。著名
4、教育家孔子主张“相机教学”,“相机”就是抓住时机,运用情境,及时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古今中外不少学者也对情境教学作了一些理论探索和有益的实践。我国近代的情境教学最初是在语文学科获得成功,情境教学总结出的一些基本思想和理论观点,乃至一些操作方法,例如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源泉的情境创设“四要求”,以及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创造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等促进学生发展的“五要素”,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但是,我国近代的情境教学实践大多集中于小学和初中的语文、英语等学科类的研究与探索上,教学实践还不够普及,特别是在高中生物学科
5、领域,研究的不多。因此,将情境教学的基本原理向高中生物教学迁移、深化,探索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与运用,以优化生物课堂教学结构是势在必行之事。理论依据 1、 情感在认知中的作用:(1)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个方面的功能(其主要功能是动力作用)。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如在愉快的情境中,使人产生快乐感情,情绪饱满热情,可以对学习产生强大的动力,推动学生努力克服学习中的障碍和困难,积极钻研,深入思考,如饥似渴地吸取知识营养。若在悲伤气氛中,使人产生悲痛感,对学习丧失信心、厌烦,甚至于放弃学习。创设教学情境,首先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到轻松愉悦
6、,心平气和、耳目一新,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知识的获取是由知到行的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需要有情感的中介才能实现,从知识发展为信念和行为,中间必须有知识情意的结合,通过感情的作用,把知识溶化在人的血肉之中,使人产生内心体验和态度,才能付诸行动,学习若没有感情的作用,知识难于上升为理性认识,更难于付诸实践。另外,情感在学习中还具有潜移默化的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2、 动机在认知中的作用:在学习中,认知的内驱力是学习的强有力的内部因素,这种内驱力是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它是由好奇心,探究倾向等心理因素派生出来的,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就是对这种动机的
7、最好奖励。动机在认知中的作用有三个方面:、指引方向:学生受到动机的激励作用,会依照所激发的方向努力,从而获取成功。、集中注意:受到激励作用的学生,能排除干扰,克服困难,集中注意所学习的对象。、增加活力,受到激励的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以求达到自己的目标,并在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中,一部分来源于外部环境,其中学校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场所。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学条件,教师素质,校园文化等都会对学生的动机产生影响。尤其是教师,在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师自身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事业的献身精神,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另一方面,教师是创设教学情境的主导者和
8、调控者,是联络各要素的情感纽带,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要求以及学生动机形成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巧妙地把一种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持久而稳定的学习动机。3、认知的直观性原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的感性认识的形成。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感知对象,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一则充实大脑中的相似块(知识单元)的内容,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顿悟,助于灵感的产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二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4、认知是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
9、动相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或理智活动与情境活动)相统一过程: 现代生理学和心理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理智与情感、分析与综合、有意识与无意识均不可分割,人的活动最有效的时刻就是这些因素处在最和谐状态的时刻。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是人的认知过程不可缺少的能量源泉,在认知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创设教学情境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地调用无意识的这些功能,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 5、主体性的原则: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集中体现在对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教师“主导”的最终结果是为了学生“主体”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归根到
10、底必须依赖其自身的主观努力,一切外在的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并引导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时,才能发挥其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因而,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在于学生学得是否主动。教学情境的功能: 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情境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1、 动力功能,使学生乐学: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学习活动,仅靠学习目的或其他外部因素来支撑,其动力是不能持久的。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和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有力手段,而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一旦激发起来,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强大内驱力。2、 发展功能,使学
11、生善学:发展功能就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情境创设,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依赖于思维,思维是学生主动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过程,教学情境能够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刺激,诱导学生积极思维,进而促进智能的发展。3、 育人功能,使学生会学:教育规律告诉我们,只有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教育,才是最有效果的教育。教学情境的方法是要求教育者不作过多的抽象说教,而是根据教育要求设置和运用各种积极的教育情境,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达到陶情冶性、素质养成的作用。 实施策略:只要是教学,就存在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上课伊始,要创设激发动机的导言情境;提问思考,要创设探索
12、思维的“愤悱”情境;板书图示,要创设提纲挈领的直观情境;衔旧跨新,要创设铺路搭桥的引导情境;反馈训练,要创设“举一反三”的迁移情境;上课结束,要创设“欲求不能”的悬念情境;整个教学过程要贯穿教学语言的艺术情境等等。但是,从教材处理来看,则应抓住教材的重点有机组织和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各种情境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情境”在优化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作用。我在教学中创设的教学情境的基本框架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感知教材的直观情境创设教学语言的艺术情境创设情知相融的愉悦情境创设激疑探究的问题情境 一、 设情知相融的愉悦情境,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地学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
13、教育理论工作者在吸收了中外教学理论精华的基础上,提出了“情知对称教学论,它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把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的心理成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识因素(即智力因素)如感知、理解、想像、思维、记忆等;另一类是情感因素(即非智力因素)如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等两类因素分别构成:感知思维知识智慧(认识过程)感受情绪意志性格(情感过程),这两类因素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合而言之为“情知教学论”。它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巧妙结合,把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和智慧融为一体,强调教学过程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意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创设“情知相融的教学情境”,就是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
14、学生认识因素与情感因素的协调关系,让学生学习的知识不再是“冰冷的知识”,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东西,从而加速了认识过程的步伐。认识和情感在教学中相互渗透,同步进行,既体现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互补,又实现了理性与非理性的默契,既是教和学的双边合作,又是教书育人的统一。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实验都已证明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课堂中形成一种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能寓教于乐,唤起学生亢奋愉悦的良好心情,引发大脑皮层出现“优势兴奋中心”,从而活跃思维,发挥智力潜能,促进个性发展。课堂中师生双方的交流包括知识信息的沟通和情感信息的沟通,而情感信息只有注重教育过程中的“情”“知
15、”对称教学情境的创设,才能真正落实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才能真正从学生这个“主人”出发,去为他们服务,而不是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容器或者听凭使唤的奴仆。教师应抓住学生已产生的急切心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利用多种合理的手段和艺术的手法,创设情知交融的科学意境,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步入知识的大门。在教学中多注意现代生物学的时代性,把微观的深入和宏观的扩展结合起来,把历史的追溯和未来的展望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教学中具体的操作原则是:要关心爱护学生,允许学生失误,对学生的偶然失误要持宽容态度。 延缓判断,不急于评论,当学生见解出现偏颇时,不武断的否定。对学生的标新立异
16、要给予鼓励性评价。 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问和辩论,勇于发表不同意见,使学生有心理安全感。 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容量、节奏,给学生留有自由思考、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二、设置发展思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探究地学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是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是间接地概括认识事物的能力,是人们从感性认识到达理性认识的必要条件,也是领会、理解教学内容的重要条件。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掌握生物学的概念和原理。因此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人的思维活动常常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问题和疑问可以
17、推动人们去积极思考和探究。学生的探究、发现决不是一种自发的随心所欲的活动,它是在教师的严密组织和积极引导下进行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一定情境中(或者条件下),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的具有一定难度,但经过学生努力又可解决的问题,以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善于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千方百计地创设具有启迪思维的最佳问题情境,巧妙地通过问题来刺激学生自觉学习,自行发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发学生的独立探究精神,从中发现规律,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从而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创设问
18、题情境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可以运用各种直观手段,通过学生的观察将问题展示在学生面前;也可从教材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伸出来,揭示新的矛盾,提出新的问题;或根据日常的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中的某些现象,形成问题悬念,还可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思维障碍提出问题,还可以引经据典,或名人轶事引出问题等等。但不管什么途径,都要围绕启动学生思维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操作过程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启发诱导的问题情境,培养思维的独创性(主体性)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按宋代教育家朱熹的解释,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一些精彩疑难的问题,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想弄懂而又
19、不得其解,想说出是怎么回事而又说不出的“愤、悱”心理状态,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然后通过教师的诱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独立”地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疑难问题一经提出,愤悱心理情境即刻到来,即调出学生探究的“胃口”,顿时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例如:高中生物课对无性生殖学习的问题设计,首先这样引导:“生殖是当今世界生物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1997年2月7日爆炸的一颗震惊世界的生物原子弹(用电脑展示出多莉羊的图片) 一只可爱的小羊诞生在英国了,它的名字叫多莉。一只外表普通的小羊为什么引起举世瞩目呢?因为她是通过无性生殖克隆
20、出来的。那么,到底什么是无性生殖呢?”这样导入无性生殖,要比平铺直叙“现在我们来学习无性生殖”效果要好得多。接下来运用多媒体演示多莉的培育过程并举出常见的无性生殖的实例,通过学生独立的观察,比较、分析和讨论后,找出共性,归纳出无性生殖的概念”。又如: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一节,首先从初中所学光合作用反应式“6CO2+6H2OC6H12O6+6 O2”为导引,揭示出矛盾: 师:“这个反应式能否反映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呢?即生成O2和C6H12O6中的C、H、O分别是从反应物中哪里来的?我们先来观察科学家的一个实验:(介绍希尔光反应的实验)小球藻CO2H218OC18O2H2O18O2O2 光能叶
21、绿体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参加反应的水”从而发现问题矛盾:在反应式中生成12个氧原子,而反应物提供的水中只有6个氧原子。引导讨论并独立修正原反应式为:6CO2+12H2O* C6H12O6+6 O2*+6 H2O 师: “修正后的反应式虽然能够反映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关系,但却不能反映整个光合作用的过程,其实,光合作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它是由光反应与暗反应两个过程组成的,那么这两个过程又是如何进行的呢?”抓住学生急于探究的心理,进一步激发思维的独创性,将思维引入深层。又如:学习“同源染色体”概念时,不是直接给出概念,而是利用图解并配合语言提供智力背景(指出颜色的含
22、义,并引导学生观察:形态、大小、行为等)让学生独立地去发现并总结出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发挥其主体能动作用。3、 引导探究的问题情境,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自然所需要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概念,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操作的基本过程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作适当补充和调整,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要解决和研究的课题学生利用有关的材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各种可能的假设与推想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对比、分析,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假设与推想。对学生中的不同的观点,可展开讨论与争辩对结论做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学科 创设 课堂教学 情境 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7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