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论文:对“安培分子电流假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高中物理论文:对“安培分子电流假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论文:对“安培分子电流假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对“安培分子电流假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高二物理教材第二册磁场一章中有一个常不容易被老师和学生所重视的知识点: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它在必修加选修版本中是一节阅读材料,在必修课本中也仅仅是一节介绍性的知识,从知识点来说并不是重点,但笔者认为对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在对这一知识的探求过程中,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猜想”也是解决物理问题、寻求物理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而且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创新思维形式。因此笔者在对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并没有对其简单、草率的处理,而是进行了精心设计,让学生体会到 “猜想”思维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对此笔者感触颇深。下面是笔者对这一节内容的教学设计和教学
2、反思:一、课堂教学设计猜想1:电流产生的磁场与磁铁产生的磁场是否有相同的本质首先让学生复习各种磁铁、电流周围的磁场线分布特点,使学生确信磁铁和电流都可以产生磁场,特别是条形磁铁和通电长直螺线管周围的细铁屑的分布情况。然后我们紧追不舍地创设这样的猜想情景:教师拿出一个暗盒,其周围放上一些细铁屑,观察细铁屑的分布象条形磁铁或通电长直螺线管周围的情况,然后让学生猜测暗盒内是条形磁铁还是通电长直螺线管?学生的无法猜测突出了这两种来源产生的磁场的相似性,从这一相似性,教师可趁机引导学生猜想它们的本质是否相同?从而为安培分子电流的引出和学习争得了有条件,也使磁现象的电本质得到了统一。猜想2:如果分子电流的
3、假设是正确的,那么钢锯条在磁场中应该会被磁化如果分子电流的假说是正确的,顺着这一思路,那么一根原来没有磁性钢锯条把它放在磁场中会怎样呢?让学生运用分子电流的假说作进一步的分析、猜想。学生可以猜出:分子电流从无规则排列到有规则排列,最后产生磁性,钢锯条就能吸引其它没有磁性的铁块了。教师趁机引导:猜想不一定是正确的,特别是象分子电流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领域更难把握,要证明猜想的结论是正确的,最好的方法是用实验来检验利用猜想的结论推理得到的宏观现象是否会发生,若能发生,则猜想的分子电流假设是正确的;若不能发生,则我们的猜想是错误的。因此我们可以用这样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把钢锯条放在磁铁附近一段时间
4、,或在一磁极上蹭几下,再用它去吸引曲别针,看一看能否把曲别针吸引起,就能检验我们猜想的正确性了。学生对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到非常新奇,教师可再进一步引导:一个推理、一个实验的证明并不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它必须接受多个推理、多个实验的检验,甚至所有与之有关的实验及现象的检验。从而趁机引出猜想3。猜想3:如果分子电流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怎样把已磁化的物体去磁呢?教师继续提问:如果分子电流的假说是正确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原来有磁性的钢锯条要失去磁性呢?学生会说让分子电流的排列重新打乱。教师紧接着问:你猜猜看能用哪些方法打乱分子电流的规则排列?并要求设计相应的简单实验来验证。这一活动引起学生积极地去猜想和
5、实验设计,拉开了发散思维的一幕,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根据分子电流的假设,学生对此问题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猜想方案。学生甲:不断敲打、振动钢锯条,使分子电流取向混乱。相应实验设计:使劲的敲打已磁化了的钢锯条,然后再去吸引曲别针,引力明显减小。学生乙:既然敲打可以使钢锯条去磁,那么,加热也可以达到这一目的。相应实验设计:让已磁化的钢锯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让它吸引起数枚曲别针,然后对已磁化了的钢锯条进行加热,发现吸起的曲别针数目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还有很多很多,但都跟甲、乙两位学生想法大同小异,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看到这些现象,学生自然就明白是去磁的结果,又一次说明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设的猜想是正确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 论文 安培 分子电流 假设 教学 设计 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7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