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教学设计.doc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教学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3.4.2理解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是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年级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的第四节内容。本节课重视科学方法研究,重视解题的方法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方法、学习方法。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上节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定律以及数学表达式,无形中降低了难度。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电阻在串并联电路中的规律以及应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初中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知识来支持。学生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欧姆定律的公式
2、和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特点。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结合欧姆定律总结出欧姆定律在电路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通过例题分析,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2.通过电路分析,准确理解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欧姆定律的理解。难点: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方法。【课时安排】1课时【评价任务】1.目标1设计的评价任务:学生通过对例题的分析,掌握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特点,熟练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评价实施:检测题检测。2.目标2设计的评价任务:引导学生对电路进行分析,推导出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方法。评价实施:检测题检测。【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
3、节教与学活动评价要点导入环节(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欧姆定律是电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应用非常广泛。实际电路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往往可以简化为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再利用欧姆定律来解决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问题。(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1.通过例题分析,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2.通过电路分析,准确理解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方法。学生认真阅读学习目标,能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全部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带着下列物理概念看课本P83-84页内容,勾画知识点并记忆,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等效电阻在电路中,如果一个电阻的效
4、果和几个电阻在同一电路中的效果相同,可以认为这个电阻是几个电阻的等效电阻。这个概念可以结合“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对照理解。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即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这里的“等效”可以理解为在同一个电路中,即电源电压相同,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相同,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相同。(二)自学检测反馈要求:7分钟完成自学检测题,让5个小组的的同学到黑板前展示,书写成绩和题目成绩记入小组量化,要求书写认真、规范,下面同学交换学案,小组长组织成员用红笔将错误画出,准备更正。和9,串联后接到某电源上,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_,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如把这两个电阻改为并联后接到原电路中,那么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_,两个电
5、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2.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减小一半时,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1=15和R2=5的两电阻并联后接在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是,R2两端的电压为_V,干路中的总电流为_A。学生通过学案自学知道等效电阻的含义。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课本。通过自学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学会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学生根据自学情况独立完成自学检测练习题。后教环节(一)展示交流,统一答案先交换学案,然后更正。选取4个小组同学分别展1个题目,下面同学提出修改和补充建议,老师要做出及时评价,2分钟时间让学生用红笔更正,提出先学中未解决的疑
6、惑,小组或全班讨论解决。(二)串联、并联电路中等效电阻与各分电阻的关系(1)串联电路R1和R2串联,因此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设R1两端电压为U1,R2两端电压为U2,则有,综合以上推导,可以得到有串联电路总电阻和分电阻的关系: ,推论: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即。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2)并联电路等效电阻电路R和R1、R2并联的效果相同,可以认为R是其等效电阻。推论: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的和。即1/R总=1/R1+1/R2.并联电路中,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教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通过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规律,结合欧姆定律推导出总电阻的计算方法。学
7、生认真分析,理解、掌握,并通过练习题巩固。训练环节1.一只灯泡两端的电压是3V,能正常发光,此时的电阻是6。如果把这只灯泡接到电压为9V的电源上,电路中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灯泡才能正常发光?2.学校照明电路的总电阻,当( )A全校电灯开关都闭合时最大 B全校电灯开关都闭合时最小C全校电灯开关都断开时最小 D全校电灯少用时最小3. 电阻R1和R2并联在某电源上,且R1R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R1两端的电压大于R2两端的电压 BR1中的电流等于R2中的电流CR1中的电流大于R2中的电流 DR1中的电流小于R2中的电流4. 一个20的电阻,接在由4节干电池串联的电源上,要测这个电阻中的电流
8、和两端的电压,电流表,电压表选的量程应为( )A0,03V B0,015VC03A,03V D03A,015V5. 为了使一只电阻为10、正常工作的电压为6V的电灯接在24V的电源上能正常工作,那么电路中必须( )A串联一只30的电阻 B串联一只10的电阻C并联一只30的电阻 D并联一只10的电阻学生先独立完成训练题目,然后校对答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再有疑问请教老师。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新的物理量电阻,电阻的单位及换算。重点学习了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学习了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附:板书设计17.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串联电路电阻特点:R总=R1+R22.
9、并联电路电阻特点:1/R总=1/R1+1/R2【教学反思】附件1:教学目标叙写解读1.学习目标的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和学情三方面的分析。2.学习目标的设计要把课程标准分四步细化分解,找到本节课的核心目标。即: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但由于初中物理阶段,学段目标即学期目标,因此两者合二为一。学段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核心目标)3.4.2理解欧姆定律。3.4.2理解欧姆定律。掌握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推导电阻串联和并联总电阻的计算方法。第一步:分析陈述方式、句型结构和关键词。1. 理解欧姆定律。陈述方式:认知性目标句型结构:行为条件(学习环境)+行为动词(行为
10、表现)+核心概念(关键词)行为条件是“通过例题分析”;行为动词为“掌握”;核心概念(关键词)为:“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属于概念性知识。2.总电阻的计算方法。陈述方式:认知性目标句型结构:行为条件(学习环境)+行为动词(行为表现)+核心概念(关键词)行为条件是“通过电路分析”;行为动词为“推导”;核心概念(关键词)为:“总电阻的计算方法”,属于事实性知识。第二步:分析关键词,构建概念图。电阻概念体系知识地位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难点欧姆定律重点第三步:根据概念图,分解行为动词。“理解”:用于抽象事物,是对抽象的概念、原理、规律等的理性认识。行为动词如:解释、描述、说明、整理、比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欧姆定律 串并联 电路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7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