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全册说课qcsk.doc
《高中物理全册说课qcsk.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全册说课qcsk.doc(2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2牛顿第二定律(说课)9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说课11自由落体运动说课16“原电池”(第一课时)说课21弹簧形变和弹力说课稿25弹力和弹簧测力计说课稿31电和磁说课稿35课题: 电容器、电容36动量定理42反冲运动 火箭 说课教案46简谐运动说课材料47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说课稿52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说课53向心力,向心加速度说课58宇宙航行说课稿61圆周运动说课稿64自由落体运动说课653.7 超重和失重的说课70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教学设计7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说课80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说课稿83弹力说课案85电容器的电容89动量守恒定律(说课)94功的计算复习课97功
2、(第1课时)说课稿100楞次定律说课稿103合理利用机械能说课稿111高中物理说课稿 机械波116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说课稿(2)118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变化规律说课稿122库仑定律(说课及教学设计)124离心现象及其应用说课稿128牛顿第三定律说课135牛顿第三定律说课137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139平抛运动说课稿141曲线运动公开课说课稿149摩擦力说课稿151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154说课:测定金属的电阻率159说课稿:重力势能的改变163说课内容: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165向心力 向心加速度169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173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说课稿177匀速圆周运动(说课稿)179运动快慢的
3、描述-速度(说课教案)183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版本人教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的物理第一册第二章直线运动的第八节自由落体运动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内容在本章教材的最后一节,学生学习了前面的运动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及匀变速直线运动后学习的一种特殊的匀变速运动,它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复习和巩固,同时通过本节内容的知识探究,也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3、教材特点:a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匀变速运动规律的理解b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突破陈规,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4、教学目标1
4、知识目标:a、了解人们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历史事实和科学方法;b、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c、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d、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2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的能力;b、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课本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a、通过实验提出问题引入,在问题情景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敢于思考、敢于突破陈规、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b、在学习中,学会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5、教学重点
5、、难点:重点:对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推导及运动规律的掌握和运用;难点: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推导。二、教法和学法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自由落体运动 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物体自由下落运动的理想化模型,是一种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有其广泛性和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概念的形成,依据认知结构理论,结合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实验探索、课件展示、分析讨论强化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科研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学中创设物理情景教师边演示边提问,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引导学生来探索规律并让学生试着自己得出结论。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
6、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教师可给予恰当的思维点拔。采用:“复习提问直观演示分析讨论归纳概念揭示规律巩固知识”并辅以现代教 学手段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启发式教学。对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思考,注重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学会解决问题。采用:提取旧知识积极思维实验探索构建新知巩固深化的学法。三、教学过程设计1、复习提问: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是V= Vt + atS = V+atVV=2asb、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比有什么特点?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
7、位移之比为1 : 3 : 5 : 7指出:这个公式反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它可以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中。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结论来验证某些运动是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2、新课引入演示:将一张纸和一个小石块同时在同一高度同一地点释放;现象:重物先着地,重的物体下落较快。提问:如果将纸片揉成一团在和小石块同时在同一高度同一地点释放结果会怎样呢?让学生猜测实验现象再演示,调动学生尽早投入课堂积极参与,积极进行观察和思考。演示:将纸片揉成一团在和小石块同时在同一高度同一地点释放;现象:几乎同时着地,轻重不同的物体同时下落。提问:两次实验用的物体是相同的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启发学生认识到
8、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介绍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研究。讲述伽利略的推理过程时,拟定一个讨论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正亲临这场争论,进入情景教学。学习伽利略相信科学,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引出课题: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课件:牛顿管实验a、 未抽气时:轻的物体比重的物体下落的慢b、 抽出部分空气时:轻的物体下落速度加快,但仍比重的物体下落的慢c、 抽成真空时: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使学生再次认识到生活中观察到重物下落快的原因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终于使问题真相大白,从而引入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使课堂气氛达到高
9、潮。1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2条件:在没有空气的真空里才能发生,若在有空气的空间里。只有空气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的下落才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指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进一步提出问题: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它的运动规律是什么?课件:闪频照片引导让学生通过频闪照片看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越来越大,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但究竟是否是匀变速呢?讨论: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但究竟是否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假设: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启发学生利用照片上的数据来验证。让学生自己
10、分析、处理数据。此时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结论,而应给予充分的时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及时引导。结奏应放慢,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也使学生对自由落体的性质有深刻的印象。使课堂气氛掀起第二次高潮2、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根据S = at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是相同的。引出重力加速度3、重力加速度1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符号:g)2方向:竖直向下3大小:与地点有关,一般计算中取9.8 m/s,粗略计算时可取 g = 10m/s。课件: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有所不同。赤道处g小极
11、地处g大。因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都使用于自由落体运动。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 Vt + at V= g tS = V+at S = atVV=2as V=2as四、课堂练习1、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质量的3倍,它们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加速度大c、甲与乙着地的速度相同 d、下落过程中,两者在任意时刻离地的高度相同。五、小结1、自由落体运动1、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2、条件:在没有空气的真空里才能发生,若在有空气的空间里。只有空气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的下落才可以看成
12、是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 重力加速度1、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符号:g)2、方向:竖直向下3大小:与地点有关,一般计算中取9.8 m/s,粗略计算时可取 g = 10m/s。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 Vt + at V= gtS = V+at S = atVV=2as V=2as六、作业1、测定自己的反应时间2、P38页1、2、3、4、题3、阅读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七、评价分析新课程理念追求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情感层面上的接触,追求师生心灵的拥抱。为了全面了解
13、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我们的教学,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用积极、及时的评价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本节课通过深挖教材,按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的目标,以观察实验、分析、归纳、讨论及信息技术的直观演示来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培养,信心得到增强,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牛顿第二定律(说课)一,教材分析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动力学又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热学,电学等其它部分知识所必须掌握的内容.所以,牛顿第二定律是本章的中心内容,更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为了使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认识自然,和谐,本节之前的
14、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使学生对第一定律的认识得到强化;启下,即是通过实例的分析使学生定性地了解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本节教材是在前一节的基础上借助电脑通过实验分析,再进行归纳后总结出定量描述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关系的牛顿第二定律.由实验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是我们认识客观规律的重要方法.由于本实验涉及到三个变量:a,m,F,因此我们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先确定物体的质量,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确定力,研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在以后学习气体的状态变化规律,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金属导体的电阻等内容中都用到了这一方法.控制变量法也是我们研究自然,社会问题的常用方法.通过教
15、学,使学生学习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两种常用方法一列表法和图象法,了解图象法处理数据的优点:直观,减小误差(取平均值的概念),及图象的变换,从a-m图(曲线)变到a-1/m图(直线),在验证玻-马定律中也用了这种方法.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不全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实验结论及定律的内容和意义,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在得出结论时用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和物理变量,如何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让学生沿着科学家发现物理定律的历史足迹体会科学家的思维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记住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了
16、解以实验为基础,经过测量,论证,归纳总结出结论并用数学公式来表达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使学生体会到物理规律的简单美.本节课的重点是成功地进行了演示实验和用电脑对数据进行分析.这是本节课的核心,是本节课成败的关键.二,教法和学法本节课采用以电脑辅助演示实验为主的,知识教学与科学方法教育相结合的同步调控模式.按系统论的整体性功能原理,整体功能要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物理的知识,方法,能力,科学态度等都是教学的要素,如果把这些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达到共同促进的作用,则物理教学的效果会更好,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步调控模式中,没有单纯地就方法讲方法,而是将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实事求是的
17、科学态度的养成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是基于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原理考虑的.再则,按教学论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教师的任务是制订目标,组织教学活动,控制教学活动的进程,并随机应变,排除障碍,并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步调控的模式既注意了教的作用,将教师置于调控地位.同时,更注意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意识地设置教学活动的环境,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再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材难点处适当放慢节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如从a-m图象,猜想a与m成反比,然后画出a-1/m图,得出正确的结论.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
18、,掌握科学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最佳效果.三,教学程序1.问题引入新课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水平拉力作用而做加速运动,引导学生分析物体的质量,加速度,拉力三者之间的定性关系,鼓励学生进行猜测,它们成正比,成反比,不成比例等.然后指明本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探索得出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导出课题牛顿第二定律.这样导入的用意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于探索的积极性.2.设计实验方案在引入课题后,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如何来研究F,m,a三者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得出用实验法先确定m,研究a与F的关系;再确定F,研究a与m的关系,最后得出三者的定量关系.由于教材(
19、必修第一册,人教版)中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不足(夹子很难同时夹住两细线;由于线的弹力,小车要反冲后才能停下,实验误差大),我设计了用电脑辅助来探索a与F,m关系的实验,如附图.遮光片宽度L,通过光电门时间分别t1和t2,两只光电门间距为s.当滑块通过光电门时,光电门产生一个脉冲,通过计时器中的三极管放大后,从计算机LPT口输入,调用计算机定时中断来计算时间,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加速度的值,结果显示在表格中,同时在坐标图上标上点,实验结束后,程序提供一个画直线模块,可用光标来控制直线的斜率.3.进行实验探索请两位同学上台操作,其他同学边观察,边思考,教师控制电脑.先保持物体质量为200g不变,测出拉力
20、分别为0.05N,0.10N0.15N和0.20N时的加速度,填入表中和a-F图上,显示投影在大屏幕上,引导学生得出aF的结论.然后再保持拉力为0.10N不变,测出物体的质量分别为200g,282g,332g和382g时的加速度,填入表中和a-m图上.在a-m图上可看到随m的增大a逐渐减小,但它们的关系不明确.引导学生大胆猜测a与m成反比,再画出 a-1/m图,得到结论a1/m.4.分析归纳结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F=kma,在国际单位制中,定义1N=1kgm/s2就可以得出牛顿第二定律F=ma.然于进行合理的外推,当物体受几个力作用而做加速运动时,F应为合力.由于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引
21、导学生通过实例得到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5.应用巩固练习通过三道典型的问答和计算题,巩固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的理解,为进一步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6.总结告诉学生我们本节课学的牛顿第二定律是把力和运动联系起来的桥梁,是我们解决许多力学乃至整个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武器,是我们学习物理的一个重点,要求大家很好地理解,掌握,应用它.而这节课所用的电脑辅助的实验归纳法是人们研究自然,社会的一种常用方法,列表法和图象法是处理实验数据的常用方法,我们还学了用数学公式来表达物理规律的方法,希望大家熟悉并能运用这些方法.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说课物理组
22、 高卓一、教材分析(一)地位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这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二册第六章曲线运动一章中的第八节,也是该章最后一节。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向心力以后的一节应用课,通过研究圆周运动规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使学生深入理解圆周运动规律,并且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生活体验,加深物理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二)教材处理教材中的“火车转弯”与“汽车过拱桥”根据学生接受的难易程度,顺序作了对调,并把最后一部分“离心运动”放到下一节课处理。(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向心力的认识,会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2)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 全册说课 qcsk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7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