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师说课稿范例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doc
《高中数学教师说课稿范例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教师说课稿范例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题:5.4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第一课时)教材: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下)授课教师: 单位: 教材分析与教法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概念(1)在巩固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基础上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概念;(2)会写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给定向量的坐标.2、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能正确理解向量加、减法的坐标运算法则;(2)能熟练进行向量的坐标运算;(3)掌握向量坐标与表示它的有向线段的起点坐标、终点坐标之间的关系.能力要求1、通过平面向量坐标表示及坐标运算法则的推导培养学生演绎、归纳、猜想的能力;2、通过对坐标平面内点和向量的类比,培养学生类比推理的能力; 3
2、、借助数学图形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认识到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体会客观世界中事物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观主义观点.重点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难点理解向量坐标的意义.方法引导发现、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三角尺.教学过程环节具体内容及形式双边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回顾判断题1、单位向量都相等; ( 假 ) 2、坐标平面上的x轴和y轴都是向量. ( 假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命题作出判断;教师从学生活动出发,进行评价、拓展,为新课的讲解作铺垫.oxijy复习回顾: 复习向量定义,引出x 轴
3、y轴正方向上的单位向量i和j.3、如果e1 、e2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y,使a = x e1 + y e2 . ( 真 )通过第3小题复习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为下一步将基底特殊化引出新课做准备.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学生熟知的足球运动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并且建立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通过教师引导,体会特殊化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知识的迁移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达到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融为一体的目的.师生共同探究及应用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问题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每个点可以用一对
4、实数来表示,向量可以吗?解决途径:以向量i、j为基底,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构造平行四边形,如图:oxyija 结论:若a = xi+ yj,则a =(x,y)叫做向量的坐标表示. 经历前两个环节的铺垫后,教师引导学生恰当的选取基底,完成基底特殊化的过程.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使学生直观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概念,明确求向量坐标的思路.设置探究式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灵活应用,充分体会数学探索的乐趣.以向量b为例讲解本题,可以让学生体会向量的坐标与点的坐标一样,有正负之分.在学生掌握课本例题的基础上进行挖掘、引申,探究新知,使得前后知识衔接自然.在
5、教学中渗透类比和特殊化的数学思想,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体系,为下一步突破教学难点做准备.应用一、初步运用定义求特殊向量的坐标.i=(1,0),j=(0,1),0=(0,0)应用二: (课本P111例1).例1、 用基底i、j分别表示向量a、b、c、d,并求它们的坐标.123401234xyOabcd变式探究:将例1中向量d的方向取反向得到向量e,分析b、e两向量的关系后进行探究.探究一:相等向量的坐标有关系吗?结论:相等向量的坐标也相等,体现向量与其坐标的对应关系.探究二:将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放在坐标原点后有何结论呢?结论:此时向量坐标就由这条有向线段的终点坐标唯一确定了. 学生独立完成,进
6、一步体会特殊化思想.师生共同探究,教师板书过程.教师重点以向量b为例讲解本题,引导学生利用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求出向量b的坐标,并提醒学生注意坐标符号.学生观察出向量b、e两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应该是相等向量.教师提问:向量在坐标平面内任意平移而坐标不变,那么将其起点放在什么位置更有利于研究呢?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画演示,学生直接参与探究的过程,从亲身体验中获得深刻的认识.师生共同探究及应用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问题二:若已知a =(1,3),b =(5,1),如何求a b 、a b的坐标呢?(由特殊到一般,探究向量加减的坐标运算法则)法则:若a =(x1 ,y1),b =(x2 ,y2),
7、则:a b = (x1x2 ,y1y2 ),a b = (x1x2 ,y1y2 )应用三:课本P112例2 及P114练习1.探究三:例一中向量a的坐标与它对应的有向线段的起点、终点坐标有何关系?bcOxyaAB(从具体例子寻找规律) 由图可知,a = c b 结论: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表示此向量的有向线段的终点的坐标减去起点的坐标.探究四:一个向量平移后坐标不变,但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发生了变化,这是否矛盾呢?借助探究二的探究思路,利用向量坐标表示的推导过程来组织教学.结论:向量的坐标与表示它的有向线段的起点、终点的具体位置没有关系,只与其相对位置有关系.对具体的两个向量,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分析规
8、律,通过猜想、验证得出向量的坐标运算法则.例2以学生回答为主,教师板书过程;练习学生笔答,通过实物投影反馈.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引导学生把任意向量用起点在原点的向量来表示.寻找各知识点的联系,挖掘问题实质.让学生经历主动观察、大胆猜想、积极验证,顺利得出向量的坐标运算法则,突出重点.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熟练运算法则的应用,体会向量坐标运算的优势:思路明确,过程简捷;强调步骤书写,发现问题及时解释说明.体现了向量坐标的意义,通过提出矛盾、回顾旧知、推理验证,对难点层层突破.应用四:课本P114练习2.应用五:以表格形式对练习2 引申训练 起点A终点B向量AB(
9、 2,3 )( 1,1 )( 3 , 4 )( 2 , 7 )应用六:课本P113例三.变式训练:将例三中平行四边形ABCD这一条件去掉,改为求点D,使这四个点构成平行四边形.(教学中可根据时间情况进行讲解或作为课后思考题)学生口答,教师进行评价、拓展.教师倡导学生积极思考,从不同角度解决本题,体会难易差别.熟练向量的坐标与表示它的有向线段的起点坐标、终点坐标之间的关系.例三是对本节内容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并对新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归纳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简要铺垫.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加以补充. 帮助学生把所学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数学 教师 说课稿 范例 平面 向量 坐标 运算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6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