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快速公交线工程设计方案.doc
《广州快速公交线工程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快速公交线工程设计方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州快速公交线工程设计方案中山大道BRT试验线工程方案设计(一)在2007年1月中山大道BRT试验线概念方案设计公示的基础上、设计单位综合公示期间市民群众提出的意见、经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初步完成工程方案设计。2007年4月20日、由建委科技委组织召开了广州市中山大道快速公交(BRT)试验线工程初步设计评审会。评审会后、由设计单位根据评审会专家意见继续深化完善工程方案设计、并将于近期完成。为使该方案尽可能细致完善和考虑周全、现把最新方案成果予以公示、再次征求广泛市民群众的意见。一、工程概况中山大道BRT 试验线全长 公里、呈东西走向。西起天河区广州大道东至黄埔区夏园、穿越天河区和黄埔区、由天河路
2、( 公里)、中山大道(13 公里)、黄埔东路( 公里)三个道路部分组成。其中天河路和中山大道属于市政道路、城市主干道一级、红线宽度60 米。黄埔东路属于公路性质、红线宽度为60 米。根据规划、天河路和中山大道是天河区东西向主要客流走廊之一。全线设置路中侧式站台29对。乘客需要先通过天桥、人行隧道或斑马线到达路中车站、买票进站、再乘车。乘客可以在站台处免费换乘所有停靠BRT站台的公交车辆。BRT试验线定位为地铁的补充和延伸。全线在石牌桥、岗顶和车陂站处与地铁站整合。乘客可以直接由地铁车站通过隧道进入BRT车站。二、断面图目前的中山大道基本为双向8车道、公交车辆在路侧站台停靠、在路段与社会车辆混行
3、,由于公交线路很多, 目前进站公交车和右转车出租车互相干扰、严重影响交通、造成拥堵。目前的中山大道交通状况实施后、中山大道非站台段、仍然保持双向8车道、公交车进入路中行驶(占用2车道)、小汽车和社会车辆在公交车道外侧行驶 (占用6车道)、这样避免了车辆间的相互干扰、达到各行其道的目的。BRT站台处、根据公交车流量、BRT车道需要占用双向4车道。道路拓宽、社会车辆和小汽车仍然维持双向6车道。未影响或减小其他车辆道路宽度。走廊西部采用的对开式站台设计(因走廊西部客流大、需要的站台长、受道路条件影响、采取对开设计)走廊东部采用的错位式站台设计(走廊东部客流较小、需要的站台规模较小、可以采用错位设计、
4、减少道路扩宽段长度)三、系统主要特征参数全线29 对路中侧式站台;车站采用水平上下车及车外售检票形式;侧式站台高35cm;路段单向1 车道、车站处需要设置超车道。根据客流和服务线路数量设计车站规模。车站规模通常为12子站、站台长度60m(长)4m (宽);120m (长) 4m (宽) 及175m (长) 5m (宽);。个别客流极大的站车站长度为3个子站。原则不需要设置换乘站;石牌、岗顶和车陂站实现BRT 车站与地铁车站的直接整合。结合道路条件和交叉口设计,乘客进出站主要采用两种形式:1. 地面方式:临近交叉口、结合交叉口信号、利用地面横道线进入车站: 10 座车站;2. 立体过街方式:(2
5、4处)12 座新建天桥,3 座现有人行隧道改建,3 座现有地铁人行隧道整合,6 座天桥改建。沿线提供连续的自行车道,BRT车站处提供自行车存放区;BRT 车站内设置实时乘客信息系统显示;BRT 系统内各站台实现免费换乘;BRT 车道路面采用彩色沥青混凝土、站台处的路面需要加强,采用彩色水泥混凝土路面;中山大道BRT试验线工程方案设计(二)四、车站站点设置原则车站位置的选择必须满足线路设计的技术要求、设于人流密集、存在客流需求的地点、并结合客流吸引范围、方便与其他交通方式和地铁的换乘;原则上临近现有普通公交车站、便于BRT 车辆和调整后的支线普通公交车的接驳和换乘;广州用地紧张、应因地制宜、合理
6、布置。车站设置和人行天桥的设计原则不超越城市道路规划红线。建筑形式力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有效利用空间;站台位置尽量选择在离开交叉口一定距离的路段、充分利用路段中间多余的车道和通行能力、不占用交叉口过多的车道、保证路段和交叉口车道数的匹配;根据客流需求并结合道路条件设置站台、站台设置间距原则为800米左右、根据实际需求有所调整。车站站台和人行天桥的设计与城市环境景观协调、反映广州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力求建筑艺术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充分展示广州作为21 世纪区域中心城市的形象与风貌特征;站台设计明显、简洁、大方、具有明显的特征、便于乘客识别。车站(一子站和二子站)设计示意车站设计效果图(推荐方案)
7、站内效果图(快速公交(BRT)站内类似于地铁站、乘客定点等车、快速登乘)站内公交线路指引系统广州BRT行人引导系统基于人性化角度、充分考虑了行人进出车站的安全性和舒适度等指标、将采取由大到小、由总到细、逐步引导的分级引导模式。并通过一系列颜色的划分、使该行人引导系统更直观、更便捷、更有效。本行人引导系统按照指示范围、指示内容和功能由总到细共分为A、B、C、D四级。其中:A级指引标志为BRT车站外围总体引导、为行人进出车站提供指引、并提供全部该车站所停靠各行车线路的相关信息;B级指示标志对进入BRT车站的行人进行第一层引导、主要负责人行天桥上双向线路的指示和分流;C级指示标志在B级指示标志的基础
8、上、对进入该向线路的行人进行引导、帮助行人确定所需车次所停靠子站站台的具体位置;D级指示标志对行人进行最终引导、明确提示该站台所提供的车次列表。在线路指示牌后面增加地图指引、方面群众。站内车辆停靠指引标志和到站电子显示屏。站内乘客指引地图标志示例。中山大道BRT试验线工程方案设计(三)五、运营和票制针对广州地少人多、人口密集特点、并吸收国内外城市实施BRT的经验及系统特点、经过论证决定广州的BRT系统采用“封闭走廊灵活线路”。简单说就是提供一个路中专用走廊、多条线路进入运营、通过车站售检票、定点停车、相位优化等措施、加快乘客上下车速度、缩短车辆停站时间、提高系统运力和道路利用率。减少公交车和社
9、会车辆间的相互干扰和冲突、实现双赢。这种运营模式下、乘客不需换乘、可以坐在BRT线路的公交车进入和离开走廊、最大化节省乘客时间、和最大化允许现有公交线路进入走廊行驶。(北京和杭州的运营模式、需要在沿线设置大量换乘站、大量乘客需要换乘、走廊内只能行驶BRT专线、其他公交线路行驶走廊外面。)据客流和车站饱和度测算、目前行驶中山大道的公交车有23条将进入走廊行驶、这些公交车占用中山大道路程比例长、发车频率高,也是最多乘客搭乘的线路。如目前乘客乘坐210路公交车前往火车站、BRT系统完成后、乘客仍可以乘坐210路、也可以乘坐其他269、33、242路、不同的是进入车站一次付款、多路选择。前往同一目的地
10、方向的车辆将安排在同一子站停靠。非BRT 系统的车辆不允许进入走廊行驶;系统控制中心可实现实时调度和控制;市民在走廊外乘车与现在一样、可使用羊城通或投币方式;在走廊内乘车时需要先利用过街设施到达路中车站、通过羊城通刷卡或投币方式进入车站候车;最终运营方案由交委调整、优化和制定、本研究只提出建议;票制可采用一票制或按里程收费模式。票价研究由交委联合物价部门研究制定;走廊内23条公交线路覆盖范围乘客乘坐中山大道的23条BRT线路公交车、可以前往市内各个区域、不需换乘。并可在岗顶、石牌桥和车陂站和地铁三号线和四号线进行换乘。乘客如何使用BRT系统步骤一:乘客进站前先明确目的地、选择自己所需要乘坐的公
11、交线路、(公交线路不做大的调整、如目前通常乘坐210路车、以后仍乘坐210路车)步骤二:通过行人过街设施、进入路中站台、刷卡或投币后通过入口闸机进站、步骤三:根据站内乘客指引标识、到该线路停靠的子站候车。通过站内电子显示屏、可以知道线路还有几分钟到站。步骤四:车辆进站、乘车步骤五:到达目的地、通过出口闸机、出站。(出口闸机设置为了避免乘客逆流入站)BRT车站内类似地铁系统、进站后可以免费换乘所有停靠线路、但出站后需要再次买票才能进站。中山大道BRT试验线工程方案设计(四)六、BRT对交通的影响和交通组织对交通的影响BRT不仅不会使中山大道上其他车辆的交通状况恶化、相反对于BRT走廊沿线(尤其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州 快速 公交 工程设计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5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