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论文从全球视角看当代资本主义.doc
《资本主义论文从全球视角看当代资本主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主义论文从全球视角看当代资本主义.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全球视角看当代资本主义 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和发展,再1次向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尖锐地提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问题。面对复杂的现实,1部分干部、群众的思想上产生了困惑:为什么当代资本主义还能发展,西方还很富强?资本主义的前景如何?回答这些问题,需要科学地认识与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同时也可以为无产阶级执政党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1正确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首先有1个方法论问题。应该看到,目前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1百几10个国家中,除了少数发达国家以外,绝大部分是处于不同水平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观察当代资本主义,不能
2、只看少数几个西方发达国家,而对多数发展中国家视而不见,只有从全球视角去分析,才能科学地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并预见其未来的趋势。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显著的经济特征,是资本国际化趋势的空前发展,资本的增殖运动已超越了传统的空间范围,形成了资本的国际大循环。这不是偶然地、孤立地发生的,而是战后世界历史特定环境的产物,有着具体的历史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第3世界在战后广泛开展的工业化进程。第3世界工业化在占世界陆地面积70%的地域内,将全世界80%的国家和人口,投入了1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大开发。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和垄断资本主义初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要存在于少数西方工业化国家,殖民地经济并非宗主国
3、资本循环与周转过程中的1个环节,而主要作为其原始积累的对象。战后,1批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但多数第3世界国家虽然获得了独立,却没能在经济上摆脱西方的控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工业化进程被纳入了国际资本循环的轨道。这样的工业化进程,对于西方无异于第2次“地理大发现”,为西方战后的繁荣与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为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提供了动因和条件,带动了资本的国际循环与周转。目前,西方国家的产业、金融资本增殖已全面演化为世界性活动。在资本循环的购买阶段上,西方国家普遍依赖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性资源,对主要工业原材料的平均依赖程度,美国为60%,欧共体为90%,
4、日本则高达92%。在生产阶段上,从60-80年代,西方海外生产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快1.5倍。在出卖阶段上,国际贸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战后西方国家出口增长超过工业增长约1个百分点。资本国际化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纳入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资本的国际大循环在全球范围内扩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了世界经济1体化的现象。资本流遍世界,利润流向西方。西方是经济1体化的最大受益者。在资本主义体系中,由于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在资本有机构成、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经济1体化过程同时也就是两极分化的过程,形成了以西方发达国家为1方,发展中国家为另1方的两极格局。普雷维什等发展经济学家称其为:中
5、心-外围结构。这1结构的特征是:在中心与外围的双向经济交流中,利润及财富单向转移-从外围流向中心。在资本国际循环过程中,发达国家凭借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垄断优势,通过国际间产品、技术、资金、劳动力、信息的交换,获取了巨额利润。仅从资本国际循环的1个方面-国际贸易中不平等交换的情况看,由于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对国际贸易的垄断,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价格“剪刀差”日益扩大。从战后西方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观察(50-70年代中期),如果以1950年发展中国家的出进口价格总指数之比为100,则1952-1958年之间下降到90以下,1959-1972年又进1步下降到80以下。仅从1
6、951-1973年看,发展中国家由于贸易上的“高进低出”的价格“剪刀差”所造成的损失就达1300多亿美元。目前,仅占世界人口15%的西方国家却消耗了全球开发资源的近70%,同时制造了约70%的污染物。这1基本事实集中反映了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不平等的性质与深刻程度。战后西方的相对稳定和发展就是在第3世界工业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双重背景下获得的。然而,这种发展又孕育了新的危机。2自80年代以来,属于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与转折,并已开始影响到西方及整个世界。目前,除部分国家和地区外,工业化在多数发展中国家陷入了停滞甚至衰退。在拉丁美洲,整个80年代被称为“失去的10年”,
7、进入90年代仍动荡不安。在非洲则出现了大范围的衰退与动乱。亚洲的发展也不平衡。事实表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正在跌入“发展的陷阱”。在工业化的初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3个有利条件:国内广阔的工业、服务业发展的空间;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较宽松的外部经济环境。由此,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发展较为顺利。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初期的有利条件发生了逆转,发展遇到了新的矛盾与障碍。农业的衰退与危机是当前发展中国家普遍遇到的结构性矛盾与难题。在历史上,西方国家通过殖民化解决了早期发展中的工、农业的结构性矛盾。但是,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发展中国家无法重复西方的做法,其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大
8、都具有剥夺农业的性质,最终导致了农业的衰退。而农业衰退导致国内市场萎缩,又为工业化设置了障碍。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衰退主要表现在粮食危机上,战后初期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粮食尚能自给自足,当然消费水平是较低的。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危机日益严重起来,非洲大陆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大饥荒。进入90年代,农业衰退在第3世界进1步扩大,联合国粮农组织对93个发展中国家调查的结果表明,其中有70个国家的粮食供应状况趋于恶化。社会严重分化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社会危机。在资本的国际大循环中,巨额利润转移到发达国家,而处于循环中的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分化却因此进1步加剧,造成了“不发达的发展”,贫困在“外围”积累起来,其
9、结果使许多第3世界国家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分化,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1996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文发展”报告指出:1965-1980年间,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约为2亿,而1980-1993年,这个数字上升为10亿。另据联合国拉美委员会的统计表明,60年代初被视为工业化样板的1些拉美国家,70年代以来的社会收入分配差距1直在拉大,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现象均在发展。70年代初期,拥有社会总收入1半左右的富人为总人口的10%,而到90年代初期则进1步缩小为5%;另1方面,城市贫困人口比重从70年代初期的42%上升到目前的近60%。墨西哥的最高和最低收入相差25倍。巴西50年代确定的最低工资相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资本主义 论文 全球 视角 当代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5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