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新历史主义的意向.doc
《超越新历史主义的意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越新历史主义的意向.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超越新历史主义的意向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自新主义兴起以来,各方面都不乏其批评者。旧历史主义理论家批评其否定历史的客观性;右翼理论家批评其西方的激进倾向;而重视文本的形式主义者则批评其意向。论敌众多,甚至有恶意攻击和漫骂者,然而,这些攻讦在学术层面上实无多大价值。在此,我仅想就两位对新历史主义作出严肃分析的学者,即理查勒翰(Richard Lehan)和卡瑞利伯特(Carolyn Porter)的批评作一些述评。当然,其理论本身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东西,但也因其理论框架的影响而存在自身的理论盲点。
2、 一 新历史主义的局限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文系教授理查勒翰,在长期的研究中对新历史主义的”理论局限”进行了一番考察,并得出了自己的尖锐看法。在他看来,”历史模式”是人类了解事物、洞悉本质、阅读文本所必不可少的思维向度。丧失了历史意识,对外部的把握就将陷入意识的分裂状态或”众声喧哗”之中,很难获得对历史的清晰认识。 大体上说,存在三种历史的话语模式:一、启蒙主义式的历史模式,强调对历史”进步”“发展”的信念。这一模式认为,存在一种论的自然观,一种对事
3、物发展因果关系的设定,这使得任何事情都可以经过科学的理解,加以控制和展望。二、浪漫主义式的历史模式,其核心是强调万物循环理论存在,以及对神秘命运的崇尚。浪漫主义历史观是对启蒙历史观某种程度上的反动,科学理念受到神话理念的挑战,机械观的物质理念被心灵与物质交融的观念所取代。可以说,浪漫主义通过对宇宙万物、生死、朝暮等历史、文化、人生的诸多变化,而深切地感受到差异和差异背后那种终极性的存在,所以,将灵与肉、现实与神秘统一起来,在时间的诗一般的流动结构中,去感悟历史的深邃。三、后现代式的历史观,强调结构的非中心范式和共时性观念,消解历史的深度和意义,注重文本的互相指涉或一个文本与其它文本之间的”互文
4、本”关系,从而割断历史的连续性,将历史转化成一种话语模式,把作品的观念拓展到一种文化权力观点上,压缩意义的范围,使其等同于这种的普遍性意义。 在讨论了这三种话语模式之后,勒翰指出,事实上要消解历史是很困难的,因为消解历史的结果将遭遇到”时间空间化危险”,即割裂历史,拼凑历史,形成共时态的历史,从而使历史的真正意义遭到瓦解。他认为,新历史主义由于过多地受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影响,热衷于对历史的消解和对共时态的挪用,使其丧失了历史序列的自然延伸,在几方面存在着自身的问题。 其一、
5、时间空间化的危险。尽管新历史主义号称是一种”历史”主义,但由于它借用了解构主义、女权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理论,所以本质上是排斥历史的线性发展和历史深度的。在阅读文本、理解世界和把握精神时,总是将时间并置,即时间的空间化,这导致了诸多的问题。当历史成为非历史的空间化存在时,就将历史的言说变成以一种言说取代另一种言说的话语,这种历史的事物秩序仅仅是人类文字秩序言说的再现。换言之,人类的知识可以任意将历史修饰打扮、颠倒重组,这样的历史已经瓦解了历史的观念与作品的观念,使人们进入历史或作品时,不再注意历史或作品本身,而仅仅注意作品的隐喻所包容的弹性能指。 &nb
6、sp; 因此,这种注重”发展”或”进步”为宗旨的新历史主义,在勒翰看来,使历史进入了”时间的凝定”,并引申出一种先定的、以主观性决定历史意义的倾向,这种作法的危险性就在于瓦解历史的连续性,将历史的切片从其连续性之中抽离出来,而这种”历史的非历史化”其本身却又处在历史时刻之中。由于历史的时间总是延展性的,所以,任何对历史的逃避和重组,都难以逃脱历史本身的叙事。时间是不可能回溯的,一旦时间过去,它就永远与时间意识相融合,不可能从历史的线性发展中完全抽象独立出来而加以转述、复述和颠倒,使它脱离意识。割裂时间既中断了历史,又中断和脱离了意识,使得意识和历史变成不能被理解、不能被真切把握的东
7、西,而遭遇时间空间化的危险。 在我看来,勒翰这一看法充满忧虑,但有些言过其实。因为新历史主义恰好是对形式主义、新批评和结构主义的反拨,而真切地进入历史之中,只不过它与旧历史主义相区别,不是完全沉醉于历史事件中去亦步亦趋地寻求客观化,而是通过主体对历史的重新解读,发现其中他人之所未见,言他人之所未能言的方面,而获得一种真实的见解,能够启发人的心智。如果把这称之为时间空间化的危险,实在有些牵强。 其二,政治意识形态的严重后果。勒翰认为,新历史主义已经脱离了其所标榜的学术中立态度,具有太过强烈的政
8、治意识形态性。新历史主义的武库中最明显的工具即”政治”,凡事都要放到政治上去加以衡量。为了适应其意识形态,适应其权力隐喻,总是力求从中发掘出本来不明显不突出的东西,加以夸张放大,使其具有浓厚的政治意识、权力意识和意识形态性。在这类新历史主义的文本中充满着斗争的气息,阶级、斗争、霸权、颠覆等术语层出不穷,使得一些学院派学者难以接受或很不习惯。 意识形态被建构在实践模式中,而新历史主义极力压抑这种观念,企图以”范式”取代时间流动,瓦解历史与时间的连续性,从中割裂历史的片断,进而分离出斗争模式和阶级意识,使其成为意识形态的再现品。新历史主义认定历史
9、没有方向性,并将方向的观念作为它要讨伐的目标。这事实上表明新历史理论并非是中性的,仍带有意识形态性,仍锁定在论者与某种文化的、学术的、政治关系和权力关系中。在这个意义上,新历史主义是在进行”虚构的虚构”,它在文学史的虚构中再度虚构出一种关于乌托邦、政治斗争、政治叙事、话语修辞、目标和人的精神等新的虚构话语,使它的结论与它所阐释的日相脱节,甚至为了其意识形态的目的,不惜将它叙事的对象在修辞层次上加以重组,使得一些”叙事”资料本身所不具有的火味在新历史主义的笔下成为一种历史的政治隐喻,来证明自己斗争观念和国家观念。 应该说,这一批评抓住了事情的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超越 历史主义 意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5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