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教案精编版.doc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教案精编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教案精编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教案一、题目:高中数学必修5 第三章不等式 第3.3节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 第一课时二、课程分析:教材中为了引导学生探究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采用了类比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法,这是一条很好的思路,教学中应该遵循这一思路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本课的教学设计也是以这一思路为指导的。另外,教材中的探究过程是在直线上和左上方分别取点P和A,使这两点的横坐标相等,比较纵坐标的大小,进而总结出“同侧同号”的结论。这个探究过程的逻辑是严密的,却也是非实质的,“P与A的横坐标
2、相同”这一限制是多余的,在学生小组活动中可以不用兼顾,只需在直线某侧任意取若干点,把坐标代入直线方程,考察计算结果的符号即可,为了弥补这样做的逻辑缺陷,教师可以在小组活动后统一用代数办法进行证明。三、学情分析: 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成熟,需要依据这一学情对教学活动做如下调整:一是放弃教材中由实际情境引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的相关概念的设计,改为一句话带过:“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等关系需要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来表达。所以本节课我们先来探究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知识,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这样做是因为学生很可能在寻找不等关系、列不等式组这些动作中花费较多时间。二
3、是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理清探究的思路,定好探究目标。这样可以使时间有限的小组探究活动的效率提高,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在探究中自己的任务。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会用“特殊点法”画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2、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找到探究的途径;在探究过程中,善于发现,及时总结,进一步熟悉从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积极投入,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感悟探求新知的常用思想。五、教学重点:用“特殊点法”画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六、教学难点:“特殊点
4、法”画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探究。七、教学流程:结束开始检测学生预习情况教师分析教学目标和方法理清探究思路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总结课件前提测评课件展示目标课件导学达标课件达标测评课件(一)、前提测评1、在直角坐标系中,画直线的一般步骤是:(1)_列表_; 0110(2)_描点_;(3)_连线_。2、观察图形,这条直线把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分成了哪几个部分?答:分成了右上方、左下方、直线上三个部分。3、(1)含有_两个_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_1_的不等式称为二元一次不等式; (2)由_几个二元一次不等式_组成的不等式组,称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3)满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元 一次 不等式 平面 区域 教案 精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