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学科建设总体规划.doc
《生命科学学院学科建设总体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科学学院学科建设总体规划.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生命科学学院学科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0年)2013年10月8日生命科学学院学科建设总体规划(2013-2020年)一、学院学科现状(一)学院学科概况生命科学学院是由原西北农业大学基础课部、西北林学院基础课部、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部分)等单位1999年合并组建,学科已有近八十年的发展历史。在学科发展初期,包括林容院士、石声汉教授、闻洪汉教授、刘慎谔教授等在内的老一辈科学家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随后王韶唐、汪沛宏、荆家海、郭蔼光等一批知名学者刻苦攻关,进一步夯实了学科发展的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学科人才流失严重,中青年科研人才梯队出现严重断层,学科整体的发展相对缓
2、慢。近年来随着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和生命科学学院学科布局的日趋完善,依托学院建设的学科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生物学学科在参评的100个单位中,学科整体水平排在第16位,在陕西省参评高校中位列第1。1.现有学科生命科学学院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6个生物学二级学科博、硕士授权点和一个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生物学二级学科分别为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其中植物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陕西省重点学科。学院现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技术和生
3、物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和陕西省名牌专业。学院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600余名,本科生近1500名。2.学科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44名,其中教授34名,副教授45名,讲师65名。实验研究员1人,高级实验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占专任教师的70.82,具有国外研修经历的教师63人,占专任教师的43.75%。现有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8人,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学校“特聘教授”2人。3.学科平台条件学院发展初期教学科研的软、硬件条件较差,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分散,难以形成团队和集体优势,严
4、重影响了办学与科研水平的提高。随着理科大楼的建成与生命学院整体搬迁工作的完成,学院教学科研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学院目前设有生物科学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微生物与生物工程系、植物研究所和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等5个教学科研单元,涵盖12个教学研究室和5个教学实验室。拥有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研究方向)、陕西省中药材GAP认证咨询中心、陕西省指纹图谱与天然产物研究中心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微生物研究中心和生物信息研究中心等研究基地。此外,在学院的大力推动下,以教授科研实验室为基本单元的科研团队逐渐形成,实验室布局与科研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有效地支撑了学科的快速发展。4.科研项目
5、与成果近年来,学院科研项目与研究成果迅速增加,在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SCI论文发表等方面连续数年处于学校前列。近五年学院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0余项,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重大专项1项,国家转基因专项重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2项,总到位经费5000余万元。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项,国家发明专利20项,主编、副主编教材39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论文150余篇,论文总体质量显著提高。(二)特色与优势生物学学科为学院的主体学科。生物学学科主要以植物和微生物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分类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
6、物学、生物信息学等研究技术和手段,在以下六个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特色与优势。1.植物传统分类学研究植物分类学是植物学科中最古老和最具综合性的分支学科之一。继承西北植物研究所在植物传统分类学领域长期研究形成的优势与特色,近年来植物学科在区域植物分类、类群分布及区系进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主要体现在:(1)依托西部特别是秦巴山区丰富的植物资源,选取我国和东亚特有的或集中分布于该地区的重要科、属(如豆科、铁线蕨属)植物为研究对象,从分子、细胞、个体、群体等不同层次开展了植物类群经典分类、形态解剖及系统发育研究,初步揭示并明确了这些植物类群物种划分的依据、亲缘关系和时空演化特点及
7、其生物与非生物成因。(2)开展了被子植物性状进化研究,选择东亚特有科属如毛茛科的星果草属和尾囊草属,对其特有的花器官发生和发育进行了深入研究,初步揭示被子植物花部式样的演化规律、系统进化及其分子调控机制。(3)收集并建立了总量达70万份的植物标本,拥有全国高校中标本保存数量最多的植物标本馆,该标本馆在西北地区植物分类学和区系地理学研究、植物志编研等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开展了植物标本数字化建设,目前已实现了近半数标本的数字化及网络共享。该研究领域近五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发表SCI论文14篇,主编教材6部。主编或参编了中国西北植物调查所丛刊、中国植物志、秦岭植物志、黄土高原植物志、Flo
8、ra of China、中国滩羊区植物志、中国地衣植物图鉴、华北植物区系地理等著作40余部。其中参与编撰的中国植物志荣获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编写出版的秦岭植物志、黄土高原植物志、中国滩羊区植物志等专著,为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区植物资源研究和利用奠定了基础,在西北地区植物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2.药用植物资源与次生代谢调控机制研究中药及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是当前植物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该领域研究已从原来单一地注重栽培与产量,转向对药用植物生产规范及生长发育与次生代谢调控机制的深度解析。近年来,学院在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规律、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与良种选育、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与提纯技术、
9、中药材规范化栽培理论与技术、中药材质量控制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及良种培育:对全国各地的板蓝根、丹参、玄参的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建立了相关DNA指纹图谱库,选育并获得了世界第一个丹参雄性不育系,审定了两个丹参新品种。(2)药用植物次生代谢及有效成分积累机制研究:系统研究了杜仲、丹参、菘蓝等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时空、部位、个体、地域累积的差异性,阐明了丹参和藏丹参代谢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初步研究了茉莉酸信号参与丹参酮代谢的分子调控机制,揭示了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与生长、物候期、生态环境等因素的耦合关系;同时,建立了280种药用植物化
10、学成分库,形成了300种植物提取物和单体成分的提取工艺和技术参数。(3)药用植物规范化栽培理论体系与生产基地建设:制订了杜仲、丹参、天麻、猪苓、板蓝根等10余种药用植物规范化栽培的质量控制标准,在丹参、天麻、绞股蓝等14种中药的规范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建立了这些中药材从采收、加工、仓储、包装到运输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为企业实现中药材的品牌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顺利完成了商洛丹参、略阳天麻基地的国家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建立了气候、微环境对丹参药材质量影响的数据库模型,形成专家系统,实现了对药材生长与形态建成的实时监控,为中药规范化生产和质量监控的推广示范奠定了
11、良好基础,研究成果在推动陕南山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研究领域近五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重大专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等6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2012年)各1项。出版专著4部,教材6部,发表SCI论文50余篇。3.植物抗性与水分生理生态研究植物逆境分子生理机制与调控研究是当前植物学领域的热点方向与重大前沿。学院立足西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重要农作物及丰富抗逆种质资源,对小麦、玉米等作物非生物胁迫响应的分子生理及其调控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植物水分代谢的生理生态机理、
12、植物抗旱抗盐碱等关键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植物光合机构逆境适应特征与发育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旱区植物水分与抗旱生理生态研究:利用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主要优势物种以及小麦、玉米等旱区作物,进行植物耗水量、需水规律及水分、养分调控与分布机理的研究,对植物逆境(抗旱、抗盐碱)适应机制和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植物与CO2浓度升高、氮素沉降)进行了广泛研究,为旱区作物栽培与水分、养分的高效利用提供了重要科学参考。(2)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优质抗逆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立足西北旱区农业生产,长期开展小麦、玉米等重要农作物抗逆尤其是抗旱相关关
13、键基因的克隆、种质创制及其逆境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形成了成熟的小麦、玉米、水稻、油菜等作物功能基因克隆和转基因验证体系,完成了多个小麦品质、穗及籽粒发育相关基因的分离和鉴定。(3)逆境相关重要功能性状与机构组装关键基因的功能及逆境信号响应机制研究: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二穗短柄草以及水稻等材料,大规模创制植物突变体库,通过正向或反向遗传学的手段,进行了特异性状突变控制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克隆,对拟南芥叶片形态发生调控基因功能与叶绿体发育的分子机理以及水稻卷叶、窄叶、大秆等农艺性状控制基因的功能进行了深度解析与研究,采用酵母双杂与BiFC等技术研究了CDPK、RPK等激酶蛋白互作机制及相关信号转导机制
14、,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克隆抗逆相关基因100多个,真核生物启动子20余个,建立了基因克隆、基因表达、产物纯化、抗体制备等技术平台;研究获得了小麦优质、高产等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建立了不同细胞质类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特异分子标记,并已将这些标记用于育种的辅助筛选。该研究领域近五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国家转基因专项重点课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5项,发表SCI论文60余篇。 4.农业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关系研究本领域针对当前农业生境污染的严峻现实开展了农业微生物资源多样性以及微生物与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物等污染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1)根瘤菌资源
15、多样性研究:系统开展了旱区豆科植物根瘤内生细菌的资源挖掘和多样性分析,完善了盐碱、重金属污染土壤等极端生境根瘤菌分离培养技术,建立了西北地区根瘤菌资源库(CCNW),保藏菌株5000多株,是国际上收集干旱地区根瘤菌数量最多、宿主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根瘤菌资源库,发现并命名10个根瘤菌新种,约占国际根瘤菌已知种数的十分之一,对国际根瘤菌分类系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根瘤及根际土壤中还发现并命名了一系列其它原核微生物新种;创新性提出了根瘤菌共生固氮基因的水平转移与豆科植物入侵的生态适应性机制。(2)农业微生物抗性及其污染修复机理研究: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豆科植物根瘤中分离获得大量根瘤菌和土壤
16、杆菌,并对其中高效抗性菌株进行了系统的抗性机理研究,揭示了抗性菌株对多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模式,克隆了一系列抗重金属相关基因,并通过盆栽实验揭示了根瘤菌对宿主生长的促进作用和对重金属吸收能力的提高,为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奠定了基础。(3)土壤微生物有机污染物降解机制研究:揭示了土壤细菌对芳烃类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机理,在国际上首次系统阐明了谷氨酸棒杆菌多样化的芳香化合物降解能力,利用基因组分析、基因敲除、遗传互补、酶活分析等手段系统鉴定了其芳香化合物代谢网络,证实谷氨酸棒杆菌是目前发现的芳香化合物开环途径最多样化的细菌之一,并首次鉴定了一条MSH依赖的龙胆酸代谢新途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
17、在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Bioresource Technology、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和Syst Appl Microbiol等微生物及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国际刊物,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特色,其中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体系对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机制、细菌VI型分泌系统的抗环境胁迫功能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研究领域近五年获批
18、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领域主题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3.0的18篇。5.蛋白质功能与酶学机制研究蛋白质功能与酶学机制的研究是生物学基础学科最重要、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学校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国家“千人计划”奚绪光教授研究团队的组建,我校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平台已具雏形,在蛋白质功能与酶学机制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有效地支撑了相关基础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1)蛋白翻译后修饰及降解机制研究:研究了PML蛋白的SUMO化修饰及其在PML-NBs组装和
19、功能发挥中的作用,发现不同SUMO蛋白对PML修饰及PML-NBs组装与功能发挥的作用机制不同;发现萜类化合物雷公藤甲素能够抑制细胞中的SUMO特异蛋白酶SENP1的异常高表达,恢复细胞中SUMO化和去SUMO化修饰的平衡。(2)苦荞次生代谢酶基因克隆及其功能性蛋白研究:进行了苦荞种子芦丁降解酶的基因沉默及其对次生代谢物累积的调控机制和非水酶学催化特征的研究,发现芦丁降解酶是苦荞籽粒芦丁累积的关键酶,创新性地建立了芦丁降解酶的检测分析体系。(3)生物大分子结构及功能研究:围绕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结合高通量结晶技术,阐明了生物大分子异构调节的分子机理,补充了国际异构调节模型小分子传递的途径及机
20、制,率先在国际上开展了端粒酶、解旋酶结构及功能的研究,成功运用单分子技术揭示解旋酶与DNA相互反应的新特性,发现G4解旋酶能够特异的结合并解旋G4结构,从而促进基因的转录表达。该研究领域近五年获批自然科学基金7项,陕西省“百人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1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0的6篇,大于5.0的2篇。6.生物基因组信息分析与分子设计生物信息学是当今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大前沿交叉学科,在提升基础研究深度、广度及水平方面作用突出。我院生物信息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农林院校以及整个西北高校中已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分子进化基础研究、公用生物数据库深度挖掘
21、、整理、分析及计算系统生物学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方面上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1)生物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分析:基于生物数据库信息挖掘,进行了基因功能顺式元件序列特征分析与预测、mRNA二级结构功能分析及其对翻译调控影响等研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基因组结构进化、基因与蛋白质网络进化及分子系统发育,开发了新的介观随机模拟理论和算法以及含时代谢控制理论,并将上述理论和方法应用于P450 代谢通路以及miRNA、MAPK等基因调控网络的模拟与分析。(2)计算机辅助药物开发与设计:开发了可用于药物ADME预测和筛选的多个模型以及3D-QSAR 或2D-QSAR药物虚拟筛选和理性设计的模
22、型。相关研究发表在MolecularBiologyandEvolution、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国际知名刊物。目前在该领域形成的方法、取得的成果及建立的平台,已经对传统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该研究领域近五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发表SCI研究论文5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3.0的20余篇、大于5.0的6篇,出版教材1部。(三)学科发展的瓶颈尽管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我校生物学学科在参评的100个单位中,学科整体水平排在第16位(与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等七所院校并列),在陕西省参评高校中位列
23、第1,但是,从反应学科质量的核心指标上来看,与国内兄弟院校尚存在较大差距。从一级指标来看,我校生物学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相对较强(并列第15位),“科学研究水平”相对较弱(第28位);学科声誉位次(第26位)低于学科整体水平位次。从二级指标来看,位次高于学科整体水平的有“专职教师数”(并列第1位)、“授予学位数”(并列第1位)、“学生国际交流情况”(并列第3位)、“专利转化”(并列第11位)等。位次低于学科整体水平的有“科研项目情况”(第67位)、“科研获奖”(第40位)、“教学与教材质量”(第33位)、“优秀学生”(第33位)、“专家团队情况”(并列第32位)、“重点学科与重点实验室”(第2
24、4位)、“学位论文质量”(并列第21位)、“代表性学位论文质量”(第19位)等。我校生物学科各二级指标的发展情况极不平衡,指标均衡性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学科实力与影响力的核心指标排名比较靠后。我校生物学学科的差距与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领军人才短缺,学术团队不健全生命科学学院尽管教师队伍规模庞大,但学科梯队不尽合理,学术团队不健全,缺乏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现有教职工167名,其中院士4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名,讲座教授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名;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现有教职工120人,其中院士1人,长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命科学 学院 学科建设 总体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5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