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总结知识点.doc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总结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总结知识点.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重点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一、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共同决定。出生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数死亡数)与人口总数之比即自然增长率 =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看书上活动)通过活动我们可以看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
2、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二、人口自然增长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
3、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中国水平较低增长缓慢人口基数大(3)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
4、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 都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情况。(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三、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 指标: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高 高 低 原始型 高 低 高 传统型 类型 低 低 低(1以下)现代型2、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1)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的原因 政治上的独立,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民族经济的发展,人均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均寿命增长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快(2) 二战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 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社
5、会福利待遇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传统的生育观念得到较大改变,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缓慢(3)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的原因 死亡率下降 出生率下降:一方面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国家采取控制人口的措施,计划生育政策3、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人口增长 人口问题 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 人口增长过快 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 增长减缓阶段 人口增长缓慢 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1)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发展中国家世界主要(少年儿童比重大) 人口出生率高,人口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加大经济、就业、教育、资源、环境的压力,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人均生
6、活水平上升缓慢甚至下降,造成巨大的人口惯性增长,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措施:计划生育(2)人口增长过慢发达国家 (人口老龄化) 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自然增长慢,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青壮年负担较重,社会养老费用增加,国防兵员不足 措施:鼓励生育,人口迁移4、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时间演变 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5、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 发达国家: 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传统型向现代型过度-世界 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为传统型,实行计划生育后现在已为现代型6、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教学重点1 理解影响环境人口容
7、量的制约因素2 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3 探究人口合理容量的现实途径,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树立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观一、 环境承载力1、 环境承载力,只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2、 环境人口容量:(最多人口数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3、 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首要因素资源: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正相关 教育水平:
8、正相关(看书上12)4、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二、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合理容量:(最适宜人口)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3、对整个世界来说(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
9、,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第三节 人口的迁移一、 人口的迁移1、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2、 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1) 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的迁移活动。(2)国内人口迁移: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地区向另一地区移居的现象。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 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自然灾害2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讯3 社会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
10、宗教、家庭婚姻、文化教育总结:经济因素主导作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三 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入地区积极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活跃市场,加强经济文化交流消极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教育、住房、交通、就业、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加大了社会治安压力对迁出地区积极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减轻人口对环境、土地、就业的压力消极人才外流其它效应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看课本)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问题(多选)。(1)
11、图中反映的人口规模属于( ) A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BP为环境承载力 C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DP为环境承载力(2)图中反映了( )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C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提高D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3)下面因素中可能使最佳人口规模扩大的是( )A新资源的不断发现 B科学技术进步 C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提高 D地域开放程度提高,实现资源互补(做题)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区位分析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
1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区位分析看书上城市区位补充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 建筑物高大稠密 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5、 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
13、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于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展高级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先看书)结构模式特点成因举例同心圆模式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功能区为少市中心呈同心圆状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冲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成都扇形模式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沈阳多核心模式城市
14、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功能区,并由他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随着城市不断扩展,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淄博3、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 历史文化(北京市)、种族宗教(黑人区)、建筑设计(欧洲中世纪城市绕教堂布局)、自然条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四、中心地理论:(先看书)(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3)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
15、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城市等级与服务功能:等级越高,功能越齐全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广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间距越远补充:1、 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2、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树木烧,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一、 城市化1、城
16、市化定义: 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2、 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3、 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1) 推力:哪些是的人群里开向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2) 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4、 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5、 城市化的意义:(看书上详细的内容)人口转变、
17、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三、城市化的特点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看书上)国家类型起步时间目前速度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所处阶段原因发达国家早(英国最早18世纪中叶)趋缓(停滞)高高(70%以上)后期成熟阶段资本主义发展较早,农业现代化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发展中国家晚(20世纪中叶)速度加快低低(不到40%)初期和中期加速阶段民族独立运动胜利经济迅速发展2、出现的问题 郊区城市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逆城市化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乡村小城镇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逆
18、城市化: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生活质量下降发展中国家:虚假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例如,南美洲滞后城市化: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例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中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影响的表现:(先看书,包括活动的材料)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对水循环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2 过快城市化-环境质量下降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生活废气、工业废气、交通尾气 水污染-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城市地表径流 噪声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光污染 电磁波污染
19、(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低价昂贵、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加,影响社会稳定)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以上海市为例,讲解解决的办法。)1改善城市环境:治理河流、控制大气污染物、大力加强绿化建设为改善城市环境,上海市全面展开对大气、河流、噪声等多方面的治理工作。如苏州河的治理、降低城市污染物浓度、加强绿化建设,截止1990年,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0.3%。2改善城市交通、改善居住条件扩宽主干道,修建环城公路,修筑了南浦
20、大桥和扬浦大桥,新修城市高架公路和地铁,改造住宅。3控制城市规模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地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看课本)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一、 农业区位因素1 农业: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 劳动对象:植物动物 农业部门: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 农业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2、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湘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 总结 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4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