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高中语文写作教法的教学对策.doc
《浅析我国高中语文写作教法的教学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国高中语文写作教法的教学对策.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 要 写作教学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尤其是在我国高考写作中,写作能力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很多考生的求学命运,所以很多老师和考生都会为高考写作部分感到担忧。导致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都以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作为日常写作教学的基准,用刻板传统的作文教学模板训练写作,最终造成学生面对高考中作文“出其不意”时不知所措或写出味同嚼蜡、刻板肤浅的低分作文。那如何才能够做到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使学生在高考作文中得到高分呢? 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变化趋势分析入手,作为高中写作教学的依据和考生应对高考写作时应当采取的对策。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高考作文 命题趋势
2、教学现状 教学对策 1977年,停顿了10年的高考得以恢复,这是改革开放后的一件大事。从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作文就作为一道非常重要的题目应承载的分量,一直延续到今天。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不断改革,高考作文已成为每一年度的社会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等等上层文化建筑领域的折射或引领,同时也是高中教师和高考考生的一大攻克难题,那么,我们该怎样分析当今的高考作文趋势和未来的发展变化?教师又该利用什么样的训练和对策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考生在高考时取得满意的成绩呢?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简单的探讨近十年来高考作文的变化和当今高中写作教学中应采取的教学对策。 一、当前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分析 我国从19
3、77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作文就作为一道高考考试中非常重要的题目一直留存下来,并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不断创新。由过去的命题作文发展到现在的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等,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和丰富多样的。过去的命题作文固然有它的优越性,但是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即容易将考生的思维固定在一个规定的框框内,考生审题稍有不慎,就会“跑题”。而且命题作文有时会与部分学校的作文训练题雷同,因此有一些人喜欢在猜题上绞尽脑汁。后来出现了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有了一些改进,应考者不容易猜到题目,但要求学生立意选题要紧扣材料,限制过多,不利于富有创新精神的和有才华的学生展示自己的聪明
4、才智和个性。因此,高考作文的改革势在必行。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考作文在命题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了很大创新,出现了漫画作文和话题作文。如1998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就出现了以“自己心理承受力”为话题的话题作文,它要求考生只要围绕这个话题来写即可。这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为考生自由发挥联想提供了一个既有约束力又有开放自由发挥的平台。由此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开始转向了以话题作文为主的试题形式。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全国卷出了以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2000年的高考作文话题是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2001年的话题是“诚信”,2002 年的高考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2003年的高考作文
5、命题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2004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是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这一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尤其是话题作文命题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盛开局面,很多自主命题的省份高考作文题都是以话题作文命题出现的,可以说2004年是中国高考史上的一个具有非常重要标志意义的年份,它开启了高考作文“单独命题”的多元化时代,从而使“全国卷”不再是人们心中惟一的太阳, 此后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大多都保持了以话题形式为主的命题形式。如2005年全国卷I高考作文题是“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全国卷作文题是以位置与价值为题;2006年除了全国卷高考作文题是材料作文外,其他自主命题省份则还是以话题作文
6、为主。2007年全国卷I高考作文题是看图作文“摔了一跤”; 2008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是材料作文, 2009年全国卷I高考作文是以“路径” 为话题;2010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是漫画作文和材料作文;2011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目是关于诚信的材料作文,2012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是放下顾虑,其他自主命题省份则是以话题作文为主。可以看出从1998年到2012年15年间的全国卷高考作文中,有12次是话题作文,3次是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综合考察,其他自主命题省份也是以话题作文为主,材料作文为辅的命题形式交替出现。由此可以清晰的看出高考作文命题的规律和方向,这在对未来的高考作文命题中把握住趋势,对我们的高考作
7、文学习和教法都将有很大的裨益,所以广大师生都必须要重视之。 从以上十几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不难看出高考作文越来越明朗的显示出:高考作文转向重在考察考生综合素质、文学素养、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特点。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教育改革的新时代要求,教育者和考生都应该给予非常关注和适应这种变化。所以综观以上十五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变化,可以看出其走向为:第一,命题形式由命题作文走向给材料写作,再由材料作文走向话题作文。第二,由高考命题者限制命题,走向由参加考试者自主命题;考生由被动作文到主动作文。第三,作文体裁从由命题者规定,到由考生自选;这也是高考作文体裁的一个大改革。考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性格爱
8、好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散文、小说等文体进行创作,从而写出自己得心应手的优秀作文。第四,作文的立意从由命题者内定,转向由考生自定,这是作文立意的一个大解放。第五,近十五年来高考作文的内容和立意都强调德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突出思想道德建设,如2001年的“诚信”话题,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2005年的位置与价值,还有2007年的帮助话题和2011年又出现的“诚信”话题等,都充分反映了中共中央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20字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突出了高考作文重视人文内涵的价值取向,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所以,语
9、文教师能否准确领会和把握住高考作文命题所体现出来的这些规律性的东西,对于教师平时的作文教学和科学备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要我们把准高考作文命题的变化之脉,提高作文备考的效率,就可预测和把握住未来高考作文变化趋势的主要命脉,做高考作文的知音人和最后的大赢家。 二、当前高中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广大奋斗在高考作文教学一线的教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进行了大量的高考作文教学探索,并取得了很多喜人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受传统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影响较深,加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长期统治我国的教学课堂,传统的授课方式仍受传统教学八股遗风的影响。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还不尽如意,有些地
10、方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师生平日里对写作的重视不够 受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影响,高中的语文课大多数师生都只停留在语文课本的讲解学习和背诵一些诗词篇章,还有些考生则认为与其在作文上的浪费很多时间还不容易得到高分不如多做几道数学、文综或理综试题,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平时的作文训练和写作没了积极性,成为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写作奴隶,而忽视了平日写作的训练和巩固提高,因此容易淡忘了平日作文训练的重要性,等快到考试了才想起临阵磨枪,慌不择食的翻看各种作文参考书,但为时已晚。 (二)很多教师在平日里的作文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写作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自主学习写作的热情不高 这是由于高考
11、指挥棒的作用,高考作文试题及命题趋向实际上已经成了高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圣旨”,导致高中语文教师围着高考作文试题转,学生又围着教师的教学写作风格转。往往每年的高考试题一出,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训练就马上转舵,随着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漫画作文等不同形式的高考作文试题而大变其道,写作教学的风格随意性极大。学生往往会受教师写作教学风格的大转变而反应措手不及或是不知所措,更难以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写作风格和主体地位。 (三)很多教师缺乏对学生具体写作的精细化指导 教师往往习惯了以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写作文,而缺少与学生的深入交流和对学生写作的精细化指导。很多学生看到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后往往会
12、一筹莫展,不知道该怎么去写,不知道该如何审题和立意选材。尤其是很多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看似给学生的和自由选择和写作空间很大,但选择越多,范围越广,学生反而就越难选择。很多时候由于学生的思维打不开,容易受到材料的影响,看到的信息和想到的结果都是相似的东西,导致很多学生作文出现了撞车的现象。这就是平时教师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和联想想像能力以及具体写作技巧的训练。 (四)部分教师平时不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积累文学素材,导致考生在高考写作时缺乏写作素材不知从何下手和心慌意乱 因为大多数高中学生都会觉得要练习写好一篇作文远没有做一道数学题或是背一篇英语提高得分来得快,所以很多学生宁愿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我国 高中语文 写作 教法 教学 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4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