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新课改下高中数学的教与学探讨.doc
《毕业设计(论文)新课改下高中数学的教与学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新课改下高中数学的教与学探讨.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绪论11.1 引言1第二章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应用分析22.1 废除“填鸭式”的思维习惯,优化课堂教学情绪22.2 积极探索和灵活创新适合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新模式32.3 教师要改变“牵牛式”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角色52.4 强调师生之间平等基础上的互动合作交流5第三章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概念课的教学63.1 在体验数学概念产生的过程中理解概念63.2 在挖掘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理解概念73.3 在运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概念7第四章 新课标高中数学学法指导84.1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84.2 不良的学习状态94.3
2、科学地进行学习10第五章 结论11 参考文献12致 谢13新课改下高中数学的教与学探讨学生: 指导老师: 摘要 随着新一轮高中数学课程改的推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新课程提出的很多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直接冲击并挑战着数学教师的传统教育思维和教学方式。必须从根本上动摇以至变革传统教学的弊端,强调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以学生主动建构,师生合作互动,促进全面发展的新教学,以实现“教是为了学”这一根本目标。本文在分析新课改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作了初步的探索,特别对数学概念教学做探讨,还分析学生关于数学学习一些误区并提出建议。关键词
3、:新课改;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UNDER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HIGH SCHOOL MATHS TEACHINGStudent: Supervisor:ABSTRACT As a new round the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reform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rdinary high school math courses and promulga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andards of many of the new cur
4、riculum, put forward the education idea and new teaching model with a direct impact and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mathematics teachers education thinking and teaching methods. Must fundamentally moved to change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stressed that teaching built on the basis of
5、learning, in which students actively constructing,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teract,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of the new teaching, in order to realize teaching is to learn an ultimate goal.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high
6、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based on existing problems,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to solve problems made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Key words: curriculum, high school maths, classroom teaching第一章 绪论1.1 引言课堂教学是促使学生有良好学习结果产生的重要渠道。然而,在高考升学指挥棒下的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偏离了课标的要求,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发挥和效率
7、的提高。首先,高中数学课堂普遍存在着单一的“填鸭式”课堂授课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过多地注重了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忽视了教师自身的情感投入。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而老师自身的主导情绪状态平淡、低落,情绪表现贫乏、无力,不能充分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致使课堂教学显得干涩、枯燥、表面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发挥。其次,高中数学课堂普遍存在着“压缩饼干式”的课堂授课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公式、性质、定理的应用,把知识变成“压缩饼干”喂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机械的习题训练,教师不断地帮助学生归纳解题套路,这种授课方式只重视知识的结论,不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导致了学生模
8、仿式的学习习惯。第三,高中数学课堂普遍存在着“牵牛式”的课堂授课方式,由于受习惯思维的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牵着学生的思路走,希望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与自己“合拍”,要求学生“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用教师的思路来代替学生的认识过程,给学生创设的探索空间太小,学生不能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积极参与到实践、观察、探索、思维、讨论等各种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之中,导致学生形成了只能跟随教师学而不能自主学,实践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第二章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应用分析2.1废除“填鸭式”的思维习惯,优化课堂教学情绪2.1.1 教师授课时自身的主体情绪应该是积极乐观愉悦的作为一线授课教师,教师
9、的情绪会直接通过授课作用于学生,感染学生,如果老师因为个人生活情绪或其他种种原因授课时拉长着脸,或表情淡漠、忧心忡忡,或神色恍惚、烦躁不安,学生会明显地感到情绪压抑,阻碍了有效课堂信息的输入。而当老师面带笑容,怀着喜悦的心情进行课堂教学,也会感染学生快乐地接受讲课以及知识的灌输。因此,课堂上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积极的,奔放的,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用优良的课堂情绪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以提高学习效率。 2.1.2 教师授课应通过语言表情对“死”的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情感加工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开放性和灵活性的。因此教师授课时应该通过语言表情对“死”的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情感加工。教
10、师的教学语言在准确清晰表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采用诙谐幽默生动的语言,通过语音、语调、语速、节奏、停顿等变化让讲课变得抑扬顿挫、“错落”有致,通过这种个性化的情感加工,使课堂变得既传情有传神,让学生觉得不仅是在听课,更像是看老师一场精彩的艺术表演,让学生在接受这些知识时,感受到某些情趣,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2.1.3 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情感关注新课改背景下要实现真正的学生和谐发展,必须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情感关注。从最需要帮助的学生抓起,在认知上给予低坡度,增强对他们的情感投入;对于优秀生,在认知上要给予高挑战,情感上要给予严要求。通过对学生全面的心灵沟通使学生普遍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11、,由厌学转化为愿学、爱学乐学,从而一改数学课堂的沉闷气氛。2.2积极探索和灵活创新适合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课标要求数学教材“要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经历数学化过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教学作为一门科学,应当有规可循,但是教学作为一门艺术,不应当也不能仅依靠某一种教学模式来实现它的全部功能。教学实际中要针对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不断变化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2.2.1 根据教学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授课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要在对比各种教学模式的理论、优点和局限性的情况下,从教学目的、教材要求、课型内容、学生水平、教师能
12、力、教学条件等多方面考虑。比如,在一册的教学中,可先选定教材内容比较适合结构教学模式的章节,比如代数“三角函数”的内容,采用结构教学模式,贯彻整体部分整体的结构体系,对于开阔学生研究问题的思路是有益的。但如果每章教学都采用这种模式,不仅教学困难,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在一章的教学中,对于概念、定理、公式、法则,为了突出知识形成过程,可以采用发现模式;同时选定几节便于学生阅读、讨论的内容,安排用自学教学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一般内容,可以采用讲授模式,以便保证教学进度。这样在一章教学中,几种教学模式分别发挥了它们的优势,从整体上提高了教学效益。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可在知识引用阶段
13、采用发现模式,例题教学时采用讲授模式,小结时运用自学模式。再如,从学生的实际水平考虑,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更多的采用发现模式;对于基础较差的班级,经常采用讲授模式和掌握模式,通过及时反馈,查漏补缺,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这对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有益的。2.2.2 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注重数学理论知识和实际相联系我国老一代数学家华罗庚曾精辟地谈到“宇宙之大,核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迹,日用之繁,数学无所不用,无处不在”新课改也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来引入数学新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新学的知识去分析和
14、解决实际问题,经历发现、探索和解决的过程,切身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比如,教师要注意从数量与计算、方程与函数、数列、不等式与最值、概率与统计等经典内容中,引导学生看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注意从成本、利润、投入、产出、贷款、效益、市场预测、风险评估等现代生活问题中,启迪学生寻找教材内容的数学模型,使课堂内容贴近现实生活。2.2.3 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关注数学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凝聚了大众和数学家的集体智慧,数学上许多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蕴涵着深邃的哲理。数学素养是人的基本素养,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的标志。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
15、适当了解数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相推动关系,适当了解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美学价值及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教师在授课时可以结合课程内容,适当介绍一些对数学及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比如,在有关数学的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和扩充过程,尤其要介绍16世纪关于虚数的争论历经三百年,直到1831年高斯给出了沿用至今的复数几何表示法,让学生感受数学概念、数学法则及数学结论形成过程之曲折,发展之不易,进而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以及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2.2.4 教师要善于与时俱进,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有着突出的而人本身不能企及的
16、优点:一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二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三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可能的话,教师可以自编电脑课件,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如在讲解函数 的系列图
17、像时,教师就可以设计课件,通过对参数,设置的变化,从函数的图像变化逐步得到,和的图像,通过系列图像的变化,揭示每个参数的图像功能,以及因一个或几个参数的变化,图像和周期又是怎样变化的。2.3 教师要改变“牵牛式”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角色新课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创新意识,主张学生自主学习。潘际銮教育家在南昌大学成立的大会上曾说过:我们的学校要给学生以猎枪,不要给学生以干粮,给学生以干粮最终学生还是要饿死,要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成为“跳起来摘桃子的人”,而不是“盛桃子的筐”,教师应转变传统“牵牛式”教育教学方式,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为此,教
18、师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组织教学。2.3.1 创设兴趣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质疑的教学情境,形成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如创设质疑情境,创设纠错情境等。2.3.2 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教师还要善于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内在动机,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上升到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高度,以培养学生独立钻研,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高中数学教学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时,首先启发学生考虑 与 的关系,以及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看谁能自己独立(或合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新课 高中数学 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4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