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的功能定位与结构设计.doc
《普通高中课程的功能定位与结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课程的功能定位与结构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普通高中课程的功能定位与结构设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难点之一是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对课程的功能进行准确恰当的定位。围绕普通高中课程的功能定位和结构设计,本文在各位专家已有讨论的基础上作出一点思考,希望得到批评、指正。一、普通高中课程的功能定位1.普通高中的性质从整体上看,我国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三个学段,三个学段的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和普通性。普通高中是基础教育中的最高学段,它的基本性质仍然是基础性和普通性,但却与前两个学段有着明显的差异。我们说,高中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还要继续为学生的发展打基础,但如果不能确定这个基础的合理内涵,那
2、么高中课程的设计是很难成功的。高中学段的基础性与义务教育学段的基础性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的是,两者都是通过精选与社会发展和学生身心特点相适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的继续发展打基础。不同的是,前者强调的是具有普及性和强迫性特点的共同基础,是作为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教育素养要求;而后者强调的则是更具提高性、选择性和多样性特点的共同基础,从总体上讲是不同层次的人才步入不同发展道路的基本教育素养要求。与基础性相联系的是普通性。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三个学段,从纵向来看都属于基础教育,从横向来看都属于普通教育。普通性是指基础教育的基础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时效性和迁移
3、性,这个基础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无论其从事什么职业或参与什么社会生活,都会有后劲,都应该具有比较普遍的意义。义务教育的普通性表现为它的目标指向一般的基本国民素养,培养的是合格公民。而普通高中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带有明显的分流特点,当前还面临着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双重压力和两极拉动,所以它的目标指向应该更侧重于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一个一般的平台,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基础性和普通性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丰富的。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的基础主要表现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我们常说的“双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开
4、始更加关注基础学力的价值。基础学力所关注的,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发展。比如,在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正式加WTO的背景下,规则意识、法约意识、服务意识、时间观念、质量效益观念、信用观念、产权观念以及纳税观念等都是基础学力所关注的重要内容。与基础学力相对应,还应该有一个拓展性学力,它是对基础学力的深化和补充,深化是指基础学力的进一步展开、运用和提高,补充是指满足基础学力所难以满足的发展需求。普通性往往被认为是脱离社会实际生活的代名词,所以人们主张用增加职业性的办法来改变这种状况。但随着社会生活
5、节奏和科技进步速度的加快,那些过于具体的职业技术的适用周期大大缩短了,反而是那些具有普通性的技术变得适应性更强了,比如通用技术课程就比以往就更有价值和必要了。所以普通性体现在内容上则更加强调通性、通则和通法。普通高中教育作为最高学段的基础教育的性质,使它与义务教育学段和大学段以及相当学段的其他教育形式区别开来,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立价值。普通高中是教育中诸多矛盾会聚的焦点,在整个教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2普通高中的任务不同学段的教育性质决定着该学段的教育任务。作为最高学段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和普通性决定了它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为学
6、生自主地规划人生奠定基础。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应该在普通高中学段得到进一步的贯彻和落实。长期以来,关于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一直存在争议,其中“双重任务”说相对来讲处于主导地位,即主张普通高中教育承担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为社会培养劳动大军两个方面的任务。但是,从实践的情况来看,双重任务并未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无论是重点高中还是一般高中都主要以升学为取向,很少关注培养劳动大军的任务。即使从理论上看,也存在许多内在的混乱,未能很好地体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和普通性,错误地把学生将来可能的两条出路当作了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诚然,毕业生可能的不同出路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但它却难以成为我们的目标,我们无
7、权也没有能力规定学生的出路。任何一级教育只能对人的素质产生影响,却无法对人的出路打保票,把学生出路的两大类流向升学和就业概括为学校的双重任务是不恰当的。双重任务说是把学生的可能出路当成了高中的任务,没有充分论证高中的性质而定任务,这是本末倒置。两条出路不是高中教育应该和能够解决的问题,多年的事实也证明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行不通。高中教育只能为学生找到更好的出路打基础,却不能解决学生的出路问题本身。普通高中教育不可能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但我们的责任是尽可能为学生所选择的不同出路提供更好的服务。双重任务不合理,还因为它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不合社会需要。一方面,人民群众在文化心理上很难认同普通高中培养
8、劳动大军的说法;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就业市场的迅速变化,也使得普通高中很难做到在一边为高校输送合格新生的同时另一边还要培养劳动大军。一味强调难以完成的双重任务,反而助长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同时也淡化了普通高中本应引起足够重视的通用技术教育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问题。当前,素质教育已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普通高中教育应该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为学生思考并自主规划人生奠定基础。也就是说,高中教育应为不同潜能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为社会培养素质良好的高中毕业生。普通高中以提高国民素质为主,一个高中毕业生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或参与怎样的社
9、会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道德修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上的很多工作,读了普通高中就应该具有相应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基础和态度、能力基础,就应该能够胜任。而且,具有这样能力的高中毕业生是应该同时受到社会和大学欢迎的。3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与其性质和任务一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地作出调整。根据普通高中的性质和任务,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精神,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应该突出地强调:l 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民主与法制精神。l 终身发展必备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能力、批判性思维
10、、创新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l 基本的价值判断能力、选择能力、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独立人格。l 适应社会生活和未来社会发展的人生规划能力、竞争与合作意识、创业意识和敬业精神。l 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4普通高中课程的功能定位普通高中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课程的功能,或者它们本身就包含着对于课程的功能期待。换句话说,普通高中的课程应该体现出相应的基础性和普通性、多样性和选择性,满足和促进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为每位学生发展个性、走向自立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所以,普通高中课程的直接功能就是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二、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的设计思路1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的基
11、本特点有什么样的功能期待,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构选择。普通高中课程的结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于课程功能的期待。从我们对于普通高中课程功能的理解来看,目前至少应该把握好三个基本特点:(1)体现基础性和普通性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的设计应该注意课程要素的选择和课程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组合,在学习领域、科目和专题的内容与形式等方面应该具有相对较强的稳定性、时效性和迁移性,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2)淡化文理分科长期以来,普通高中按照文理分科,学生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没有更多的选择,在客观上助长了偏科现象,造成知识结构的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高中 课程 功能 定位 结构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224527.html